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上的校長講話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而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大力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及各位同仁下午好!

  春天的腳步輕輕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春意盎然,到處充滿綠的氣息和泥土的芳香,這又是埋下理想種子的季節。今天,是學區組織“推進優質高效課堂”推進會而使我們相聚在一起,在這裡我代表桌兒岔學校全體師生表示對您們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同時感謝學區領導對我校承辦方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說實話,今天並沒有好的經驗供大家學習和參觀,杜郎口的教學理念我們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對於教研改革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所以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來共同學習和提高,下來我就從去年10月份到今年4月份所做三個階段的教改工作向大家做一彙報,以和大家共勉, 一.課改的萌芽階段:

  今天,我們在學區的組織下,勝利舉辦這次優質高效課堂活動大會,這給了我們積極思考探索課堂和改革課堂的信心和勇氣,課改喊了多少年都還是老樣子,一言堂,滿堂灌,這種課堂淹沒了孩子的個性,不利於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張揚,陳舊的教法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和學生的發展,上課只有教師講得份,沒有學生髮言的權利,表現力得到了抑制,加上社會和家長對孩子有著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校師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學校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出路就是教改,在這種種種複雜的情況下,有一種力量在驅動著我的思想絕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進行課堂改革。這種力量源於桌兒岔學校全體教師的團隊精神和學生良好的學習作風和綜合素質,我堅定了信念,學校也就馬上組織校務會和教師會說明了我的理由和想法,結果在會上得到了校領導和大家的支援,當然有些教師和不同班級持否定和疑問態度,這不過我當時想這也是正常的,因為畢竟是新事物吧,接著就成立了學習“杜郎口”教研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周志岐、張振雄、教導主任楊亞峰任副組長,於是課改先從學校領導開始,當時我想,當校長或學校領導不帶頭那絕對沒人搞,這樣,全體師生通過多次的聽課和學習杜郎口的理論知識,初步的教學改革之路的思想在教師和學生的心中逐漸形成了,也認識了,也就是萌芽階段。 二.課改的形成階段:

  初步的思想有了,但這條路又該怎麼走,新的矛盾和困難擺在眼前,和杜郎口相比,無論從教師隊伍還是硬體建設我校根本無論與比,真是天壤之別。這時有兩條困難需要去解決。

  ***一***硬體的建設:學校經濟困難,學校初中各班有6個到8個組,小學各班有2個到3個組,連教師只買小黑板也得幾千元,但上課學生得展示呀,於是我到教室查看了一下,決定剷掉白灰,刷上墨汁,這樣小組也就建立起來了,這樣足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

  ,於是立即將思想轉達給了證教處張校長,初二班馬上在下午自習上完成了黑板設計的任務,陸續在各班也完成了任務,這樣黑班的任務完成了,但過了一週,學校買的粉筆一掃而光,因為全校231人在用,這又是一筆大的開支,再加上粉筆的浪費比較嚴重,經費總不能全用在粉筆上,自己在想,怎樣才能起到既節約又能合理的利用,我和校務班子商量了對策,每班發

  一箱,然後由班主任發給每一小組,完了由小組來買,這樣一來,不但學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又節省了學校的開支,因為沒了得自己掏錢買,這時小組的組長也發揮了管理功能,說實在的對於學生少學校開支大,學校真的得從牙縫裡擠,省下來的用於教學經費投入,哪怕是教師抽一根菸,吃一包方便麵,給學生獎勵一個筆記本,我心裡覺得踏實。行動需要代價,經費得用到刀刃上,這樣教師才會更加有信心,最基本的硬體有了,但教師怎樣用好學生手中的粉筆頭和教室中每快小黑板這又是難題。於是第二個困難又出來了。

  ***二***軟體上的困難:

  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是改革課堂的關鍵,學校經過調查,學生很難積極發言或主動講問題,通過一週的時間教師想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果效果非常好,但還有一部分老師和學生不接受,怎麼辦?總不能半途而廢,接著我到初中各班作了輪迴演講,講了我學習杜郎口的心得體會,這時張振雄老師和楊亞峰老師特感興趣,催促我說,趕緊在一週內讓

