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傳記答題分析

  閱讀理解是高考語文的必考專案,經常會出現傳記型別的文章。那麼,傳記文章考察方向是什麼?你知道怎麼答題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考查方向

  ①對傳記中的重要詞語與句子含義的理解考查;

  ②對傳記中一些重要資訊的篩選能力的考查;

  ③對傳記中作者所表現出的創作意圖、文章結構基本特徵和寫作技巧的考查;

  ④對作者作傳的觀點態度的把握;

  ⑤對傳記中的疑點和難點,文字的深層意蘊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的探究。

  閱讀方法

  ①要了解傳記的閱讀特點和傳記的有關知識,注意文章一些微小資訊的提示;

  ②要抓住傳記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人物個性,把握文章對人物描寫敘述的地方,深入瞭解傳記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

  ③最好把自己置入書中人物中,閱讀傳主就像和他們交朋友一樣,這樣就會有切膚之感,閱讀起來也順暢些;

  ④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採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傳記有關知識

  ***一***傳記的定義和分類

  ◎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以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

  ***1***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如:魯迅寫的《魯迅自傳》,沈從文的《沈從文自傳》。後者是他人撰寫的,如:《華羅庚》、《“布衣總統”孫中山》、《我的父親鄧小平》等。

  ***2***從表達方式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的傳記,一面記述人物的經歷,一面加以評論,記敘與評論各半,這種傳記則被稱為“評傳”。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鐵肩擔道義》。

  ***3***從篇幅的長短來說,它可以分為大傳和小傳。

  歷史性傳記:以記敘翔實的史實為主,用語比較平實。

  ***4***從創作方法分

  傳記文學: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活動的歷史背景等,以史實為依據,但又不排斥某些聯想性的文學描寫。

  ***二***傳記的文體特點

  傳記的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其中,真實性是傳記的第一特徵,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實姓、居住地點、活動範圍等,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但傳記不同於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具有文學性。它是寫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接,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三***傳記的閱讀要求

  根據傳記的文體特點和新課標,傳記的閱讀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

  2.分析傳主的性格、情感,把握傳主的性格、情感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係;

  3.理解作者的評論、思想,分析作者的評論、思想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係;

  4.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瞭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

  5.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學生在閱讀傳記時,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閱讀的把握文章結構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還要注意以上五點。訓練時,建議按照以上五點要求分點訓練。

  人物傳記的整體閱讀

  從傳記閱讀的命題上來說,除了關注傳統閱讀材料所考查的重點語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藝術手法的考查等內容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掌握關於傳記的文體知識,特別關注如何評價傳主的功過得失,如何從選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啟示這類內容。這就要求閱讀者要善於從傳記中瞭解傳主的生活經歷,體悟傳主的情感世界,追尋傳主思想演變的線索,剖析傳主成敗的緣由,感受其人生經歷的滄桑。要做到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傳記閱讀方法。

  1、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聯絡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

  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完全取決於內因,他的個性、思想的形成必定會受到所處的特定時代及其成長環境等外因的影響,瞭解這些重要事實可以使我們對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以便更立體地瞭解人物,對其思想、品格及功過做出客觀公允的評價。

  2、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認識到傳主的成長經歷並感悟傳主的心路歷程

  只有深刻地認識傳主的成長經歷並感悟其心路歷程,注重分析傳主的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志向和命運、奮鬥和機遇、挫折和成功、事業和愛情等諸多因素對其人生髮展的重要意義,才能讓讀者在評價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成就等方面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精神養料,獲得有益的啟示,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形成主動規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

  3、閱讀傳記作品必須懂得傳記作品與其他文學作品的區別

  傳記屬於紀實性作品,紀實性要求傳記記述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準確的、真實的,不允許有任何誇張與虛構。但歷史的真實,只能是相對的真實,任何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是不可能全面復現的,任何對歷史的敘述,也只能是相對真實的描述。因此,傳記允許作者對個別細節、某些場景進行符合時代環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豐富、生動地描繪人物,凸現人物特性。瞭解了傳記作品的這些特點,同學們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欣賞、品味傳記作品真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哲理性與形象性相結合、思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所產生的魅力,賞析傳記中的想象藝術,多角度地培養自己的鑑賞能力。

  4、閱讀傳記作品還要關注傳主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

  典型事件往往是傳主一生的關鍵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過,而且可以顯示有關的歷史程序及特點,有利於讀者把握文童的重點,理清其人生髮展的脈絡;富有特性的細節描寫猶如人體之血肉,能使傳主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幫助讀者更準確地瞭解傳主的性格、理想。同時,關注這些還可以引發讀者的思索,使之從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評傳是傳記中的跨類文體,處於人物傳記和文學評論之間。一方面有對人物生平較完整的敘述,藉以展示傳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結合這些敘述,分析傳主的思想行為,評價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因為它的篇幅較簡短,更適合於高考命題時選用,因此考生對這一型別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傳記閱讀方法解說

