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的種植方法

  大棚葡萄栽培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我們地區露地葡萄栽培上病害多,座果率低,品種單調及品格次四大難題。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大棚葡萄的種植要點吧!

  

  一、建園

  1、大棚結構採取單棟或拱形鋼管或竹木棚,棚寬6—8米,肩寬1。6—2。0米,頂高2。8—3。2米,長不限,南北向,覆蓋薄膜採取聚氯乙烯長壽膜或乙烯—醋酸乙烯膜等。

  2、架式每棚栽培兩行,行距為3—4米,採取“Y”形或“雙十字”形籬架或每棚栽植1—2行頂高1。8—2。0米的拱形小棚架。

  二、定植

  1、定植前準備:開直通大溝,深60—80釐米,寬80釐米,長不限。以每4—4。5米間距埋水泥柱,以每畝5000公斤腐熟有機肥混雜加2%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作基肥,並與土充分拌勻翻入溝中,準備定植。

  2、定植:成苗在冬季12月或春季2—3月定植完成。電溫床育苗在1月下旬—2月上旬催根,4月中下旬出圃定植。大棚內栽植二行,行距3—4米;株距:樹勢強的品種為1。5—2米,弱勢品種為1米。當年幼苗履行避雨栽培。

  三、幼苗管理:

  1、薄肥勤施定植後澆水,在幼苗發芽或緩苗期停滯後,每隔半月左右施薄肥一次***切忌肥料過濃***,至8月中旬,停滯氮肥施用,施磷鉀肥數次,聯結噴藥,增施根外追肥。

  2、防病治蟲:通常歐亞種葡萄品種對多量或石灰的波爾多液較敏感,嫩葉期間改用殺菌劑,如:百菌清功多菌靈或甲基託津或杜邦福星等,秋季葉片老熟後可用波爾多液或大生m—45防霜黴病等,已發生霜黴病的改用乙磷鋁甲霜靈防治。嚴防金龜子食葉,忌噴除草劑。

  3、樹形培養:籬架:在幼苗70—80釐米高時摘心定幹,選上端2個付梢,在70—80釐米處拉上一鐵絲,使二付梢分向兩側作主蔓,當主蔓長82—100釐米時再摘心,增進增粗,其後抽生的二次付梢,留4—6葉摘心;小棚架:使幼苗單軸延長至棚面1米後摘心。這樣,至秋季樹體均已基本具備結果條件。

  四。栽培要點:

  1、促成栽培:葡萄冬季休眠需低溫時數7。2℃以下約1500—2000小時,充分的低溫休眠可提高發芽和開花的整齊度。在江浙滬終年月1月底至2月上旬停滯休眠,因此2月上旬是保溫***不加溫***大棚覆膜的最佳時期,此時已避開全年最低溫度***1月***,溫度開端遲緩上升,充分利用光能,利於蓄熱保溫。如在冬季落葉後***1—12月***,用20%石灰氮液解決一年生枝芽,對葡萄有顯然的提早一週左右破眠、萌芽、開花、結果的效應。對保溫或加溫大棚均恰當提早覆蓋。石灰氮先用溫水攪拌溶解,積澱後的清液,隨時隨用,可用毛刷塗刷休眠的芽眼,而對花品質無不良影響。

  2、覆膜後萌芽前的管理:

  ***1***薄膜選擇與覆膜。薄膜的強度高低地南方大棚葡萄栽培的重要因素,夏季高溫、強紫外線照耀使用薄膜迅速老化,經初秋颱風攻擊使薄膜損壞漏水,導致果實發生病害。目前國內生產的高強度塑料薄膜地理想的抗老長壽膜。早熟品種從2月覆蓋到8月果實採收後揭膜;晚熟品種從3月覆蓋至9月果實採收,歷時均不超出半年,長壽膜老化不顯然,因此能夠延續使用2季***2年***。但晚熟品種每檔棚架均需加上壓膜線,以增長抗風能力,膜取下需第上標籤說明棚號,以備用來年蓋在相同棚上,大棚膜幅以8米為宜,能夠直接覆蓋兩側,有利於避雨控水。促成栽培大棚***早、中熟品種***上蓋薄膜,下攔圍裙保溫;避雨栽培大棚***晚熟品種***無需保溫,能夠不加裙邊,使兩側通風性更好,有利於延後成熟。

  ***2***棚內保柔和保溼。覆膜後大棚應維持日溫28℃,夜溫不低於10℃。事實上2月份江、浙、滬一帶棚內外溫度差需維持15℃以上,能力使大棚內達到理想的溫度,大棚內溫度高低地萌芽早晚的決定因素,而提高夜溫則比提高晝溫更重要。

  ***3***增長棚內溫度的方法:採取雙層膜覆蓋或在植株上浮面覆蓋薄膜,根際覆膜等,增長地溫;棚西北面加風障檔風提高棚溫等。

  ***4***覆膜前大棚內充分灌水,使棚內空氣相對溼度在萌芽期間維持90%以上高溼,有利於萌芽整齊,如萌芽前大棚內空氣溼渡過低,枝芽過幹,會推延萌芽,甚至枯芽。覆膜後大棚內充分灌水會導致土溫下降,因此儘量避免覆蓋後中途灌水,能夠採取枝上噴水的方法提高芽的溼潤度。

