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功的理解和定義有哪些

  成功的定義就是家財萬貫?不!不一定。每一個人對於生活的追求不一樣也導致了成功的定義不一樣。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對成功的理解和定義,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關於成功的理解和定義

  我們可以列出一大堆關於成功的標準:家庭幸福、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生活得有目標有追求、在專業領域有所造就、取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尊重、對社會有貢獻、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定義。每個人的成功概念都不盡相同,因為大家的個人經歷、價值觀和對生活的認識都不同。而成功大概也真的要因人而異,我們都要自己去尋找自己的具體的成功標準。

  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也有不同的成功標準:學業、找工作、婚戀、事業、教育孩子……孔子就規劃出了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過去的成功概念是:要儘可能對更多的人有好的影響。影響的人越多越好,影響程度越大越好。我從很早就這樣想,我也很清楚這完全是出於自我***ego***的需要。在很年輕的時候我做過電視節目,還當過主持人。很多年後,我當過教師。我發現當老師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給他人帶來的影響,而且這影響也更深遠,這感覺比當主持人在那娛樂大家要好很多。

  我還認為寫書能影響很多人,所以寫過書。當然很快發現能影響多少人取決於你的書銷量如何,你是否會炒作。我還認為電影能影響很多人,所以在國外進一步學了電影,也嘗試去寫電影。

  總之,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將會影響很多人,就感覺很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後來我的想法有了一些變化。

  我的一個朋友,四十歲了,工作失意,沒有女朋友,情緒很低落。我跟他說你不見得像你以為的那樣不成功。

  因為我想到周圍一些貌似比他混得好的人,在遇到一點挫折時,就表現出異常的不平靜,極易崩潰。這麼一比,前面那個有失敗感的朋友能平靜地跟我談話,也就不算太失敗。

  所以我發現,如果單憑外在的種種標籤,我們基本上看不出來誰更成功誰不成功。關鍵是看一個人的內心。

  要檢測一個人是否成功並不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假設一下:你四十歲,沒工作或者職位卑微收入微薄、沒男友或女友,總之,你沒有你這個年齡的人應該有的一切。那麼,你會是什麼感覺?什麼狀態?

  這樣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有多成功了。

  在我看來,真正的成功並非世俗含義的事業有成,也不是為了讓自我膨脹起來而去影響更多人。事業有成的人算不算成功?有的是,有的不是。我們知道有很多事業有成的人,每天依舊生活在惴惴不安、憂慮重重之中,內心充滿了嫉妒、焦慮、忿忿不平、不安全感等情緒,這樣的成功人士自然不是真正成功的人。

  而很多地位卑微的人也不見得就是不成功的。我們小區有個保潔阿姨,每次見到我和孩子,都以極其燦爛的笑容跟我們說話。前兩天,我們在水果店碰到她。她剛下班,買了一兜杏,看到我們,馬上掏出幾個杏,非要給孩子。現在想想,我覺得她是個挺成功的人!

  我們身邊這樣的平凡的成功人士隨處可見!

  以我的標準,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僅僅看他對社會做出多大貢獻,同時也看他內心的狀態:他能否即便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仍然能對自己感覺不錯,仍有安全感,能開心、平衡、積極,能不抓狂,能保持應有的種種風格,能優雅得起來,能欣賞美,能有幽默的力量,並能繼續關心他人、為他人付出。

  真正的個人意義上的成功不以金錢和名氣來衡量,而是看你的心靈脩煉到了怎樣的境界。因為即便是世俗的成功,其最終目標也還是以金錢、地位和名氣等等來換得安全感、尊重、自信,以及心理上的種種平衡和滿足。而問題是,用外來的東西去達到內心的平衡狀態,這種方法又費力又不可靠。這些身外之物,一旦你得不到,或者得到了又失去,或者得到了又時時憂慮害怕失去,那你都無法達到內心的平和。所以,這樣的成功是表面的、一時的、岌岌可危的,也就幾乎算不上是成功了,充其量只是玩好了某一樣遊戲而已。

  真正的成功是不怕股市起落和經濟危機、不怕被人曝光、不怕潮流變遷、不怕行業體面與否、不怕大眾是否買賬。因為真正的成功在你的心裡,是誰也奪不走的。

  說到這,我想起了很多古老的說法:“安貧樂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我想起了中國古人所描繪的君子、聖賢的標準,這常常被我們認為是迂腐的、是封建統治者用來愚昧百姓的、被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稱為“只有審美意義的理想主義”的標準。

