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工作計劃

  總結的寫作過程,既是對自身社會實踐活動的回顧過程,又是人們思想認識提高的過程。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工作思路

  在江蘇現有的高考模式及五項禁令實施的今天,根據揚州市、儀徵市教研室安排,高二化學全體備課組成員以新課程研究和探索的心態對待化學教學工作,注重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加強備課組內外的集體備課,注重校際之間的教育教學交流,站在新課程改革的高度來重建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

  二、工作任務

  1、學習和掌握課程標準的全部內容,達成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2、按照課程標準及教學基本要求的規定,認真鑽研教材。

  3、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為將來高考奠定較好的基礎。

  4、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兼顧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解決綜合試題的能力。

  具體要求:

  ①掌握高二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的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化學反應原理》專題一內容。必修班掌握高二選修《化學與生活》的全部內容的教學及必修1、必修2部分有化學與生活有關內容的複習。

  ②明確所教章節的內容在本學科中所處的地位和知識結構。

  ③瞭解章節的內容與其它章節及其它學科的關係。

  ④確定章節教學的深度、廣度,突出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⑤制定有效的評價標準。

  三、集體備課要求

  1、備課組長按照教學計劃,選定主講教師後,由主講教師準備講課的內容。***由於選修人數不多,選修科目注重跨年級的集體備課***

  2、備課組長組織教師集體備課,主講教師簡要介紹講課內容的整體構想、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訓練習題及理論依據等,然後由大家集體討論研究,提出改進意見,完善講授、訓練內容及評價標準。

  3、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意見,結合本班實際,認真修改、制定教學案。

  4、認真填寫集體備課記錄,備課組長、主講人、記錄人簽名。

  5、備課組成員全體參與聽課,課後由備課組長主持評課,大家一起反思,提出解決辦法。

  6、注重生活中的化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化學素養的培養。

  四、教學進度安排

  備註:按照課時必修、選修均不能正常完成進度,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儘可能壓縮出一週時間完成教學任務。

  ***二***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緊跟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基本情況:

  高二年級共有16個班,其中前8個班為理科班,後8個班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級為高二***3***和高二***4***班,均為普通理科班。通過本人一學期的努力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兩個班的成績名列前茅:高二④班和高二③班分別取得本市理科普通班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績。在這樣的基礎之下繼續本學期的教學應十分有利。但是我也注意到二③班成績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甚至還有極少數學生有很強的厭學情緒,這些學生在高二下學期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可能會表現的更為明顯和強烈,所以本學期對這部分學生的控制也顯得較為關鍵。與此同時也要做好尖子生的培優工作,為了競賽和高考。

  本學期理科班周課時為6節。理科班本學期上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視情況看後期要上選修《物質結構和性質》的某些章節〖高考內容〗***,學生配套教輔為《世紀金榜》和《學習的藝術》。其中《世紀金榜》配套的活頁測試有點難,不便於同步使用,所以有關同步章節測試就要從網路中下載並精心制好適合我們學生使用的試卷。

  本學期,我將以學校教務處工作意見為指導,圍繞化學教研組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研究和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做好高二化學教學工作。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高三培養化學尖子作好培優工作。

  2、教材分析: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模組涉及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和應用等內容,包括“認識有機化合物”、“烴和鹵代烴”、“烴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和“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五章的內容。從知識體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內容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有機合成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通過學習,要使學生達到如下目標:***1***建立官能團體系,認識更多的有機化合物;***2***探究有機化合物的反應,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係;***3***走進有機合成的世界,體會合成的思想和方法。除此之外本學期還要學習選修3《物質結構和性質》的相關內容。

  三、教學任務與工作目標

  1、這學期主要開設《有機化學基礎》,並儘量在5月份底進入《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教學,併力爭完成第一章的教學任務。

  2、幫助學生確立將來的高考目標,積極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應對日益加深的學習內容。

  3、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4、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具體工作措施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 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定習題,合理、分層佈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世紀金榜》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後實踐。

  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如展示實物,採用影象、表格、多媒體課件、錄象等進行教學。

  ②理論聯絡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③精心設計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探究能力。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成立化學學習興趣小組***奧賽小組***,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力爭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全面通過。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週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與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三***

  本學期,高二化學主要開設選修課程,高二共有10個班,根據學生的選課情況,在理科班開設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文科班和國際班開設選修1《化學與生活》,經全組討論,制訂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本學期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主要指導思想,明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本學期高二化學工作,將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全面提高本組教師素質和課堂教學水平,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教學方案,保證我校的化學學業水平測試一次過關率,力爭圓滿完成學生學業修習任務。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開展基於模組的課堂教學研究,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把研究新課程中增加的實驗作為重點,引導學生樂於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新課程的知識體系的設定與舊大綱的不同點為突破口,深刻、具體領會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並以此為指引,對照課標進行備課,特別注意新課標中增加的內容、實驗、知識順序的編排的不同,注意研究不同的教材對課標的知識點闡述、教法上的不同,從而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使本學科的教學穩步前進。 針對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在教學上採取穩步前進的策略。即新課要求講解詳細,適量的作業,及時評講,加強解題方法的講解,遇到學生不過關的地方要及時補上,以減少高二複習的壓力。

  二、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課程選修部分內容,是高考必考模組,教材從“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三個方面介紹有關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這些原理和研究方法對於深入瞭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和規律是極為重要的,有其理論的實際意義,更有其實用價值;是核心的基礎化學知識,而且對於學生以後從事科學與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選修1《化學與生活》模組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部分組成,第一,關注營養平衡,第二,促進身心健康,第三,探索生活材料,第四,保護生存環境。從知識體系上看,《化學與生活》更多體現了化學與生活的角度展開教學,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和理論來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生活問題:營養與健康,生活與材料,環境和生存等,知識點深入淺出,充滿生活情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在教學利用這一特點充分及時引學生對化學的重新認識,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信心和熱情。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高二後由於化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化學學習習慣和方法沒有建立,對化學學習不感興趣。部分學生學習化學的目的並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基於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糾正調整學生的化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同時必要時對他們的基礎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對成績稍微好的學生更要不斷加強指導。教師需更快,更好地走近與瞭解學生,不斷地給學生信心與鼓勵,並認真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化學必修學業水平測試和高考做好鋪墊。

  四、分層推進措施:

  1.認真分析研究新教材,以及學習學生的特點和基礎知識,有計劃,有步驟進行高二化學教學及高二化學複習。

  2.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次開展教學輔導。實現優秀生和後進生分類教學及輔導。

  3.定期開展學生和教師交流會,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反饋,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課堂組織及教學目標

  4.加強學生學習化學心理輔導,從生活中的常見的問題和現象出發,引導學生學會關心生活和自己,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外的興趣,調整學生學習化學的思維和習慣。

  5.收集同類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資訊,開展及時的學校和教研室的教學交流和探討,並及時調整的教學目標的措施。

  6.各班學生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重於實驗和課外知識的探究和收集及整理,加強邏輯教學,落實基礎知識。

  7.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8.指導學生作好課堂教學筆記,加強交流學習,認真及時更改錯題。

  9.根據年級組的建設的基本要求和學校的要求,開展補習,落實每一層次的學生的針對性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