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鍛鍊肌肉的方法

  李小龍,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可大家知道的他的一身肌肉是怎麼鍛煉出來的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仰臥起坐

  李小龍進行仰臥起坐的目標是鍛鍊上腹部肌肉與肋間肌。他堅信,要達到腹肌練習的最大效果,必須完成相當多的重複次數***每組15到20次***。進行仰臥起坐時,你需要專門的斜板或腹肌板。躺在仰臥起坐板上,雙腳固定在末端皮帶下,膝部微屈,上身彎起,讓胸部緊緊壓住膝蓋。保持這個充分收縮的姿勢1或2秒,然後上身慢慢放低,恢復到開始姿勢。李小龍還會將雙手置於腦後進行轉體仰臥起坐,用左肘接觸右膝,下一次用右肘接觸左膝。李小龍認為轉體起坐比普通的仰臥起坐更有效果。

  2.舉腿

  在鍛鍊腹肌時,李小龍非常喜歡舉腿練習的效果。仰臥在平凳上,握住豎架***用來放置槓鈴的支架***。雙腿舉起,高於水平線大約18英寸***約46釐米***,然後在肌肉的控制下放低,恢復到開始姿勢。***使用平凳做練習,李小龍就能在開始時讓雙腿高於地面,這就意味著當他放低雙腿時擁有非常大的動作範圍。***儘可能多地重複這一練習。李小龍還會懸掛在引體向上槓上進行舉腿練習,雙腿繃直,然後舉起至與身體成90度角,放下,恢復到開始姿勢。另外,李小龍有時會在最後一次練習時保持舉腿姿勢,雙腿來回做交叉運動。

  3.轉體

  這項練習可以採取坐姿,也可以採取站姿,但李小龍的首選是後者,他認為站姿轉體有更大的動作範圍。李小龍通過轉體動作來鍛鍊腹外斜肌***位於腰部兩側***,練成結實、緊收的腰身。進行這一練習時,雙腿挺直,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直立。握住一根長棒或輕重量槓,置於肩上頸後,在保持舒適的前提下儘量彎腰俯身。由此姿勢開始轉腰***髖部保持不動***,儘量讓長棒的左端去觸碰右腳。然後立刻站直,再次重複這一動作,這次是用長棒的右端去觸碰左腳。李小龍認為最少要重複50次。

  4.蛙踢

  這個練習在第2章介紹過。蛙踢據說是由約翰·西格爾發明的,他曾於1960年代在賓夕法尼亞州約克縣的約克槓鈴俱樂部工作,聲稱“蛙踢能夠改善腰部的力量和形狀,同時消耗掉下腹部的多餘脂肪”。這個練習的動作很簡單——懸垂在引體向上槓上,提起膝部,接觸胸部。重複15到20次。它非常簡單、有效,據說對治療腰傷非常有幫助。

  5.體側屈

  像站姿轉體一樣,體側屈也是鍛鍊腹外斜肌的。雙腳以較寬的距離分開,雙手置於體側,其中一隻手握一隻啞鈴。雙膝保持挺直,上身向握鈴一側屈體,直到啞鈴垂到膝關節的高度。然後慢慢恢復到直立姿勢,上身可略超過身體垂直線向另一側微傾。在練習過程中,肘部與膝關節都要保持挺直。向一側重複2到4組,每組15到20次,將啞鈴換到另一隻手,重複同樣的練習動作。李小龍認為,應在屈體時呼氣,在恢復直立時吸氣。

  腹部訓練的提示與要點

  1. 動作迅速,但要全神貫注

  2. 當你無法做大幅度練習動作時,繼續做小幅度動作,“燃燒”能量,使腹肌更加發達、線條分明。

  3. 每次訓練結束前,保持一段時間的腹肌緊張***如靜力收縮***會非常有效。

  4. 腹肌訓練的組數和次數不需要比其它肌肉訓練的次數更多。腹肌訓練並不會減脂——只有科學的營養和最少休息間隔的訓練才能幫助你減脂。

  李小龍告誡他的弟子:把腹肌訓練當作減脂的手段是一種錯誤觀點。它無法達到這個目的。腹肌訓練只能鍛鍊肌肉。要想減掉堆積的脂肪,你必須嚴格注意自己的營養習慣,進行跑步練習。

  李小龍鍛鍊肌肉的小貼士:

  頸部

  兩腳自然開立,十指交叉抱於頭後,平穩用力將頭向前下方壓,頸部則施以適當的抵抗力,不讓手將頭壓下。保持此“僵持”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練習時,應挺胸收腹,不得弓腰駝背。

  右手置於頭右側,將頭向左側壓下,頸部則施以適當的抵抗力,不讓手將頭壓向左側。保持此“僵持”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再換方向練習。 練習時,上身應保持正直,不得歪向一側。

  胸部

  俯臥撐屬於動力性練習,下面介紹一種靜力性俯臥撐。做俯臥撐,當身體下降至胸部將要觸及地面時,胸大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面對牆站立,兩臂前平舉,以指尖將觸而未觸牆為度。全身挺直,上身前傾,兩手掌扶牆,指尖朝上。屈肘,上臂與前臂成90度角,上身用力靠近牆,兩臂保持屈肘姿勢撐住上身,不使身體靠牆,胸大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肩部

  開啟房門,站立於門框內,兩臂下垂鬆握拳,手背朝前。隨即兩臂朝兩側分開,以拳抵住門框,好像要將門框撐開一樣,三角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背部

  立姿或坐姿,兩手叉腰,背闊肌繃緊,向兩側張開,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臂部

  坐於桌前,兩手托住桌子下沿,上臂與前臂成90度角,好像要將桌子托起一樣,肱二頭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直立,兩臂自然垂於體側,兩手鬆握拳,手背朝後。兩臂直臂朝後上方抬起,上身可略前傾,兩臂抬至不能再抬為止,肱三頭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立姿或坐姿,兩臂下垂,兩手握拳,手背朝後。手腕盡力彎起,前臂肌肉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腹部

  仰臥,腳踝部固定,上身坐起,上身與下肢間的角度大於90度,腹直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仰臥,下肢和上身同時翹起成“V”字形,腹直肌極度繃緊,保持此靜止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腿部

  半蹲,大腿保持水平,上身儘可能與地面垂直,兩臂交叉抱於胸前,股四頭肌極度繃緊,保持此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

  坐姿,腳尖點地,腳跟儘量抬起,小腿三頭肌極度繃緊,保持此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