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董遇“三餘”讀書,出自魚豢的《魏略·儒宗傳·董遇》,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餘時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原文

  遇①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②。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③。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其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④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選自《三國志·魏書·王肅傳》,略有改動***

  註釋:①遇:指董遇,三國時期的著名學者。②訓注:註釋。訓,詞義解釋。③別異:辨別異同。④苦渴:苦惱於。

  《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遇善治《老子》*** *** 或問“三餘”之意***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讀書百遍而其義自見。

  譯文:

  3.閱讀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答:

  《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答案

  1.治:研究 或:有的人

  2.***關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書讀了許多遍以後,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了。

  3.***觀點明確、言之有理即可給分。***示例一:讀書須勤奮,要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示例二:讀書要反覆深入研讀,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義。

  【解析】課外文言文考查,選擇的是淺顯易懂的文言語段,超出學生知識範圍的地方給予註釋,以便學生快速、準確地閱讀理解。考點與課內文言文相同,涉及的詞語都是課內學過的,在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範圍之內。只要認真學好課文,並能靈活地遷移運用,即可獲得滿意的分數。例如,“治”字即見於“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一句,“或”字則見於“或以為死”“今或聞無罪”***《陳涉世家》***等句。此題重在引導學生紮實、有效地進行文言積累,擴大文言文的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語感,同時也為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進一步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書三余》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訥但好學。興平年間,關中李傕等人作亂,他與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將軍處。他們經常上山打柴揹回賣錢***來維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時董遇都帶著書,有空閒就拿出書誦讀,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沒有改正。

  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為它作了註釋;對《左氏傳》也下過功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了《朱墨別異》。有個跟著董遇學習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讀書多讀幾遍,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求教的人說:“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有人問“三餘”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空餘時間,夜晚是一天中的多餘時間,下雨的日子隨時有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