  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杜郎口教學光碟,接著教務處和各科組長組織教師學習,完畢之後,每位教師在學生面前談心得體會,讓師生在心裡達成共鳴,然後學校在做總結,在過了一週,教務處再一次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學生反映較讓人感到理想,其中有八年級學生楊紅霞說:“這樣的課堂積極性比以前高了,愛思考、上課很活躍,每個學生都能動,並且敢發言了,但還是有一些問題學生講不透,需要教師來講解”。接著學校馬上組織教師解決這一問題,在課改的過程中一面出現問題,一面就解決問題,另外,學校不知教師在課堂中有什麼表現和思想,教務處也做了調查,其中有王毅老師這樣說:“教師走下講臺了,面對學生,參與交流,學生全員參與,課堂真正民主,自由,開放,課堂中可採用的地方預習、交流、展示、測評、教師總結”。第一次通過對19位教師的調查和18個學生的調查,初步得到了全體師生的肯定,這個時候,已是上學期12月份了,馬上到中期考試了,我心裡擔憂,這次成績會不會考砸?這種擔憂最終還是使我心中得到平息,成績並沒有受課改影響,比中期考試進步了一點。這樣學校的信心就更大了,課改的道路必須走下去。 三.教研教改的發展階段:

  開學初教務處制定了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從學校到班級,從教師到課堂等一系列教研教改措施。

  ***一*** 深入課堂,相互學習。

  從第二週開始,學校教務處制定了第一輪聽課制度,學校領導和每位教師總聽課時達20次,第二輪聽課是學校領導聽,是第一輪不過關課,直到滿意為止。***二***深入鑽研,確定模式。

  通過聽課、討論、調查、研究,最後確定了我校的基本教學模式,明確目標——預習交流——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總結

  ***二*** 積極探索,改變評價。

  1教師在課堂中的評價,評價是多樣的,有鼓掌的、有唱歌的、有贈笑臉的、有贈禮品的。小學的評價基本以贈果實為主,在黑板上寫上名字。如“強”代表學生的名字然後在後面由組長或老師填上。初中的主要是建立成長樹由組長來統計,最後由班主任做出評價。既班級評價,如八年級的我是單課狀元等,七年級的我是活躍星等,班級的評價出來了,學校的評價也就出來了,今年開學出已經對各班的優秀小組、優秀組長、優秀個人做了獎勵,改變了以前單純的三好學生獎。

  ***三*** 共同研討,改革教案

  相應的課堂變了,傳統的抄寫教案也就沒用了,於是全體教師共同研製了教案的改革,按照課堂模式來備寫教案,內容包括備知識、備學生、備課堂、備環節、最後一反思,反思可以由教師來寫、也可以由學生來寫。這樣上課前和課堂上思考的問題多了,不是認為課堂沒事幹了,這中課堂有著比以前對教師更高的要求,要隨機回答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教案的轉變,給教師帶來了上課的激情,以前是學校檢查教案,現在是教師要著寫教案,因為教案是活頁的。另外我們對三筆也做了改革,包括授課流程、授課內容、教師的活動、學生活動、活動的目的、聽課隨筆、教學模式、小組互評交流、建議,這個改革也是因課堂發生了變化,所以評課方式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四*** 評課方式的變化

  以前評課,都是一個接一個說,都說好處不說缺點,怕傷和氣,其實真乃走過場,完任務,評完一個人的課至少得一個半小時,現在我們評課各抒己見,大家老師搶著說,像在課堂中的學生一樣你一言我一語不到半小時就評完了,不過學校也制定了制度,半小時評課必須每人都發言。問題太多的教師要再一次深入課堂進行聽課指導,直到改正缺點,說實話這才叫不傷面子,利人也利己,學習他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