  大棚葡萄種植的病蟲防害

  白腐病

  症狀識別

  危害果實、早穗、枝蔓及葉片;其中穗軸是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果穗發病先從距地面較近的果穗梗或小果開始。病部出現淺褐色水漬狀病斑。以後逐漸向穗下及果粒蔓延。料及整個果穗,懸於蔓上,不易脫落,許多灰白色突起小點,逐漸由淺褐色變成深褐色,軟腐果極易脫落。但也有幹縮成僵果,並有明顯稜角,懸於蔓上,不易脫落。當雨後天氣潮溼時,從病果粒點中流出黑色粘液。

  防治措施

  ⑴此病防治關鍵時期是花後和中旬至8月中旬雨季噴藥重點保護果穗。可噴1000×50%多菌靈、800×50%退菌特或1:0.5:18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4次***噴藥時加6501粘著劑或洗衣粉***。

  ⑵實踐證明,徹底剪除病枝,刮掉老皮,及時摘除病果、病葉、病蔓。消滅病源茵,也是減少發病的重要措施。

  ⑶生長期對下部果進行綁吊,保證果穗距離地面20~30 釐米以上,也可減少發病。

  黑痘病

  症狀識別

  危害果實、果梗、葉片及新梢。幼葉染病後出現多角形病斑,葉脈受病部分停止生長,造成葉片鄒縮以至畸形。葉片受病時,在主脈上生有淡黃色逐漸變成灰白色病斑,病葉乾枯並穿孔。幼果受病出現褐色病斑,以後中間變成灰白色、稍凹陷、邊緣紅色或紫色,呈“鳥眼狀”,後期病斑龜裂,病果小而酸。有時穗軸發病,造成全穗發育不良,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

  ⑴此病防治關鍵是抓住開花前和落葉兩次藥。噴1:0.5:180倍波爾多液或800×50%退菌特或600×75%百菌清。

  ⑵發芽前噴5度石硫劑。

  ⑶冬剪時徹底剪除病蔓,清除枯枝落葉。

  霜黴病

  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幼果也可發病。葉片發病時,正面出現半透明水漬狀不規則病斑,呈淡綠色或淡黃色,病斑最後變成黃褐色或紅褐色而乾枯。鄰近病斑相連成多角形大斑。與此同時,葉背長出灰白色霜黴狀物。嫩梢被害後生長停滯、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時,果面上發生灰白色霜黴,生長停止、裂果或脫落。

  防治措施

  ⑴發病初期到盛期,每間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1000×25%瑞毒黴或250×40%已磷鋁。

  ⑵清除果園枯枝落葉,集中燒燬。

  炭疽病

  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著色後的果粒。靠近地面的果穗先端最早發病。果實染病後表面發生灰紫色塊斑,並逐漸成為中部色深邊緣淺、有輪紋的病斑。以後病斑中隱約可見少數黑色小粒點。隨病擴大,小黑粒點不斷增多,並排列成背紋狀。當於氣潮溼後,從小黑點湧出粉紅色粘膠狀物。病果粒很快全部軟腐,最後變為僵果,易於脫落。

  防治方法

  ⑴7~8月為發病高峰,每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500×50%退菌特***用藥時要加6501粘著 劑或洗衣粉***。

  ⑵採收前發現病果及時摘除深埋:採收後清理枝蔓上病果深埋。

  日灼病

  症狀識別

  葡萄日灼病一般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穗著色成熟期***染病,多發生在裸露於陽光下的果穗上,由於供應果實水分不足引起。果粒發生日灼時,果面生淡褐色近圓形斑,邊緣不明顯,果實表面先皺縮後逐漸凹陷,嚴重的果穗變為乾果。卷鬚、新梢尚未木質化的頂端幼嫩部位也可遭受日灼傷害,致梢尖或嫩葉萎蔫變褐。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採用棚架式,使果穗處在陰涼之中。

  適當追肥,誘發根群向深層發育,增強樹勢,提高抗逆能力。

  防止水澇或施肥過量燒根現象;在高溫發病期適時適量灌水,蒸發量大要及時澆水降低植株體溫,同時噴灑壯果蒂靈加新高脂膜協調植株營養平衡,提高葡萄的著色度,避免日灼。

  在陰雨過後的高溫天氣,在葉面和果穗上噴施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對日灼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根瘤蚜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主要危害根部。根部被害後,生出瘤狀物。初為鮮黃色,以後漸變為褐色而腐爛,使地上植株葉子變黃,果實變小,樹勢衰弱,產量質量明顯下悵,嚴重時可全株枯死。蟲體身體柔軟,外表很象蚜蟲,但腹部沒有腹管。

