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好幾天不排便

  便祕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週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乾結時稱為便祕,為什麼好幾天不排便,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好幾天不排便的原因

  一、飲食方面

  受西方元素影響,城市市民逐漸接受了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西式飲食,而此類食物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大腸菌群組成紊亂,促使致癌物生成和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多肉少菜的飲食比例也相應增加,便祕的發生率當然隨之“水漲船高”。

  二、排便不規律

  有事先忍著,回頭又忘了,真的想起來了,便意已經消失。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把排便這樣的“瑣事”不屑一顧,讓原本自然的身體代謝規律被打破。

  三、藥物刺激

  現代人愛美、愛苗條,各種減肥藥、排毒藥大行其道,殊不知,這些所謂的養顏方法對腸道會帶來刺激,讓腸道的蠕動功能受影響,久而久之,形成便祕。

  四、久坐不動

  缺少運動、久坐是導致便祕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由於白領缺少必要的運動,長期久坐,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延長,會增加糞便致癌物對大腸黏膜的刺激。

  五、缺乏維生素B

  缺乏維生素B也是會引起便祕。因為維生素B有促進腸胃蠕動及運動的機能,如果缺乏維生素B,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及便祕,尤其維生素B1是精神性維生素,協助醣類代謝,缺乏時可能會焦慮不安,壓力一來就容易導致便祕。

  六、精神因素

  精神過度緊張或抑鬱,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可發生及發展成嚴重的便祕。此時糞便滯留於直腸,故屬於直腸性便祕。

  好幾天不排便怎麼辦?

        1.分析便祕的原因,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戒菸酒;避免濫用藥。有便意時需及時排便,避免抑制排便。長期、反覆抑制排便可導致排便反射閾值升高、便意消失,導致便祕。

  2.提倡均衡飲食、適量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

  ***1***高纖維飲食: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腸腔水分從而增加糞便容量,刺激結腸,增強動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麥麩或糙米、蔬菜、含果膠豐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會加重便祕***。?

  ***2***補充水分:多飲水,建議每天飲水可在1500ml以上,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分,有利糞便排出。

  ***3***供給足量B族維生素及葉酸:用含B族維生素豐富食物,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維持和促進腸管蠕動,有利於排便。如粗糧、酵母、豆類及其製品等。在蔬菜中,菠菜、包心菜,內含有大量葉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4***增加易產氣食物:多食易產氣食物,促進腸蠕動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蔥、蘿蔔、蒜苗等。?

  ***5***增加脂肪供給:適當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潤腸,且分解產物脂肪酸有刺激腸蠕動作用。乾果的種仁***如核桃仁、松子仁、各種瓜子仁、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通便的作用。

  3.適量的運動以醫療體操為主,可配合步行、慢跑和腹部的自我按摩。

  ***1***醫療體操:主要是增強腹肌及骨盆肌力量。練習方法:站位可做原地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運動、踢腿運動和轉體運動。仰臥位,可輪流抬起一條腿或同時抬起雙腿,抬到40°,稍停後再放下。兩腿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運動。舉雙腿由內向外劃圓圈以及仰臥起坐等。

  ***2***快步行走和慢跑:可促進腸管蠕動,有助於解除便祕。

  ***3***深長的腹式呼吸:呼吸時,膈肌活動的幅度較平時增加,能促進胃腸蠕動。

  ***4***腹部自我按摩:仰臥在床上,屈曲雙膝,兩手搓熱後,左手平放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揉。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鐘。

  預防好幾天不排便的方法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鍊,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7.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