  上面是我校了;在教研教改所走三個階段之路,即萌芽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但發展的結果還需要全體師生的努力。總之,教研教改的路上一小點的改進和進步,都需要艱辛的努力,甚至要經過多少的脣槍舌劍才能達成一致和統一,加上像我們這樣艱苦的教學環境和破爛的教學設施,課改更是難上加難,但是我們有這個堅定的信念,因為初步的模式一定,這個努力是付出代價的,我也相信我們會一直走下去,在這裡我代表全體學校學生向辛勤付出的全體教師表示誠摯的感謝和問候,對支援我校教研教改的學區領導表示最親切的問候,同時也感謝各校校長和各校全體教師,山高荒地遠來建言獻策,這裡道一聲您們辛苦了。在教改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希望你們在這次交流的過程中能提出寶貴的建議,我們虛心接納,當然你們比我們有著更好的經驗和和教改思路,讓我們一起來共同學習來繪製更加美好的權家灣教育事業。使我們的孩子能同樣 擁有一塊更加自信的天空,長大了和城裡孩子一樣敢於在社會生活中敢於展示自己的才華。

  最後祝願各位領導閤家歡樂,全體師生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二***

  各位老師,大家好!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個與大家交流、互動的機會。在此,我先向各位兄弟姐妹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心,生活稱心,愛人知心,天天開心!

  我今天要交流的是: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我們英語組全體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學習、研討,總結和反思等環節,加上幾次的教研組會議,最後形成了英語組高效課堂教學流程。它有英語學科的侷限性,但整個流程是一樣的,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一、反饋檢查 這一環節檢查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具體操作可以是老師組織,可以是學生組織,也可以是老師學生一起互動,要具體根據課型而定。1.如果想強調上節課學案整理或達標測評中暴露出的問題,老師可以在螢幕上出示典型題,讓中下等生當堂做一遍,A類學生檢查,核對答案,利用這個環節把上節課暴露出的問題解決了。以我剛剛複習的Be動詞的用法為例。學生對於Be動詞的用法的順口溜已經是背得滾瓜爛熟,我***I***用***am***,你***you***用***are***,***is***用於他***he***,她***she***,它***it***,單數用***is***,複數也用***are***。每位老師在初教Be動詞的用法時,都會這麼去教。經過反覆練習,我們會發現有幾處學生易錯的地方。如 What your telephone number ? What your telephone numbers ? There a pair of shoes under the bed. This pair of shoes mine.在達標測評中,學生暴露出了這些易錯點,那麼在反饋檢查環節中,我們就要編出6道這樣的典型題,因為我們班有六個小組,讓B\C層次學生來做,A層學生點評,B層學生答對加2分,C層學生答對加3分,如果他們答錯了,由A層學生補充,答對加1分,答錯扣1分,其他學生可以再補充,根據層次給他們適當加分,因為反饋檢查的內容多數是學過的,或者是學生自學能夠完成的內容,所以檢查的物件要以B\C層次的學生為主,並及時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讓他們興高采烈地投入到課堂中來,體驗到給組內得分的自豪感和榮譽感!2.如果想考查上節課學生對所學習的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老師可以安排學生負責聽寫單詞、短語、書下注釋、課後讀讀寫寫、古詩詞的默寫、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物理或數學概念、定義等等。這個環節完全可以由課代表或者老師指定的學生來組織,考查每組B\C層次的學生,A層學生點評。比如我們組流暢老師在這個環節運用“小老師”來組織反饋檢查,她先將要聽寫的單詞或短語課前準備好,課上用大螢幕出示給學生,各組學生派代表迅速去前後黑板聽寫,A層學生點評打分。我的課堂上點評員也要與分值掛鉤的。有的學生自己寫全會,但是給別人評的時候,不夠認真,往往錯誤的看不出來,這時是要給這個學生所在的組扣點評分的。這不僅要求A層次的學生必須會寫,還培養了學生們做事認真的態度,他們給別的組挑錯時,挑的特別認真,比我們老師給學生評分既快又準。3.如果是學習組長反饋上來的問題,老師要反思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然後才能決定是利用這個環節在全班講,還是給個別有問題的學生單獨輔導。如果是共性問題,說明上節課的展示、講解環節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學生學得不太明白,那就需要教師,找優等生換一種方式,再講解一遍,直到大部分學生理解為止。4.如果是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做簡單的作業講評,要表揚優秀的,樹立榜樣,要讓學生清楚地明白錯在哪裡,做錯的原因是什麼?