  防治方法

  ⑴此蟲是國際、國內的重要檢疫物件之一,從可疑地區購進苗木、插條時,必須嚴格消毒,方法是用10-20根為一捆,在1500×50%辛硫磷中浸泡1分鐘。

  ⑵及時刨除病株,燒燬。

  二星葉蟬

  ***一***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出現失綠小白點,以後小白點連片成白斑,嚴重時葉片變白、脫落、並使果穗和枝蔓不易成熟。

  蟲體淡黃色,體長3~3.5毫米。頭頂上有兩個黑色圓斑,翅膀黃白色,半透明。蟲體多停留在葉子背面危害。

  ***二***防治方法

  ⑴成蟲或若蟲發生期噴3000×80%敵敵畏或1500×40%樂果或5000×20%速滅殺丁。

  ⑵秋冬清掃果園,燒燬落葉,消滅越冬成蟲。

  紅蜘蛛

  危害性

  危害葉片及果穗。葉片受害後呈現很多黑褐色斑紋,嚴重時焦枯脫落。果穗受害後,穗梗黑色,變脆易折斷。果粒受害後呈鐵鏽色。果皮粗糙,有時龜裂,影響果實生長和著色。

  防治方法

  ⑴春季發芽時噴3度石硫合劑加0.3%洗衣粉。

  ⑵7~8月間噴3000×73%克蟎特或1000×40%三氯殺蟎醇。

  ⑶埋入防冷時,剝除枝蔓上老粗皮,集中燒燬。

  十星葉甲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鞘翅目,葉甲科。危害葉片和嫩芽。葉片被害咬成孔洞,嚴重時全部葉肉吃光,只留葉脈和一些薄膜。

  成蟲為橢圓形甲殼蟲,長12毫米,寬8毫米。硬翅黃色,體上共有10個黑斑。幼蟲體扁,黃色。幼蟲孵化時常集中一起危害,長大後分散。成蟲常在葉面取食,但一經觸動,就分泌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液體,並落地假死。

  防治方法

  ⑴噴1200×90%敵百蟲或5000×20%速滅殺丁。

  ⑵捕殺幼蟲;或利用假死性振落成蟲,集中殺死。

  潛順壁蝨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葡萄展葉後,被害葉表面產生白色斑點,以後被害部隆起,背面凹陷併發生絨毛。絨毛初為灰白色,以後變為茶褐色,最後為最褐色。葉片皺縮不平。

  成蟲形狀像胡卜白色。頭前端有4條足。

  防治方法

  ⑴春季葡萄芽萌動,少數芽露綠時,噴0.5度石硫合劑。

  ⑵冬剪下來的枝葉,集中燒燬。

  葡萄虎蛾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幼蟲食害嫩葉,嚴重時將上部嫩葉全部吃光。幼蟲老熟後體長40毫米左右。頭、尾部黃色,背面淡綠色,每節有大小黑色斑點,其上著生白色長毛。

  防治方法

  ⑴幼蟲發生期噴1200×敵百蟲或1000×520%敵敵畏或5000×20%速滅殺丁。

  ⑵早春在葡萄根附近,結合出土整地挖除蟲蛹***蟲腎:紅褐色,長20毫米,尾部齊整***。

  葡萄扇葉病

  危害症狀

  葡萄扇葉病是一種病毒病害;在中國部分葡萄園有零星發生。病株衰弱,壽命短,平均減產在30%~50%。病株葉片略成扇狀,葉脈發育不正常,主脈不明顯,由葉片基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多齒,常有退綠斑或條紋,其中黃花葉株系葉片黃化,葉面散生退綠斑,嚴重時使整葉變黃,脈帶株系病葉沿葉脈變黃。葉略畸形。枝蔓受害,病株分枝不正常,枝條節間短,常發生雙節或扁枝症狀,病株矮化。果實受害,果穗分枝少,結果少,果實大小不一,落果嚴重。病株枝蔓木質化部分橫切面,呈放射狀橫隔。

  發病規律

  病毒病的傳播媒介,一般說有蚜蟲、葉蟬、線蟲類等,活體枝條、嫁接病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葡萄扇葉病可由加州劍線蟲、考克歲劍線蟲、義大利劍線蟲傳毒,其他昆蟲是否傳毒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

  ⑴選擇土壤內沒有傳毒線蟲的地塊建園,栽樹前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滅土壤線蟲。

  ⑵現階段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用組培法培養無毒苗,栽種不帶毒的良種苗。

  ⑶葡萄園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時可以及時刨除發病株並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死傳毒線蟲。

  ⑷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可採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防治,減少傳播機會。


猜你感興趣:

1.大棚葡萄種植方法技術視訊

2.如何種植大棚葡萄

3.北方大棚葡萄種植技術

4.葡萄大棚種植的方法

5.塑料大棚葡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