  我認為,這個君子、聖賢的標準,比起現在事業有成的標準,更接近真正的成功的定義。

  寫到這,想講講我的父親。

  我爸爸這輩子已經算是達到了世俗含義的成功了:從農村的放豬娃,到退休時的大學教授、中文系系主任。這期間他為中文系做出了許多貢獻。中文系是個人人都思想活躍,不太好管理的機構。有的老師說,只要你爸在辦公室裡坐著,大家心裡就有底了。在家裡,他幾乎天天起早做飯,是個很勤勞、很顧家、脾氣又好的丈夫和爸爸。

  我要說的不是這些成功。

  現在想想,大概父親患帕金森已有十年曆史了。因為十年前父母去澳洲遊玩時,他寫字就開始手抖。一次在澳洲的遊船上他站不穩摔倒了,當時我們一笑了之,現在明白那就是帕金森症狀。

  現在家裡面,他在能力上排在最後,在我女兒之後。我女兒說話行動都比他利索,剛三歲就能推動他的輪椅,每天給他遞水果、拿柺杖、找眼鏡、開關電視,還常學幼兒園老師的樣子給他“上課”。

  爸爸行動很吃力,往椅子上坐需要我們指揮排程,緩慢得像太空船在對接。上下樓梯很驚險,我說這是你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便祕也很嚴重。媽媽說別人生孩子都比你這痛快。

  媽媽是急性子,自己也75歲了,身體不好時難免會嘮叨抱怨。保姆是個直率的人,大嗓門,有時急了也大聲說他兩句。我每天忙著孩子,或是忙自己的事,對爸爸常常忽視,有時也沒耐心。

  而爸爸就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身體上的、心理上的。他從不抱怨、不發火、不悲觀。不舒服時,就眉頭緊鎖地坐著。好一些時,就慈祥地看著我們。他關心時事、關心家裡的每個人。他常試圖幫我們,但最後總是幫了倒忙,又被說一頓。他說話不多,但常常語出驚人。昨天媽媽去早市買了他愛吃的玉米。給他吃了,問他:“包米好不好?”爸爸說:“沒有老伴好。”

  很多時候,看著他的柺杖在不停地顫抖,看著他艱難地邁出每一步,我心裡就生出無比的敬意。

  有時扶著他時,不知不覺進入他的世界,感同身受去體驗他的每一個舉動,想想他每時每刻需要調動的勇氣和力量,常常很受震撼。我想如果拍一部他的生活的電影,那一定能震撼很多人!

  我曾跟爸爸說過,你這輩子所有的這些學問不為別的,就為了讓你現在能優雅地跟帕金森作鬥爭!

  前面說過,成功就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仍能優雅地生活。跟我父親相比,一無所有算什麼。當一個人幾乎不能自理時,如果仍能優雅得起來,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到了七十歲,我們應該能真正修煉好了自己的內心。這麼看,爸爸已經做到了孔老夫子的標準。

  後來我把這個評價告訴了爸爸,他緩慢地回答:“這樣說不對。”我問為什麼,以為我遺漏了或弄錯了什麼。他說:“沒有做到。”

  最後想引用一個我很喜歡的成功的定義。

  美國文學家、思想家愛默生這樣說:能夠時常大笑並且心中充滿愛;能得到智者的尊重和兒童的喜愛;能贏得真誠的評論家的讚許並能忍受虛假的朋友的背叛;能欣賞美;能看到他人的優點;能付出自己;能把世界變得更好一點——不論是以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個花園小路、還是一個由你而得到改善的社會狀況;能以無比的熱情玩過、笑過、歌唱過;能知道哪怕只有一個生命因為你的存在而呼吸得更容易一些——這,就是成功了。

  阻礙成功你成功的8大理由

  沒有一個目標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時,我們就像是轉磨盤驢子,終日在往前跑,到頭來沒跑到任何地方。有時候,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設立了自己的目標,卻對它並不重視,反而在錯誤的方向上前進。有時候,我們只是簡單地去做那些自認為渴望的事,而沒有停下來考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想想,你的目標在哪兒,你是不是在向著目標前進?