  5.其他內容。有時候我會考查學生背課文,由於時間有限,我會先考查中下等學生的背誦情況,背課文的基礎分值是2分,這樣B\C層次的學生如果課文背得好,得到的分值就會很高,所以當他們早上看見我的時候,就會圍著我要給我背課文,他們怕排不上號,失去得分的大好機會。我們組宿金卉老師,在這個環節用過傳統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中的“Free talk”自由交流形式,我認為也是值得推廣的。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說出自己學過的句子,既是對已學知識的積累,又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現場表達的能力!這個環節也可以是師生間的互動,比如我們剛剛學習完現在完成時的用法,老師就可以提一個問題,拋磚引玉,讓一名學生來回答,然後再由這名學生繼續提問相關但不重複的問題,他隨意叫任何一名學生來回答,就這樣 “one by one” 輪流下去,每個學生既充當了學生的角色,要回答問題,又充當了老師的角色,要提出問題,並且他們提的問題一定 是他們自認為很有難度的,以便展示自己的實力。

  以上是我對第一環節----反饋檢查環節的具體內容進行的舉例說明。反饋檢查的內容如果不是做題,一定是上一節課佈置給學生的作業,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準備。因此我認為這一環節要注意:不管是新課、複習課還是作業講評課等,反饋檢查的內容要具有實效性、高效性、激勵性。實效性、高效性不言而喻,至於激勵性,我認為反饋檢查是為了激勵學生,讓他們有成就感,品嚐到學習帶來的榮譽感,以便於今後更好地學習。而絕不是為了難為學生,估計這個問題你不會,就問你,那個問題有點難,張三回答。李四一定回家沒好好複習,就讓李四到黑板前去寫„„如果這樣做,長此以往,這個環節就變成了學生最討厭的環節,這個老師學生也是自然不希望見到。恨不得今天沒有這課。

  二、新課匯入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因為學生手裡有導學案,學習目標在導學案上寫得很清楚,也有的老師把導學案寫到課件上,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齊讀。然後再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調整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引起學生求知的慾望。

  具體操作各學科存在很大差異,但以創設情境的方法匯入為好。我最喜歡語文學科的匯入,無論是說明文,散文,還是那些古詩詞,語文老師可以用文字、聲音、圖文並茂地展現所要學習內容的意境,真美啊!會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至於英語學科的匯入,因為用英語上課的時候比較多,還有很多學生,聽不太懂口語,所以很難製造出那種全班受感染的氛圍,但是英語的情景對話非常多,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圖片,肢體語言製造出那種意境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時也可以用知識間的銜接,環環相扣來匯入新課。

  三、獨立學習

  學生進入獨立學習環節時,學生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查閱教材或其它資料,自主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學生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運用雙色筆做好標註,這個環節對於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特別重要,他們要靜下心來,自主學習好本節課的內容,如記憶單詞、默讀課文、熟悉例題等,總之要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要對所要展示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這個環節應該是學生完全忘我的一種自主學習時間,沒有聲音,沒有交流。我會在這個環節迴圈播放本節課課文的音訊,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之前必須有個輸入的過程,既他們要對所學內容至少達到正音正調。 四、合作交流

