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報告範文3篇

  在語文學習中,做好總結可以把零散的知識彙集起來,使其系統化,條理化,以增強記憶、加深理解、靈活應用,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數學總結的內容、型別及方法介紹於後.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學習報告範文,僅供參考。

  高中語文學習報告範文一:

  有些同學語文學得並不馬虎,但成績卻不理想,而有些同學語文學得並不怎麼努力,成績卻很好。這讓很多同學感到很困惑,究竟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我個人以為語文要通過多種途徑去學習,而不能只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不能只靠課本上的幾遍文章。

  第一、要多看書,這是每個同學都有的體會。通過看一些文學名著,或是報刊雜誌,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學到不少文學常識,以及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現在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僅有文言文閱讀,還有科技文、現代文閱讀。要想在課堂上把所有這些能力統統培養起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課外的努力。

  第二、勤翻字典也是一種好辦法。例如,做拼音題時,就翻翻《新華字典》,把自己以前讀得不準確的字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較深。做詞語用法的題目時,就翻《現代漢語詞典》或《成語詞典》。不要侷限在要查的那個詞上,最好能把前後的詞都看一下,既能通過比較加深印象,又能學到不少新詞。這個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記幾個,積少成多。

  第三、在寫作方面,除了多看書看報外,同學們最好每天寫日記,寫日記是平時鍛鍊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久而久之,寫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日記不只可以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很多事情,不至於考試的時候沒有事情可寫。喜歡聽歌的同學可以記些寫得好的歌詞,考試的時候用一下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常記常用,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第四、勤於利用網路資源。近年來,網路飛速發展,時至今日網路已經成為我們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這不僅是因為網上有海量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網路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語文老師。一個語文老師一個教學風格,很可能另一個老師會對你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名校名師會來到我們面前。

  語文成績的提高重在平時的積累,一定要踏踏實實地把功夫練到家,高考的時候才能考出好的成績。同學們千萬不能侷限在課本上,要在課下通過多種途徑,尤其要善於利用優質的網路資源去學習,這樣才能在高考時取得優異成績。

  高中語文學習報告範文二:

  新學期開始,很多同學由初中步入到高中,然而對於這個跨度,很多同學都不適應,尤其是對高中階段的語文更是一籌莫展,想要學習好高中語文就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希望下面的方法對你有所幫助

  1、多讀:閱讀課文是複習的第一步。通過閱讀,把握全文大意,瞭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型別的課文需要不同的讀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專案之一。

  2、多劃:即在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複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範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複句還需標明關係,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3、多查: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儘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詢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多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複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相關知識聯絡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5、多寫: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覆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6、多練: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觸類旁通,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後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7、多想:複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絡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裡。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詢及時鞏固。想的時空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高中語文學習報告範文三:

  三年的高中生涯,我的語文成績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主要得力於老師的悉心培養和自己逐漸被激發的興趣。因此,在這裡寫下三年來語文學習方面的心得和體會,以此來紀念難忘的高中語文學習歷程,並感謝恩師的諄諄教導和潛移默化的感化。

  一.人人都可以期望在高中語文成績實現突破

  一上高中,語文就讓我“大開眼界”。我強烈地感到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著“質”的區別。高中語文覆蓋的知識面更廣,讓人視野更開闊。也因此,我感到了自己的淺薄,從而有了填充自己“知識庫”的想法。我想,興趣就是從這裡被激發的。就是靠著興趣的強大推動作用,讓我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向前。 高中語文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更廣闊世界的大門,只要有走進這扇大門的慾望,每個人都能取得進步。

  二.語文成績是積累而來

  語文的積累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精神上的積累。知識上的積累主要就是看書了。高中時期,老師推薦了許多好書,如樑衡的《覓渡》、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鮑鵬山的《風流去》等等。這些書極大地填充了我們的知識背景。知識上的積累還包括簡短材料的積累。當課業壓力重,時間緊,無法去讀那些“大部頭”的時候,看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不僅能充實自己,還能當作作文的素材使用。高三時,我們全年級的同學都在做蒐集素材的工作,在《讀者》、《南方週末》等期刊報紙上摘下時評、哲理小文、偉人故事等,出成小報與大家分享。如此一來,每個人的應試作文能力都有了提高。

  精神上的積累,其實就是要求我們看書不能只是看表面,要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直到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長此以往,自己的思想深度在錘鍊,精神境界在提升。寫作時,也能完成這樣一次飛躍:從借用別人的深刻思考到能夠抒發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精神上得到提升的另一種方法,便是從老師的話語中得到感悟。一直以來都認為語文老師有哲人氣質,每每聽到老師說出一個自己不曾思考過的命題時,我都為之欣喜,並牢記在心,時時思考。後來寫時評時的得心應手,都來源於這些平常感悟。

  精神上的積累比知識上的積累更為重要。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說,“思想有多遠,寫作就能走多遠”。

  三.高三,特殊時期的語文學習

  高三,伴隨著強大的升學壓力,語文學習也到了最後的衝刺。 首先是數不勝數的考試。語文考試,認真的態度自然不必多說,但另外要指出的是,我們大可不必只把它看作考試。以一種欣賞的態度,或許有更大的收穫。譬如說,在試題中,我發現了不少的好文章,便把它們摘錄下來,反覆閱讀。比如史鐵生的《合歡樹》、安徒生的《光榮的荊棘路》和連玉基的《安於途中》就深深地打動了我。直到現在,仍清晰地記得其中的精彩片段。我想說的是,考試帶給我們的,不僅有應試技巧,還有知識與精神上的積累。

  在時間緊促的情況下,積累素材的工作仍不能放鬆。此時就可以找些更為精闢的來讀,語錄體的書是個不錯的選擇。如老師曾推薦的托爾斯泰的《寫給每一天》、南懷瑾的《論語中的名言智慧》、《老莊中的名言智慧》和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等。看語錄體的書,不能走馬觀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下來!否則到要用的時候,就會想不起來,寫不下來。

  對於考場作文在高三最後一個月的訓練,我走了個小捷徑,即寫作文提綱,然後再拿去與老師討論。***寫到這裡,要再次感謝老師的栽培!***我發現每次與老師討論過後,便有“醍醐灌頂”之感,對問題的認識又深了一步。所以即使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裡,我的作文水平仍獲得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