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作者作品簡介

  小王子是一篇著名的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作者是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小王子作者及作品簡介,一起來看看吧。

  小王子作者簡介

  聖埃克蘇佩裡1900年生於法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幼時愛遐想,喜歡寫詩歌,擺弄機械。他青年時服兵役參加空軍,獲得過13項航空科技發明專利,還留給後人《小王子》、《夜航》和《人的大地》等作品。童話小說《小王子》講述了一個外星球小王子在撒哈拉沙漠偶遇一名落難飛行員的故事。小說於1943年首次在美國紐約出版,後來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據稱是全球僅次於《聖經》和馬克思所著《資本論》的最暢銷書籍。

  聖埃克蘇佩裡生前稱自己首先是飛行員,他為飛機而生,為飛機而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加入“自由法國部隊”。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不久,為了幫助“自由法國部隊”登陸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南部,他自駕飛機偵察地形。1944年聖埃克蘇佩裡最後一次駕駛“閃電P38”型飛機從科西嘉島起飛,起飛後不久即失蹤,時年44歲。

  “他再也沒有回來,假定死亡。”科西嘉飛機場這樣記載。

  前納粹“王牌飛行員”。法國《費加羅》雜誌上週末刊登《聖埃克蘇佩裡:最後的祕密》部分內容。裡佩特在書中稱,自己在1944年7月31日於地中海上空擊落的飛機可能正是聖埃克蘇佩裡駕駛的洛克希德“閃電P38”,他對此深表懊悔。

  小王子作品簡介

  《小王子》這部童話雖然只是作者在3個月一氣呵成的作品,但卻有著深刻的創作背景,是作者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積累,是厚積薄發的產物。它不僅是一部給孩子看的童話,更是哲理與思考的“結晶”,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

  聖埃克蘇佩裡這位外人眼中的硬漢子卻有著敏感細膩的內心和憂鬱柔曼的個性。作者創作《小王子》時已過不惑之年,幾次人生大的起伏之後,逐漸走向成熟。從空軍退役後,無論是平淡無聊的推銷員工作還是開闢新航線的驚險刺激,無論是空中郵局繁重危險的飛行任務,還是幾次與死神的失之交臂,都成了聖埃克蘇佩裡的寶貴人生財富。雖然《小王子》本身只是一部童話,但卻深藏人生的哲理,作者的筆法深入淺出,較以往作品,對人生看的更透徹,是冷靜的對人生的思考,包含著濃厚的象徵意義,這就是《小王子》的特定背景之一。

  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也是作者對自己婚姻的反思,他的妻子康蘇羅就是主人公小王子身處異鄉時時牽掛的玫瑰原形。安東尼藉由這篇童話故事傾吐令人沮喪的婚姻問題,以及外遇的空虛感。自從作者1931年與康蘇羅結為伉儷後,因為兩個人性格上差異較大,曾一度陷入婚姻危機,《小王子》這篇童話中強調了愛與責任的重要性,這也是作者對待婚姻的態度。雖然後來兩人之間矛盾激化,但他仍然認為他對妻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漂流在外,卻時時惦記那朵玫瑰,正是作者赴美尋求慰藉後,對康蘇羅無時無刻的牽掛。

  造成這部書的不同還和當時的二戰背景有關:《小王子》創作於1942年,出版於1943年,當時正是二戰最關鍵的時刻。1940年法國戰敗,隨著歐戰開始,聖埃克蘇佩裡曾應徵入伍,參加空軍偵察行動,目睹法國空軍大潰敗。維希政府與希特勒簽訂停戰協定後,他復員沉沒彷徨了一段時間,輾轉北非、葡萄牙來到了美國。在美國的兩年期間,他與母親的通訊聯絡幾乎完全阻絕。他認為,童年是盼望奇蹟、追求溫情、充滿夢想的時代,對比之下,大人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大人應該以孩子為榜樣”。於是作者選取了一個孩子看世界的角度,用孩子的童真、好奇心、和想更多瞭解這個世界的慾望來給成人講故事,尤其是給那些“童心未泯”的成人講,讓他們借小王子的想象力暫時忘記屬於大人世界的慾望,飛回童年,並反思現實生活,發現人生的真諦。