  ***一***如何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通過閱讀梳理出主要事件。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評傳,要區分傳記中的敘與評,把握事件與觀點的關係。同時又要注意細節描寫。細節特別是典型細節往往最能傳神,最能打動人,給人以深刻印象。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並對這些細節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表現了什麼,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麼關係,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麼作用,它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注意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係去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緯。首先要關注時代、社會、家庭背景下的傳主。要理解傳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眾多因素。其次,要理解關係網中的傳主。傳主的人際交往是影響他也是組成他人生經歷的重要方面,通過傳主與他人的關係去把握傳主是閱讀傳記的一條通道。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要注意篩選出文章的主要資訊歸納出觀點,並舉出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論證。

  ***二***如何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文字基本特徵和表現手法

  首先明確傳記類別,瞭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字加以辨別分析。如,自傳採用第一人稱,語言或自然親切或幽默調侃,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他傳採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樸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瞭解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結合文字加以判斷分析。傳記採用的表現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有首尾照應、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此外,引用是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如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三***如何對傳記進行鑑賞與評價和探究

  學會鑑別傳記材料。傳記是在蒐集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傳記作者要通過對材料的深加工來透視人物的性格與命運,並有力地表現出來。在閱讀時,要注意鑑別材料是否恰當,即作者選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現傳主的特點,從這些材料裡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認同的推理、判斷或結論。

  對傳記傳主作出評判。一部傳記裡面既包含傳主的立場,包含傳記作者的立場,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立場。讀者要學會站在一定的立場上對傳主立場、傳記作者立場做出適當評判。在閱讀中,可以從作者對材料的選擇和敘說的方式上來體會作者的觀點,然後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作出評論,通過對傳記的閱讀要認識傳主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所產生的正面作用或負面影響,評價其功過得失。

  這類題目通常是論述題。答題應像寫作一篇小的議論文,首先要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大膽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後要結合文中的事例、細節加以分析論證,最後再次表明觀點。

  ◎考綱解讀: “評價文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D”

  傳記文字的觀點和傾向:作者的觀點

  傳主的觀點

  文中其他人的觀點

  ◎思路點撥:傳記***他傳***閱讀分析、評價的思路:

  ①從傳主的思想、品格入手

  抓住成長因素 把握人生軌跡

  ②從作者的褒貶愛憎入手

  抓住議論抒情 把握褒貶愛憎

  ③從自己的獲益啟示入

  感受傳主人生得失 獲得啟示完善自我

  ◎解題提示:①緊扣文字尋找關鍵詞,

  ②評價文字觀點要有理、有據、有序

  1***瞭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散文等文體的不同。

  ***2***要抓住文章的敘事和描寫中所充分展現出來的人物的個性。對文章中寫得生動傳神的片斷,要反覆地誦讀、深入體會,把握主人公複雜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採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3***把握傳記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的藝術特色。可以從事件的敘述、人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較、概括,從總體上把握作品的藝術特色。通過閱讀掌握傳記寫作中選擇和組織材料的方法;體會傳記褒貶鮮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達方式。

  ***4***特別是探究性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品味選文的寫作方法、語言文字、思想情感、謀篇佈局等等,如:這篇文章在寫法、語言、形象方面有什麼特點?如何評價某個人物?對文中的哪些觀點贊成或不贊成,為什麼?不同人物、文字對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如何評價?

  「文體特點」

  傳記閱讀方法解說:

  ***一***如何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通過閱讀梳理出主要事件。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評傳,要區分傳記中的敘與評,把握事件與觀點的關係。同時又要注意細節描寫。

  注意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係去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緯。首先要關注時代、社會、家庭背景下的傳主。要理解傳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眾多因素。其次,要理解關係網中的傳主。傳主的人際交往是影響他也是組成他人生經歷的重要方面,通過傳主與他人的關係去把握傳主是閱讀傳記的一條通道。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要注意篩選出文章的主要資訊歸納出觀點,並舉出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論證。

  ***二***如何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文字基本特徵和表現手法

  首先明確傳記類別,瞭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字加以辨別分析。如,自傳採用第一人稱,語言或自然親切或幽默調侃,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他傳採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樸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瞭解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結合文字加以判斷分析。傳記採用的表現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有首尾照應、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此外,引用是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如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