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通假字的方法指導

  通假字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tōng jiǎ zì。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些識別通假字的有效方法。

  其實,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的方法同聲訓掌握通假字的方法比較,只是強調字形,從字形入手罷了。同音通假的原則決定了通假字與形聲字有著密切的關係。聲旁相同的形聲字往往音同音近,因此往往相互通假。通假字與形聲字的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形聲字的聲旁本身與形聲字形成通假,即通假字是本字的聲旁字。如“政通人和,百廢具興”,這句話中用聲旁字“具”代替本字“俱”。二是聲旁相同的形聲字互相代替形成通假。如:“被明月兮佩寶璐”。這句中“被”字代替本字“披”。三是用形聲字代替聲旁字造成通假。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這句話中用形聲字“材”代替聲旁字“才”。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用增加、更換、取消偏旁的方法去辨識通假字,找出本字,從而正確理解文意。下面我分別加以說明和列舉。

  一、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根據形聲字的聲旁本身與形聲字通假的情況,我們可以給聲旁增加偏旁的方式找出本字。例如“系向牛頭充炭直”中“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可視為通假,給“直”增加偏旁“ 亻 ”這樣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義是價值。這種情況的通假字在中學文言課文中有很多。如: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共--供

  失其所與,不知。 知--智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授

  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 免--娩

  距關,毋內諸侯。 內--納

  二、更換偏旁,找出本字。

  根據聲旁相同的形聲字互相替代,形成通假的情況,我們可以給通假字更換偏旁,從而找出本字。如:“學而時識之,不亦說乎”。中“說”按字面講不通,可確定為通假字。我們把這個字的形旁“訁”換成“ 忄 ”,就找到了這個通假字的本字“悅”,按本字的意思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就很明確了。這類通假在中學文言文中也較多,舉例如下。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貼--貼

  此小大之辯也。 辯--辨

  距關,毋內諸候。 距--拒

  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政--徵

  三、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根據形聲字代替聲旁字為本字構成通假的現象,我們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從而找出本字。如“ 廻 憶后街之事?”句中“ 廻 ”字,去掉“ 廴 ”就找到了本字。這種現象的通假在中學文言文中也不少,舉例如下。

  使臣奉璧,拜送於庭。 庭--廷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弊--敝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指--旨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縵--曼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字形特點用增加、更換和取消偏旁的方式掌握通假字是切實可行的。學生掌握通假字有規律可循,可以舉一反三,至於純粹以音同音近為原則的通假字,就要根據語音的特點去掌握。如果把運用字形特點和語言原則兩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更好地掌握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