  小王子的形象中也有著淡淡的哀愁和憂鬱。作者筆下流露出對社會一些醜惡現象尖刻的諷刺和批判,這是作者此間心情的宣洩。作者復員後,因法軍潰敗而對法國的政治家們完全失望,隻身遠渡美國,想從那裡找到救國的希望,可政黨間的鬥爭、社會現實的黑暗一樣令他失望。剛到達美國的聖·埃克蘇佩裡認為貝當政府要求停戰,是為了獲得一個喘息機會,他不願在美國譴責它,重要的是伺機反攻,他不論行動還是感情上都是抗戰派。但是戴高樂派中一些頭面人物在法國危機時搶先逃到美國,如今隔岸空喊抗戰,特別對曾做出犧牲,而今在非洲忍辱負重、不知所從的法國軍隊頻頻攻擊,使聖埃克蘇佩裡非常厭惡。此外戴高樂對待法國其他抗戰力量的用心和做法也叫他十分懷疑。由於他是名人,維希派要拉攏他,達不到目的就造謠中傷他;戴高樂派見他遲遲不參加他們的陣營,就懷疑他。聖·埃克蘇佩裡主張“法國高於一切”,要兩派摒棄前嫌,共同對敵,卻受到雙方的夾攻。在美國度過的28個月,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時期。1941年12月,美國向法西斯國家宣戰,加入二戰,這使聖埃克蘇佩裡又看到了希望。他認為有了美國的幫助,一定會打敗法西斯的侵略,一定會解放法國。他激動的說:“這是結束的開始,美國不得不應戰,我們要贏了。”

  小王子世界的美與醜,也寄託了作者對現實的美好向往,表明作者也看到了希望。最後從作品中小王子與狐狸、玫瑰、飛行員的關係來看,表現了一種美好的追求真摯友誼和博大情懷的理想,有著唯美的情感境界,在聖埃克蘇佩裡這複雜心情的體現下,才有了《小王子》一書這樣的寫作風格和主人公性格。

  小王子主旨探討

  以兒童的視角尋找生命的“本真”童話,是孩子開啟心智的主要媒介。孩子們通過童話中展現的奇妙情節發散思維、認識世界,並能從中直觀的認知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因此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可以“於內心深處建立一定的道德判斷圖式,從而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產生作用。”

  在童話故事裡,始終表達著一個永恆的主題,即兒童一定比成人強大。他們敢於追尋如天方夜譚般的幻想、可以做到成人無法企及的事情、還能夠發現成人難以體悟的生命之真。在童話裡,兒童被賦予了人類獨一無二的靈感,能夠敏銳的捕捉尚未顯示充分徵兆的宇宙和人生的奧祕,從而顯示出生命的神奇之處。在《小王子》中,作者將兒童敏銳的直覺加以放大,通過小王子對世界的不斷認知以達到探尋生命“本真”意義的目的。

  “作者給予小王子成人的智慧和兒童的純真,以兒童的身份和視角,出入成人世界,來講述兒童成長過程中被忘卻的曾經遺失的美好”,以達到“訴求現代人的失落的精神家園”的目的。小王子孩童般的無邪視角穿透淺易的生活表象,直達生命內裡,深入發掘源自靈魂深處的、最淳樸的生命之真。被成人世界忽視的心靈的力量、真摯的情感以及純真的美好,在小王子純淨的目光中鋪展開來,進而凸顯出“本真”世界的可貴。

  “小王子”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他的身上承載著作者祈望迴歸純真世界的願望,並肩負著探尋人生真諦的使命。他代表著兒童純淨無暇的精神世界,並以洞悉世事的、屬於孩童的目光發掘世間的真情和溫馨。在他的眼裡,人與人、人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是直接的、自然的,未曾經受現代文明和成人世界功利思想的侵染。這種單純的、無私慾的內心世界使他在看待事物時能夠褪去浮相直觀其本質。因此,他才能看出飛行員童年所畫的圖畫是“蟒蛇吞吃大象”,而並非是成人所認為的“帽子”。

  因為,他懂得“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見本質的東西的。”純淨的視角與不摻雜質的內心使兒童始終堅持著對生命“本真”的守望。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追尋的是什麼,因為那是通過他們不計回報的真心付出所換來的情感歸依。他們明確心中所想,所以才能在沙漠中找到那一泓生命之泉。他們始終堅守著未被利慾薰染的“本真”世界,那是被隱匿於現代文明與功利思想背後的,珍貴的、純樸淨美的精神世界,是幾乎被成人遺忘的心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