  獨立學習完成後,要及時告知組長,再由組長向老師彙報。然後是合作交流環節,首先是對學,學生先將自己在獨學過程中的困惑以及用雙色筆標註的內容,與自己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流對學,解決不了的在與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交流,然後老師把學生提供上來的問題,在班級展示出來,全體同學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群學,共同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的小組要給他們加分。對於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再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評價要及時、到位,交流的氛圍才能夠真正的上來,學生才更願意主動思考,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最後,各小組派代表抽籤領取自己組要展示的內容,這時各小組根據展示的內容再進行深入、具體的交流,明確展示程式,每個組員領取具體的任務,為了自己組能夠得高分,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各小組可以在組內先進行小展示,演練一下。有板書的組,可以派組員寫板書,以免浪費展示時間。這時將達到整節課合作、交流的最高峰,有的學生為了完成自己要展示的任務,開始想方設法,甚至離開自己的座位,或者跑去別的組求助。組內成員間也是最團結的時候,為了全員展示,他們會主動、自覺分工,手把手、一字一句地教潛能生怎麼說,怎麼做。教師要深入學生當中,檢視學生的準備情況,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因為我們班如果在講解過程中,哪個小組有創新是要加上2分的鼓勵分的。提醒學生調解好展示的時間,教師更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注意是否有沒參與的組員,是否有鬧情緒的組員,由於組長分配角色的不公平,這些情況是隨時可能出現的,而且一些意外事件,在這個環節也容易爆發,所以這個環節必須有效的完成好。

  五、展示提升

  1、展示的目的。展示是高效課堂最關鍵的環節,學生通過展示把在獨學、對學、群學中總結的規律、方法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也是學生每天最願意上這節課的原因,當他們在前面展示的時候,特別是展示的非常精彩,老師和同學都給以熱烈的掌聲的時候,他們那種快樂的心情是可以想象、難以言表的。

  2、展示內容的要求

  學生已經解決的問題,一般不需要展示,展示了也不會的也不需要展示。展示一定是提升,一定要讓學生“學會”。決不是各個小組照著導學案上的知識點重複地講解一遍或者是對答案。導學案上已經把知識點寫得清清楚楚了,學生就沒有必要在把導學案上的知識點又板書到黑板上,然後說下面由我們組來講解什麼什麼。因此展示的內容要具有***1***問題性。從展示的內容上來講,要展示共性度高的問題,或者易錯點、重點、難點、焦點等問題。要精。***2***層次性。從展示的分工上來講,要避免精英展示,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儘可能提供展示的機會,滿足個體需要,增強自信心,強化團隊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可在點評時打合作分,全員參與滿分,否則適當扣分,老師也可以根據情況要求各組均全員參與。

  ***3***互動性。從展示的方式上來講,要體現出師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難求助,很多時候在前面講解的同學,講著講著,自己就懵了,詞不達意,在加上下面同學犀利的質疑對抗,他們就會選擇疑難求助,要麼求助同學,要麼求助老師。還有的學生在展示時,像個小老師一樣,在前面落落大方,有提問,有點評,和學生之間互動得非常好!學生展示完,下面的學生及時進行,講解、補充、質疑,老師適時的補充和點撥。***4***創生性。從展示的價值體現上來講,包括學習的方法總結、規律探尋、學習的新發現、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往往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會出現許多老師意想不到的新知識生成。老師要鼓勵學生的大膽思考、獨立創新。

  3、展示行為的要求

  展示學生要提前進入預定位置;展示者要準備要充分,儘量脫稿或半脫稿;展示者的站位要合理,站要直立,要做到擁而不擠,前後由低到高,服裝整潔、儀表大方;展示者要聲音洪亮,語言規範、簡潔,語速不要太快或太慢,要使用禮貌用語,比如我的講解同學們滿意嗎?同學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同學們還有什麼疑問嗎?等等;展示者要充分運用展示藝術,善於運用肢體語言,講解黑板上的內容時要側身,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看見;板書要迅速、工整規範,合理運用雙色筆。

