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鍛練方法是怎樣的

  肩周炎是肩關節疼痛及運動功能障礙的一種綜合徵,西醫主要還是肌肉和韌帶發炎。用的都是止痛消炎的藥,只是一時的恢復。我們不妨可以嘗試用身體鍛鍊的方法來治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肩周炎鍛練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肩周炎鍛練方法

  1、背牆外旋***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面壁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4、越頭摸耳

  患者屈肘,手指從患側耳朵向上,越過頭頂去摸健側耳朵,或從前額經頭頂摸腦後部,反覆進行。

  5、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6、後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控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鐘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也可做越頭摸耳的動作。

  7、梳頭擦汗

  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儘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或做梳頭動作。

  8、枕手展肘

  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9、彎腰轉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10、擱手壓肩

  將患側手擱在與肩關節等高的物體上,用健側手按壓患肩部,一按一鬆,反覆進行。

  肩周炎的症狀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伸不能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引起肩周炎的因素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

  ***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

  ***3***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