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聽話

  很多小孩子愛哭鬧、不聽話,確實很挑戰家長的耐心。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聽話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聽話的方法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小孩子到一定年齡,都要經歷逆返心理時期,大人說怎樣,他偏不怎樣,這就是不聽話.遇到這樣的孩子,要耐心說服,說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將事情擱下來,做點別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過一會兒,再去引導說服孩子,也許效果就好多了。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孩子不聽話,總有些內在的特殊原因,此時父母就注意觀察分析,找對原因。比如說,孩子心裡不了什麼委屈,心裡不痛快,又說不出來,無法釋懷,就藉機向父母發洩,事事和父母對著幹。這時候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將內心委屈釋放出來。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體不舒服,心裡難受,但大人沒有發現,還按照常規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特別的“犟”。

  總之,對孩子要細心觀察,耐心誘導,堅決不能雙方對持,這樣下去要麼就是大人終究犟不過孩子,最後聽了孩子的,助長了孩子的凡事不滿意就鬧下去的壞脾氣;要麼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給寶寶制定一定的規則

  要明確你的規定,但要保證孩子知道這些規定是什麼。清楚地告訴他:“我們不能打人。如果你生氣了,要告訴明明,你想把玩具要回來。”或者“別忘了,在停車場一定要拉著媽媽的手。”

  如果你的孩子服從這些規則時有問題***每個孩子都如此***,那就再想辦法。比如,如果他因為感覺自己受到冷落而打了妹妹,那麼就讓他幫忙給妹妹餵飯或洗澡,然後為他安排一個可以和你單獨在一起的特別時段。如果他因為怕黑而從床上溜下來,那就在他的床頭櫃上放一把手電筒好了。

  給孩子一些選擇

  為你的孩子提供機會,讓他自己做選擇,這樣能讓他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行使他新得到的自主權。比如問孩子:“你覺得你能自己過馬路,還是想讓我牽著你的手帶你過去?”“你想佈置餐桌,還是把碟子拿到餐桌上等我來佈置?”相信這樣做會比命令他必須幹什麼更有效!

  家長教育不聽話孩子的策略

  1. 友善的態度—如果你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正常的音調與和藹的態度的話,孩子會更有可能認真地聽你說。

  2. 暫時—在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孩子發生爭執時,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說:“我不想現在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稍後再來談論它吧。”

  3. 教孩子道理—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你玩完的玩具不應該隨處亂丟,下一次請把它放入它應該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應該讓它回到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樣,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丟在街上不讓你回家,你覺得對不對?”

  4. 講話的出發點要積極—不要這樣來對孩子說,“我要說多少次你才會去刷你的牙齒呢?”而應該說:“去刷你的牙齒,我想知道你什麼時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乾淨。”

  5. 向孩子解釋而不是威脅—當孩子向你說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給孩子一種解釋的權利,讓他簡短地解釋他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之後向他解釋清楚這樣做錯在哪裡,他有沒有理由這樣做,以及正確的做法。

  6. 珍惜每一個機會—不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當行為舉止上,其實每個衝突發生的時候,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機會,你不要放過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教育你的孩子。

  7. 給予激勵—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8. 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一場表演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9. 擺脫武力威脅—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捱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為什麼打你?”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

  10.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在發現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每次都用一種面孔、一種說理的方式,孩子會感到厭倦。你完全可以變換一些花樣,因事制宜,嘗試孩子能接受的各種方式。比如問題出現時先簡單處理一下,後再有時間的時候再通過講故事、做遊戲、去動物園、參觀博物館、郊遊等等形式,結合看到聽到的事物深入地闡明你要告訴他的那個道理。在衝突的當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評,但是在事後進行這種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我做不到。

  2.他們曾傷害過我的自尊心。

  3.我對他們不服氣。

  4.當時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說的話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7.他們經常打人,我反感他們。

  8.我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9.他們對我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願意聽這些話。

  11.我經常挨訓,已經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

  12.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

  13.他們說話太囉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停。

  14.他們經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聽不進去。

  15.他們總愛帶一堆人來家喝酒,吵吵嚷嚷影響我學習,我很反感。

  16.他們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會拿我出氣,所以我很生氣。

  17.家長每天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我睡覺,所以我就和他們對抗,就不聽話。

  18.我說的話他們從來不願聽,甚至連我的解釋也聽不進去,所以他們說話我也不愛聽了。

  19.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我了。

  20.所有的時間都讓老師和家長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時間做,我一點自由也沒有,越聽話越沒有自由。

  這些孩子的話給我們傳遞了一個資訊,那就是家長和教師應更多地瞭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1.如何教育孩子的言行舉止

2.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3.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4.家長鼓勵孩子學習的正確方法

5.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