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選擇復讀需要什麼條件

  高考結束後,部分高考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他們有些人想著去高考復讀一年,再回來高考考場上拼搏。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後選擇復讀需要的條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後選擇復讀需要的條件

  第一、考生自己有強烈的高考復讀願望。

  為了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考生不滿現狀,不滿足現在的層次,不滿意院校、專業,願意通過復讀進一步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考生的復讀願望是發自考生內心的,卓越教育高四校長林文特別要強調的是考生復讀不能只是父母的願望,若考生不願意復讀,在父母的壓力下勉強復讀,這樣的復讀效果是不理想的。

  第二、對自己的復讀目標清楚。

  所謂目標清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個層次的哪些院校和專業;二是你的實力距這個目標有多大距離,是否能夠實現。目標合適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如果期望值過高,和自己實力差距比較大,高考復讀一年的效果不會很好。

  第三、有潛力、有提升空間。

  相當一部分高考復讀生不是落榜生,他們只是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他們需要優秀教師的點撥,他們具備提升空間,他們也有再學習的願望。對於老師來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懂的老師。師生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學習上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如何判斷是否適合復讀

  ***1***看發揮有的考生平時成績還過得去,但因為考場沒發揮好或犯了一些低階錯誤導致高考失利。如考試時身體不適,因生病影響水平發揮;心理焦慮,整夜失眠導致考試失常;粗心大意,塗錯了卡,漏做題,時間分配不當或違反考規導致扣分、丟分等。此類考生可考慮復讀一年。

  ***2***看潛力比如說考生在高一高二時,由於貪玩、迷戀網咖、早戀等而耽誤了學習,到高三甚至是高三下半年才覺悟並開始努力,這次高考成績雖然不太好,但如果他把這股勁頭堅持下去,再復讀一年,效果可能會很明顯。

  ***3***看心態選擇復讀需要具備更加優秀的心理素質。復讀的人經歷了一次重大失敗,一般更加容易悲觀,對於考試更加容易緊張和焦慮。從考生個性看,許多考試失敗的考生就是一個愛緊張的人,當年的失敗經驗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個復讀像一個夢魘,失敗的情緒常常伴隨著他們。如果考生心理承受力夠強,可以復讀。

  ***4***看志願有的考生由於所報志願沒有拉開梯度,結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數,卻掉入二批本科;也有考生填了“服從調劑”,結果錄取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並在下次報考志願時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高考失利之後該如何復讀

  要不要復讀。這是每一個想要復讀的同學在決定復讀之前都會糾結的問題,所以你一定要考慮清楚。

  1、如果你對高三那種緊張而又辛苦的學習和生活感到厭倦甚至是恐懼的話,那最好不要選擇去復讀,因為這樣只會增加你一年的痛苦。

  2、如果你覺得你可以再拼一年,且家裡條件允許,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之後,你依舊選擇去復讀的話,那你就向著你的目標奮勇前行吧!

  選學校。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1、培訓學校。如果你選擇去培訓學校的話,那就一定要處分了解該學校的資訊,選出其中辦學質量比較好的學校。

  2、普通學校。如果你選擇去普通的學校,那你就可以選擇當地或者外地的辦學質量優良且升學率比較高的學校,畢竟有實力才是硬道理。

  3、在家複習。我其實不太贊同一個人在家復讀,因為你可能沒有辦法去了解你自己所處的水平,而且如果自制力不強,很容易回覆讀失敗。

  選班級。或許有許多同學會糾結到底是選應屆班還是復讀班,在我看來,兩個既有它自己的優點,也有缺點。

  1、應屆班。最好選擇比較好的班***如果可以的話***,學習氛圍比較好,且老師和學校會比較重視應屆班。但是你可能不能很快融入這個班級。

  2、復讀班。與班級中的同學有比較相似的經歷,更容易產生共鳴,但是由於學校和老師可能沒有那麼重視,所以教學質量可能會相對差一點。

  個人學習。其實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找對了學習方法就可以減輕“痛苦”。在學習方面,經歷過一次高考後,會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也會更加了解”高考規則“,而這些都是你的優勢。還有,你一定要找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許這會讓你事半功倍!為了你的大學夢,拼了!

  學會放鬆。其實要將復讀這一年當成普通的學習的一年,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要適當放鬆,緩解壓力。

  信心與堅持。不要因為高考失利而失去了信心,畢竟它只是一次考試。還有你既然選擇了復讀這一條路,你就要堅持,不要半途而廢。就像汪國真所說的:”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