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論文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與提高,兒童差異性與教育的統一要求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摘 要:關注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和輔導是我們語文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本真追求。在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轉化語文學困生已成為我們教師普遍關注的緊迫課題。許許多多的語文老師對此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雖然學困生人數不多,但對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卻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措施

  教學中,由於我們總會遇到基礎相對薄弱、語文素質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認為語文內容太多,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並逐步發展成為語文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將其稱為學困生。每一個教學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幾名學困生,而這幾名學困生往往是影響教學班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因此,如何有效地轉化小學學困生,使其儘快脫“困”,一直是語文教師孜孜以求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那麼,該如何幫助學困生學好語文呢?

  一、激發興趣,引發動機

  當今學習動機水平低是語文學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有明顯的畏學、厭學情緒和逃避學習的行為。因而學習興趣和動機激發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應對語文學困生的一條積極的教學策略。首先,進行外部動機激發。為學生制訂學習目標,給予有效的外部獎賞,利用現代先進的教學裝置來輔助教學,把靜態的教材變成動態教材,讓呆板的語文知識變得形象、直觀,讓教學生動、有趣。其次,進行內部動機激發。內部學習動機是持久關鍵的。激發他們逐步改變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上課時,估計數學學困生能解決的題目,讓他們來回答、板演,為他們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嚐到甜頭,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使他們獲得成功體驗,變厭學為想學。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新課程理念倡導師生之間要建立和諧的關係。對待他們要主動奉獻一份愛心、關心、耐心和貼心,尊重他們,要主動走近語文學困生,關愛他們,去了解他們的心理,解決他們的困難,寬容他們的錯誤,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熱忱地去發現他們表現出來的優點和進步。課堂上給他們一個讚許的眼光,一句表揚的話語,一次耐心的等待,使他們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引導他們約束自己的行為,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培養堅強的意志,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期望,看到優點就誠摯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揚,在表揚、扶持和鼓勵中把他們的自尊、自信和自強心逐漸調動起來。在榮譽感與成功體驗中發現自我價值,激發奮進的動力。

  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轉化

  分層指導,是促進小學語文學困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有效措施。轉化語文學困生也必須向45分鐘要質量,但一節課不可能把注意力僅僅集中在個別學困生上。故要同步教學,分層指導,適當照顧。就是說讓學困生和其他同學一起參加課堂學習,但要求不同,評價各異,適當多給機會參與回答、練習。

  對於學困生,主要靠教師“扶著走”,對他們“教”重於“學”,要降低教學要求,只要求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在課堂提問時適當多給他們機會,課堂巡視關注他們,發現做得正確的就讓他們板演,表現自我。

  個別輔導是轉化語文學困生的有效手段。對他們來說,學習上的失敗主要是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自信心。課堂上多留一點時間讓他們自我消化,讓他們自己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體驗失敗與成功,並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培養認真學習的習慣,享受成功的喜悅。課後及時幫助他們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方法等重新梳理一次,抓住新舊知識的相關點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講解,講解時儘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多些,提高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注意他們的進步處和閃光點,視他們完成任務並進行及時的表揚,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

  四、精心設計作業

  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語文學困生學習習慣較差,自我控制能力很弱,一般都不會自覺完成作業,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精心設計作業”中的“精心設計”指的是對作業的“難度”和“量”的控制。對於他們而言,應以課本為主,每堂課能夠做好基礎練習就夠了,要放低要求,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題量要適中,在作業中還要注意引導他們發現答題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同時要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佈置的作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難度不同的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要給予表揚鼓勵,並趁此時藉機給學生適當“加餐”。

  五、鼓勵開展互幫互學活動

  開展“同伴互助”,用優等生帶動他們,營造互幫互助班級氛圍。小學語文學困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提醒他們向優生請教,尋求幫助。同時安排他們師徒結對,當學困生聽不明白時,“助學同伴”要及時講解,練習時,助學同伴要負責檢查並及時糾正這個過程,使語文學困生得到同伴幫助與支援,內心充滿溫暖與感激,逐漸意識到學習活動的目的性,並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在集體中獲得力量,走向成功,讓他們品嚐到了學習成功的愉悅。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轉化語文學困生,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時刻面臨的艱鉅任務,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長期的、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轉化。我們教師要對每個學困生負責,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極大的愛心,去關心和幫助學困生。使他們由“厭學”變“樂學”,從而實現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目的。

