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識要點複習

  知識記憶是地理學習的一個重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東南亞氣候型別——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

  2、板塊邊界與板塊運動——東南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板塊的交界處,位於兩大地震帶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東盟與區域經濟合作、泛亞鐵路——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東盟10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自貿區的成立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和東亞經濟一體化程序,將促進中國擴大出口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提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但關稅降低衝擊中國國內產業;可能造成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縮減。

  4.泛亞鐵路——昆明至新加坡,主要經過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山河相間,地形複雜。

  ***二***

  1、日本的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日本太平洋工業區和外向型經濟——日本的工業高度集中在三灣一海地區,包括京濱、中京、阪神、瀨戶內、北九州五大工業區在內的“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帶”,這種臨海型工業佈局,對於日本這樣工業用地緊張,原料和燃料大多依靠進口的島國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的優勢和海洋航運運費低廉的條件,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日本相似的還有臺灣,也發展了外向型工業。

  3、產業轉移——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是國際產業轉移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主要物件國***地區***的變化為:

  日本***50年代***——韓國、我國臺灣、香港地區***60-70年代***——我國東部沿海地區***80年代***——我國中西部地區***90年代後期***

  ***三***

  1、西南季風與氣象災害——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雨季和乾季,由於西南季風來到的遲早和強弱不同,降水年際變化很大,常導致旱澇災害,這是影響印度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2、板塊邊界與地質災害——印度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資源與區域經濟佈局——德干高原東北部工業區:利用煤、鐵、錳、鉻等資源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鋼鐵工業、電力工業、機械工業***

  加爾各答工業區: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周圍盛產黃麻,很早就是世界最大的麻紡織業中心。孟買工業區——孟買是阿拉伯海沿岸的天然良港,附近盛產棉花,很早就成為印度最大的棉花出口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附近淺海又發現石油,現已成為印度最大的海港和綜合性工業基地。南部新工業區:班加羅爾是本區工業中心,是印度獨立後建立的新興工業和高科技工業區。

  ***四***

  1、石油分佈與石油運輸:中亞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主要分佈在裡海沿岸平原和裡海湖底,哈薩克北部。多采用管道運輸。已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西部的港口城市阿特勞,途經中方在哈購買的阿克糾賓油區,橫穿哈全境,經中哈邊境的阿拉山口,最後到中國新疆的獨山子。其意義有:一是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二是使中國的供油線路更加安全;三是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

  2、降水分佈:中亞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亞位於北溫帶,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溼熱氣流受高大山體阻擋,無法深入中亞地區,中亞地區的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而且溼潤氣流微弱,廣大地區降水稀少,東部山地降水略多,降水集中在5月份。

  3、乾旱地區農業與河流、湖泊水文特徵——中亞典型的氣候型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棉花***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其主要分佈在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穀物、小麥主要分佈在哈薩克丘陵北部,畜牧業、灌溉農業分佈在南部地區,面積廣大,山地畜牧業分佈在東部、東南部山地。畜產品以細毛羊和羔羊皮為主。多內流河湖,主要河流是阿姆河、錫爾河,最大湖為裡海。河流水文特徵為:流量較小,含沙量大,汛期在春夏季節,冬季有結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