  拓展閱讀:《怎樣設定目標系列總結》

  沒有一個遠景

  設定目標是很重要,但這未必促使你去實現它。有時候,你的目標甚至不是你自己設定的,也許只是你在完成別人對你的期望。或者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是別的目標。遠景就像是燃料,它能讓你在長期目標上不斷堅持。當然在一開始,你未必有個明瞭的遠景。只有在不斷地實踐自己的小目標和中期目標時,漸漸地充實自己的遠景,從而繼續引導你奮發向前。

  沒有一個計劃

  如果目標是你的終點,遠景是你的燃料,你的計劃就是讓你到那的地圖。沒有計劃,你就不知道眼下要做什麼去達到你的目標。計劃意味著儲存你所擁有的和所需要的資源,以及那些把這些資源轉化為行動的步驟。這個世上有太多有目標卻從未實現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曾有一個計劃——別讓你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拓展閱讀:《制定計劃的好處》

  太自信和太固執

  你對你的計劃和行動總是太自信,以至於固執得認為你做的是絕對正確的,從而拒絕接受錯誤的可能。如果這樣,當預期以外的情況發生時,或當計劃把你帶到一往不期望的方向時,你會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不論你的計劃多麼強,也不論你對自己的目標有多肯定,都要為重新考慮預留餘地。

  瞻前顧後

  你害怕失敗,或者害怕計劃總是不夠完美,不敢大膽地開始行動。想想吧,失敗誰沒遇見過呢?計劃完美了又如何?成事在人,如果你連向成功地第一步都不敢邁出,那目標和計劃不都還是一場空。

  拓展閱讀:《拒絕藉口之剷除氣餒的種子》、《怎樣建立自信》

  沒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什麼?因為當我們花些時間去分析它們並從中學習的話,失敗和錯誤可以讓我們吸取經驗。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是一個錯誤犯很多很多次就說明你只是在愚蠢地、沒用心地去做事。既然如此,那你怎麼能成功?你只是想讓這些不斷重複地錯誤證明你一開始就不打算去取得成功的膽怯思想。

  拓展閱讀:《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閉門造車

  你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和建議,認為採納別人的建議是對自己的限制或者對自己的創造力的一種“汙染”。與人交流是獲得成功的必要步驟,也能加快你的前進步驟。歡迎並接受他人對你優缺點和成功失敗的評述。優雅地接受他人的幫助,並不代表你要接受所有的建議,但是你要認真而公開地傾聽,並仔細斟酌。可以的話,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拓展閱讀:《建立人際關係的七要素》

  害怕想法被複制

  害怕別人竊取你的好點子,害怕別人通過你的方法變得更有激情,害怕別人知道你的工作祕訣等等。持有這種想法使你在行動上畏縮。這些害怕使那些本來美好的變成你的負擔。

  某個時候,你得停下任何你在做的事,想一想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特別是在你做的事並沒有讓你達到目標的時候。一旦你這樣做了,我想你將會找出至少一條上面說的情況與你相符。不論你的理由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的本質並不是要成為一個失敗者或成功者,成功是要爭取的,它不會自動發生在我們身上。一旦你意識到這些,你就能開始做出改變,這將會促使你從“愚蠢”走向成功。

  成功的名言警句

  1 、對待別人的成功要像對待自己的成功一樣由衷地感到高興。

  2 、只有勝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價,只有耕耘才有收穫。

  3 、不要做金錢、權利的奴隸;應學會做“金錢、權利”的主人。

  4 、懷抱─種信仰,只要忠實於自己最好的一面,世界將與你同在。

  5 、在世界的歷史中,每一偉大而高貴的時刻都是某種熱忱的勝利。

  6 、顧客不是買產品,他更買做事認真的態度、服務態度和服務精神。

  7 、每一分私下的努力,都會有倍增的回收,在公眾面前被表揚出來。

  8 、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隻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9 、最好的人才是免費的,因為他賺取的利潤早就把他的薪水給蓋住了。

  10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我們在何處,而在於我們朝著什麼方向走。

  11 、成功者,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

  12 、環境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消極的人受環境控制,積極的人卻控制環境。

  13 、成功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

  14 、很多事先天註定,那是“命”;但你可以決定怎麼面對,那是“運”!

  15 、忠告:人在生氣、煩惱、情緒不穩定是最好不要去作出任何的選擇、決定。

  16 、只有依靠你自己和你自己的能力來保衛,才是最可靠的有把握的和持久的。

  17 、沒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人窮得不能在某方面給他人幫助。

  18 、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稱量重量。

  19 、無論才能、知識多麼卓著,如果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飢,無補於事。

  20 、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把它佈置好了。

  21 、誠心誠意,“誠”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幸福幸福;要“辛苦勞動”之後才有福。

  22 、逆境里正確認識自我;逆境完善自我;逆境成熟自我;沒有哪種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23 、知識、辨別力、正直、學問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條件,僅次於興趣和機遇。

  24 、求人不如求己;貧窮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25 、成功的關鍵不是努力去拷貝別人的特色方式,而是去學習如何發掘你自己獨特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