  篇二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學困生”問題,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化。

  【關鍵詞】學困生;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學困生轉化

  所謂“學困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造成致使學生接觸知識過程中在認知、理解課程內容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時消化、吸收學習內容,造成學習困難或障礙的人。後進生並不是“全差生”,他們只是在學習某一門或幾門學科上存有“學習困難或障礙”,而並不是“毫無長處”,樣樣都“差”。比如,“語文學科後進生”只是說在學習語文學科時造成學習困難或障礙的個體,他們具體表現在或識字方面,或閱讀方面,或習作或口語交際,或綜合性學習等方面存在學習困難或障礙。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對具體學生要有具體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健康成長。對於“學困生”,我們教師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他們、轉化他們?如果教育方法不恰當,則極有可能浪費課堂上的不少時間,結果卻可能是事倍功半,從而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如何打破“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常規觀念,達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新境界,使一些學困生在學習上特別是思想上有較大的進步,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尊重學困生,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

  學困生一般都具有這樣的特點:上課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能及時完成或應付了事,不會做;考試成績不理想。如果作為教師只看到學生不能完成作業或成績不理想就予以否定,這將大大地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幫助學困生得到進步,就不能因為他成績不理想而歧視他,相反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注重鼓勵,堅持正面教育。主要有兩個方面:①針對學困生制定的目標要合理、科學,切忌盲目、過高。要因人而異,根據學困生的不同情況採取個別對待,逐步提高的辦法。②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及時鼓勵。對學生來說,物質的鼓勵是其次的,最為重要的是教師給予的精神鼓勵。教師的一句鼓勵性的話,可以給予其一節課、一學期乃至一生的影響,甚至改變其人生的軌跡。表揚、鼓勵學困生,就能使之親近老師;親近老師,就能“信其道”,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轉化學業成績,提升語文學習的信心。

  二、創設競賽情境,體驗成功快樂

  無數經驗證明,大腦處於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就是“競爭”。為了使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我首先引導他們科學地對待成績,使學生從個人的實際出發,和自己的過去比,看看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學會自我競賽。同時,還採用了降低知識臺階高度的做法,使其看得見、摸得著、攀得上,讓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學生進行公平競爭,使中等生和學困生同樣分享勝利的喜悅。

  三、優化作業設計,關注個體差異

  大家都知道,做作業是很能鞏固知識的,可以使學生全面發展。但也要減輕部分學生的負擔,新課程標準中也有這個要求。特別是在農村的初級中學,喜歡抄寫別人作業的學生可能超過了二分之一。並且抄寫別人作業的學生,字型非常不認真,效果很不好。因此筆者在佈置作業時就非常注意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佈置作業。對於不認真學習的學困生,就佈置比較簡單的試題,或者只讓他們寫好一些生字詞,讓有個性特長的學困生收作業,並要求他每個學生的作業都不能漏收。這樣做,全班的作業就能及時交上。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就儘可能佈置一些難度較大的題,讓他們也能“吃得飽”,成績上更有進步。愛因斯坦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學困生布置的作業應儘可能讓他們喜歡,作業形式上要生動有趣。

  四、家校合一,共同提高

  很多老師面對學生成績的不理想,在校調皮搗蛋的學生,常用的方法就是將家長請到學校來奚落一番,臨走還不忘提醒一句,“好好地管教一下吧!”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回家後對學生進行打罵說教,學生對學習更加的怨恨,進而可能更不喜歡讀書。對於學困生,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學習上,只要偶爾一次進步了,你不防給家長打個電話,或是碰到他們時,很自豪的告訴家長他們孩子的表現,家長聽到孩子好的表現後,一定也會向教師一樣給予表揚,學生也一定會有新的進步。說白了,尊重家長也是尊重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學生提高,對於教師促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

  五、結語

  語文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付出耐心、細心和關愛,並要求我們徹底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要真正理解、領會、執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只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成功轉化小學語文學困生的任務必將能夠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智.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學困生重樹信心.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年 第10期

  [2]徐芝梅.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