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兒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幾乎每個父母都有一顆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面對高中的孩子不愛學習,這是一個重大打擊,應該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中生不愛學習的應對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中生不愛學習的應對方法

  第一:父母要做出改變

  由於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餘的什麼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

  因此,高中生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平時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第二:不要和其他孩子比

  現在的家長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樣其實很讓孩子沒有面子。高中生了,更注重自己的面子,因此更不樂意家長再這麼說,因此父母不要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生自身也是這樣,我們學習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考試嗎?我們學到的知識在於運用,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掌握,而不是用知識來和其他人攀比!除非你能每次都是第一名。因此學習不要比,而要找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輕鬆一點。

  第三:正確對待老師的“比較”

  高中的班主任確實很辛苦,也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老師,就要為學生負責,不要輕易的下結論:這個就是差生,學習不行,然後就批得一塌糊塗。教育要因人而異,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第一名。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不要把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和有太大差距的好學生來對比。

  第四:高中生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厭學了,或者不想學習了,不可能只是口頭簡單的一句話,肯定有某種原因在裡面,才導致了我們的厭學情緒。

  不想學習,感覺學習太累,而且還不知道將來要幹什麼,再加上自己的學習成績、老師對於我們的態度,都會造成很多的困擾。

  但是我們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自己實在是成績很差,就告訴自己不在於能不能學好,而在於能不能一點點的學進去知識,這對自己的以後來說,還是有用的。

  第五:找方法,事半功倍

  有時候,厭學也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比如學習方法的問題,自己很努力,但就是不出成績,也許是一直死記硬背,也每天花費了比別人多的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這個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

  當因為這個而產生了厭學情緒的話,就要學習趕緊改變自己的學習思路,可以請教老師,其他的學生,給自己一個指導,不要一個人總是這樣埋頭苦幹。

  第六:學會減壓,釋放自己

  減壓,說出來以後就要去做到了。我們面對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有很多,每一天高強度的學習也會讓我們很累,我們就要出去運動運動,減減壓,去操場跑步,和同學一起散步,聊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應對高中生不愛學習的措施

  一、對產生不愛學習、厭學情緒的學生,作為教師、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滿足這些高中生的自尊,以創造轉化契機。對於學習差的高中生成長,教師絕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諷刺挖苦不愛學習、厭學的高中生,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激勵不愛學習、厭學高中生,以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學風。

  二、隨著高中學生年齡的增長,對有不愛學習、厭學的高中生來說不能要求的過高,要從其愛好和特長入手,找到一個突破點,幫助、指導不愛學習、厭學的高中生獲得成功,進而再提出新的內容和要求,周而復始,既可以提高不愛學習、厭學的高中生增加學習的興趣、消除厭學情緒,使高中生避免重複、無為的勞作,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有利於扭轉高中生的不愛學習、厭學現象。

  三、高中生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家長要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援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和決定。

  有許多家長對高中生寄予厚望,過高的期望值,嚴厲的責罵,苛刻的要求,使家庭氣氛緊張,造成了學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學生不愛學習、厭學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長要時常關注高中生的心理,讓高中生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解除壓力,才能快樂學習。

  高三對每個高中生而言都是最重要的,這可以說是改變他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每個高中生內心都向往考上個好大學,但是高三的學習緊張、學習壓力、若不及時得到放鬆與解決,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況,所以高三老師及家長要及時鼓勵學生,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因此若要改變高中生厭學情況,需要家長、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

  高中生不愛學習的表現

  表現一:推脫責任

  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比如,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於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

  其實自己心裡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表現二:精神勝利法

  具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迴避現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於以往成功的回憶中。

  這些學生的行為方式、心理特徵、思維活動都與自己的年齡不相稱,這種自慰心理表明他們對學習有厭惡情緒。

  表現三:合理化

  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儘量找些看似合理的藉口,使目前的失敗趨於合理化,這樣的自我安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衝突。

  表現四:自我保護

  學生在學習上受挫以後,會舉出眾多的受挫夥伴,表明自己與他人一樣,並不是最差的,以推脫因受挫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社會化比較方式,是為了推脫責任,解脫心理壓力。

  表現五:自我貶低

  一些厭學學生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後,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能從科學地分析中堅信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後,不是學習的材料。

  目前的失敗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1.進入高中的學習方法

2.如何引導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

3.高中孩子怎麼學習

4.孩子懶惰不愛學習怎麼辦

5.高中生學習的黑板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