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技能

  生物教師必須以富有創造力和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才能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生物科學技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物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技能

  一、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課堂的教學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重知識傳授轉向重學生髮展;由重知識形成的結果轉向重知識形成的過程;單向資訊交流轉向重綜合資訊交流。重學生髮展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基礎;作出假設是科學探究的前提;觀察、調查、實驗、合作、交流是科學探究的方法、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活動課教學和設計安排,發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重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去實驗、去探究。如學習“種子萌發條件”時,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出種子萌發可能需要的條件——水、空氣、溫度、陽光、土壤、肥料等。然後設計實驗,通過實際操作,收集實驗資料和資料,探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部條件。

  重綜合資訊交流,在教學中首先要創造民主和諧氛圍,通過師生互動、學生活動、合作、交流發現問題,獲取新知識。如植物的生殖,讓學生觀察花的結構,再引導學生討論花中與生殖有關結構,然後演示果實形成過程,加深學生對傳粉、受精等知識的理解。

  二、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基本技能

  增加生物實驗教學的數量,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把生物實驗教學落到實處,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是新課標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要求。中學生物實驗室是生物實驗教學的主陣地,利用這個陣地可以對許多生物進行培養、觀察,使學生對一些生物形成感性認識;藉助這個陣地可以使用許多專門的工具、儀器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生物實驗教學要注意實驗的設計應用多樣化;實驗使用的生物材料,可就地取材;要特別注意愛護生物,對野生動物、植物,不宜大量採集,這樣既是愛護生物資源,也是一種情感教育。

  三、加強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絡

  迴歸生活,迴歸自然,聯絡學生生活,聯絡社會實際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既是學生進行認知學習的感情基礎,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身邊事,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創設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