如何學好數學的幾個高效方法

  數學是我們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學習數學這門課的道路上會有所艱辛,會碰到很多問題,自己而不能解決,如何學好一門好的數學呢?很多都是把學習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來對待,那麼就更容易接洽這門課了,那麼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呢?那麼小編今天就在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學好數學的高效方法!

  高效學好數學的方法

  1

  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

  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象。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象,對錶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物件。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2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係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瞭思維方向。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3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係,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錶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象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4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瞭,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

  它的侷限性在於求解範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資料,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5

  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裡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範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緻的好習慣。

  ***1***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科書上一再提出:減法用加法檢驗,加法用減法檢驗,除法用乘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

  ***2***代入檢驗。解方程的結果正確嗎?用代入法,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還可以把結果當條件進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實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要落實在教學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現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學生這樣做:31÷4≈8***套***

  按照“四捨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無疑是正確的,但和實際不符合,做衣服的剩餘布料只能捨去。教學中,常識性的東西予以重視。做衣服套數的近似計算要用“去尾法”。

  ***4***驗證的動力在猜想和質疑。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我要學”的願望。為了避免瞎猜,一定學會驗證。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猜想,直到解決問題。

  6

  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於,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準確辨識。

  如何學好數學的高效方法

  7

  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能準確運用。

  8.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比較法要注意:

  ***1***找相同點必找相異點,找相異點必找相同點,不可或缺,也就是說,比較要完整。

  ***2***找聯絡與區別,這是比較的實質。

  ***3***必須在同一種關係下***同一種標準***進行比較,這是“比較”的基本條件。

  ***4***要抓住主要內容進行比較,儘量少用“窮舉法”進行比較,那樣會使重點不突出。

  ***5***因為數學的嚴密性,決定了比較必須要精細,往往一個字,一個符號就決定了比較結論的對或錯。

  例2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 ***,這個數小數部分的最高位是*** ***;十分位的數4與十位上的數4相比,它們的*** ***

  相同,*** ***不同,前者比後者小了*** ***。

  這道題的意圖就是要對“一個數的最高位和小數部分的最高位的區別”,還有“數位和數值”的區別等。

  例24.六年級同學種一批樹,如果每人種5棵,則剩下75棵樹沒有種;如果每人種7棵,則缺少15棵樹苗。六年級有多少學生?

  這是兩種方案的比較。相同點是:六年級人數不變;相異點是:兩種方案中的條件不一樣。

  找聯絡:每人種樹棵數變化了,種樹的總棵數也發生了變化。

  找解決思路***方法***:每人多種7-5=2***棵***,那麼,全班就多種了75+15=90***棵***,全班人數為90÷2=45***人***。

  9、分類法

  俗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分類即要注意大類與小類之間的不同層次,又要做到大類之中的各小類不重複、不遺漏、不交叉。

  例25.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來分,可分成幾類?

  答:可分為三類。***1***只有一個約數的數,它是一個單位數,只有一個數1;***2***有兩個約數的,也叫質數,有無數個;***3***有三個約數的,也叫合數,也有無數個。

  10、放縮法

  通過對被研究物件的放縮估計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放縮法。放縮法靈活、巧妙,但有賴於知識的拓展能力及其想象能力。

  例16.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數。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般的方法是“短除式”方法,它是根據這兩個數的質因數情況來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的。但也有兩個典型方法:一是“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麼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二是“如果大數是小數的倍數,那麼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大數”。現在我們根據典型方法二,進行擴充套件運用,放大“大數”來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數。

  12不是9的倍數,就把它放大2倍,得24,仍然不是9的倍數,放大3倍,得36,36是9的倍數,那麼,12和9的最小公倍數就是36。這種方法的關鍵點在於,如果大數不是小數的倍數,就把大數翻倍,但一定從2倍開始,如果一下子擴大6倍,得數是它們的公倍數,而不是最小的了。

  例17.期末考試,小剛的語文成績和英語成績的和是197分;語文和數學成績加起來是199分;數學和英語成績加起來是196分。想一想,小剛的哪科成績最高?你能算出小剛的各科成績嗎?

  思路一:“放大”。通過觀察發現,語、數、外三科成績在題目中各出現兩次,我們求197+199+196的和,這個和是“語數外成績的2倍”,除以2得三科成績之和,再減去任意兩科的成績,就得到第三科的成績。

  思路二:“縮小”。我們用語數成績的和減去語外的成績,199-197=2***分***,這是數學減英語成績的差。數學和英語的和是196分,再求數學的分數就不難了。

  放縮法有時運用在估算和驗算上。

  例18 .檢驗下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1***18.7×6.9=137.3; ***2***17485÷6.6=3609.

  對於***1***用總體估計,放大至19×7=133,估計得數要小於133,所以本題結果錯誤。對於***2***用最高位估計,把17看作18,把6.6看作6,18÷6=3,顯然答數的最高位不會是3,故本題結果也不正確。

  例19.把雞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個頭,114只足,問雞、兔各有幾隻。

  這是一道雞兔同籠的典型問題,我們也用放縮法,不妨把雞和兔的足數縮小2倍,那麼,雞的足數和它的頭數一樣,而兔的足數是它的只數的2倍。所以,總的足數縮小2倍後,雞和兔的總足數與它們的總只數相差數就是兔的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