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教案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明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竹石》古詩詞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3.瞭解詩人鄭燮,聯絡他的生平事蹟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匯入。

  背誦王冕的《墨梅》。

  交流:在王冕的《墨梅》詩中,你讀到了什麼?

  小結:詩言志。

  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於鄭燮,你瞭解多少?***知道他是“揚州八大怪”之一——拓展“揚州八大怪”,知道他就是鄭板橋。可以結合一些故事來了解。***

  二、初讀《竹石》。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藉助詩題,解釋古詩。

  1.讀著“竹石”這個詩題,我不免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你們說呢?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麼?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咬定青山不放鬆”

  這個“咬”字讓你想到了什麼?抓住一個“咬”字會想象竹根盤根錯節的模樣,想象竹根牢牢紮根在山石間的情景。你還能想到其他詞來形容嗎?***如抓、攀等***

  朗讀表現其牢牢紮根在山石間的情景。

  “立根原在破巖中”

  理解“立根”——把根紮在……

  討論交流:“破巖”是什麼?

  體會竹子的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朗讀表現竹子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把一、二兩句詩聯絡起來讀,你又讀懂了什麼?***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立根在破巖中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子。***堅韌不拔***

  朗讀,讀出竹子的堅韌來。

  讀著這樣的竹子,你對他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肅然起敬***

  朗讀,讀出你對竹子的這份崇敬之情來。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抓住“堅勁”,理解“堅”中的“堅強不屈、堅忍不拔”,理解“勁”中的“挺拔有力、威武挺立”。

  抓住“堅強不屈”,深入理解:

  竹子不屈服於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磨——磨難、困難;擊——打擊。***

  想象竹子遇到的磨難、打擊。在學生每一次想象後都替竹子高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

  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四、理解詩意,拓展延伸。

  1.讀著這首詩,我們只是看到一株株堅強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嗎?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樣幾個故事。

  2.閱讀有關鄭燮的故事。***詳見附件***

  3.讀了故事,請你談談此刻的感受。

  4.小結鄭燮竹子般的形象。

  5.鄭燮的繪畫多選竹、蘭、梅、菊,其中尤其以竹與蘭畫得最多,最好。現在你明白鄭燮為何如此喜歡畫竹,為何還在畫上留下這一首題畫的《竹石》詩呢?***小結:詩言志***

  6.古人有許多喜歡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詩人這樣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這話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7.推薦閱讀鄭燮的另一首竹詩:

  竹***清.鄭燮***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以及:

  竹清·鄭板橋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中四句***宋王安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8.文人墨客們為何如此愛竹,竹又具有哪些特別的形象呢?你感興趣的話不妨去研究研究。

  五、佈置作業。

  默寫《竹石》

  收集有關詠竹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