  4、對聽展者的要求

  保證全員觀看、聽展;坐姿端正,當展示前黑板的內容時,學生面向前坐,當展示後黑板的內容時,學生要有規律、迅速轉向後黑板方向;聽展要認真、不插嘴、不私下議論;要根據展示及師生補充點撥隨時記錄,有疑問時要舉手,做好即時性鞏固及導學案整理。展示完要有掌聲,因為展示完後展示者要派代表給同學們打傾聽分,如我們組在講解時郭鬆同學在玩筆,給你們組扣一分,這一環節對於展示時的同學全員參與是很有幫助的;

  5、質疑對抗要求

  展示者展示完後,聽展者如有疑問要及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同學可以進一步質疑對抗;質疑對抗要針對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爭論;聽展者主動質疑、補充要做到有搶有讓、語言規範、簡明扼要;進行對抗質疑時無需舉手,可直接起立發表自己的觀點。聽展者在補充評價時,要用第二人稱,目視被評價者;不做重複、無意義評價,要積極發現優點,中肯指出不足;大膽鼓勵個性化、創新性的觀點表露。

  6、點評要求

  點評員可以是2組為1組點評,3組為2組點評,教師也可以隨時把點評的順序調過來,也就是2組為3組點評,1組為2組點評,避免出現不公平現象;也可以由老師指定一人作為點評員,這樣可以做到點評一致。點評員的聲音要洪亮,清楚,要說明得失分的原因,比如你們組閆霞的聲音有點小,希望以後再大點聲,滿分10分給你們9分,你們組講解比較詳細,只是有一處疑問沒能給同學們解答好,滿分10分給你們9分,你們組C類的張光遠展示時表現突出,給他多加一分等等。展示的同學要對點評員的給分表現感謝,並且欣然接受。

  展示是高效課堂的亮點同時也是難點,如果掌控不好,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如課堂秩序混亂,耽誤時間,優等生唱獨角戲,課堂氣氛沉悶,無人質疑、補充,展示者鬧情緒,中途下場等等。那麼就要求教師對組長、組員、展示者、聽展者、點評員不斷培訓,明確要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展示過程中要求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啟發、補充、調解課堂氣氛,要讓學生感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而不是教師強權奪位。展示環節如果調控好,高效課堂必將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天堂。

  六、達標測評

  達標測評要合理設計檢測題,它要根據不同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現狀,緊扣學習目標,突出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其中基礎題佔60%,提高題佔30%,拓展題佔10%,這種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挑戰的慾望,既有必要的難度, 也有一定的梯度,能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充足的營養可享。批改可以由學習小組內互相批改,組間互相批改,集體訂正等方法。批閱後各個小組要統計達標情況,報告最高分、最低分、組內平均分,並公佈在分數欄中。通過檢測----可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讓每個學生都找到差距,找到追趕的目標,讓學生有競爭意識,在學習中你追我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潛能,從而提高課堂高效性。

  達標測評也是檢驗教師工作實效性的重要一個環節,當檢測達標率不高時,教師及時進行反思,反思是不是教材分析不透徹,學生預習是不是不科學,點撥是不是不到位,展示時是不是不細緻,當堂檢測題是不是難度大等等。教師可以準確的分析自身存在的有缺點,及時進行改進。教師根據達標測評,瞭解整節課學生掌握情況,分析不同層次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並在導學案所設定位置做好記錄,作為下節課反饋檢查的依據。

  七、整理學案

  注意包括疑難問題的整理;重點難點和生成性知識的整理;知識系統梳理;學習反思等等。將他們整理在錯題本、導學案的設定位置或教科書上。

  注意:重點內容用好雙色筆標記。

  八、評價機制

  課堂上的評價機制一定要及時,要公正、公平。每個小組都有專門的記分員,有表格,每組六個人,每天九節課,每節課每個學生得了幾分,記得一清二楚。放學前各組記分員將本組總分記錄到黑板上,六個組,誰高誰低,差距多少,一目瞭然。第二天還要公示一天,這時各個組長就著急了,一定會督促自己組員,回家要完成這,做好那了。特別是有給組內扣分的同學,組員會群起而攻之。

  最後,希望各位能給我多提一些寶貴的意見或建議,如果在高效課堂流程等方面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也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大家。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