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藥材種植前景好

  中藥材經營和種植,是一個長期有生命力的好產業,低潮期生產,滿足高峰期銷售。既為市場提供了貨源,又為自己創造了良好的財富之源。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種植前景好的藥材,一起來看看。

  種植前景好的藥材

  桔梗

  桔梗為常用大宗藥材,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桔梗全國年需量在600萬千克左右,除用於臨床配方外,還作為許多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桔梗還是傳統出口商品,大量出口南韓、日本等國。目前,桔梗的研究已深入到許多方面,在產品開發與臨床應用方面,充分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深層次的開發,在藥物、食品、保健品等許多領域開發出了更多更好的產品,從而帶動了桔梗種植業的發展。

  黃芩

  黃芩為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需求數量很大,是全國中藥材大品種之一。據記載,臨床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仍然是清熱瀉火、消炎鎮痛的主要品種。除中醫配方外,大量用於中成藥的原料。70%的中成藥都含有黃芩。另外,黃芩的提取物黃芩素、黃芩甙作為製藥原料,用量也很大,為黃芩的進一步開發利用開闢了新的途徑。據國外報道,黃芩酊劑可治療動脈硬化性高血壓及神經性機能障礙。也可消除高血壓引起的頭痛、失眠、胸悶等症。因此,目前黃芩的應用和開發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需求量也隨之急劇增加。黃芩的市場供應不容樂觀的局面,為黃芩生產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遠志

  遠志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列為三類品種,由市場調節產銷。40多年來,遠志購銷雖有起伏,但變化不大,多數年份供應略有缺口,屬於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的品種。

  遠志產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野生資源日趨減少,特別是近山區資源破壞嚴重,價格扶搖直上。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野生資源保護工作;積極發展人工種植;積極開展科研工作,重點研究栽培技術,擴大種植,以增加藥源,適應市場需要。

  板藍根

  產量300~400千克,由於流感的影響,原料需求大增,價格漲到近期的15~25元/千克,隨著去年生產的恢復,價格今後趨於穩中有降的趨勢。

  生地

  產量300~500千克,近期市場價格12~16元/千克。由於幾年生產調減,今後還有上漲空間。

  生地種植方法

  【生長習性】 野生於山坡、路旁和田邊等處。喜溫和氣候,需要充足陽光,塊根在氣溫25~28℃時增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肥沃的粘土也可栽種。耐寒,喜乾燥,怕積水,忌連作。

  【繁殖方法】 主要用塊根繁殖,種子繁殖多用於育種。

  1、選地與整地:以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鹼性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每畝施廄肥5 000千克,豆餅1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耕深25-30釐米,耙細整平,做寬1.2-1.5米的畦。

  2.塊根繁殖:

  ①選種栽。作為繁殖用的塊根稱"種栽"。選新鮮無病、粗0.8-1.2釐米的塊根,截成5-6釐米的小段,每段留有3個以上的芽眼。

  ②栽種時期。地黃多春栽,北方於4月上中旬,晚地黃***麥茬地黃***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南方1年可種兩季,第一季於3月上旬,第二季於7月上中旬。

  ③適當密植。開溝栽種,溝距30釐米,塊根距15-20釐米,覆土3~4釐米,澆水。依土壤肥沃或瘠薄,每畝栽7000~10000株,適當密植能增產。每畝用種栽80-100千克左右。

  3.種子繁殖:於3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前於畦內灌透水,待水滲後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上,隨後撒一薄層細土,蓋嚴種子。為保持畦面溼潤,蓋上塑料薄膜或草簾,在溫度22~30℃時,播種後3~5天出苗。幼苗長到5-6片真葉時,移栽到大田。畝用種量約1千克。

  4.留種方法:種栽來源有3種方法:

  ***1***倒栽:在7月中旬,選好的品種和健壯植株挖起,將塊根截成5釐米小段,按行株距25釐米×l0釐米,重新栽到另一塊肥沃的田裡,每畝約栽種栽20 000個。翌年春挖出分栽,其出苗整齊,產量好。

  ***2***窖藏:秋收地黃時,挑選無病、中等大小的塊根貯藏於窖內。

  ***3***原地留種:生長差的地黃,塊根小,秋天不刨,留在原地越冬,第二年春天,種地黃前刨出來,挑選塊形好的作種栽。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後及時鬆土除草,宜淺鋤,若切斷根莖,影響根長粗,易形成"串皮根"。當植株封行後,最好拔草,以利於地上和地下塊根的生長髮育。

  2.追肥:地黃喜肥,肥足塊根長得好,產量高。齊苗後到封行前追肥1~2次,每次每畝追施人畜糞水1 000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於行間開溝施下,施後澆水1次。

  3.摘蕾:花莖應及時摘除,以免消耗養分。對沿地表生長的"串皮根"也要去掉,以集中養分,供給塊根生長。

  【病蟲防治】 病害有斑枯病,危害葉部,葉面病斑初為黃綠色,擴大呈黃褐色,嚴重時病斑匯合,葉折卷乾枯。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500倍液,7天1次,連續2~3次。輪紋病,危害葉部,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後期破裂穿孔,防治法同斑枯病。主要害蟲有地黃蛺蝶,咬食葉片。幼齡期可噴90%敵百蟲800倍液殺滅。

  【採收加工】 地黃以塊根入藥。10月份採挖塊根,洗淨泥土,除去鬚根,即為鮮地黃。將鮮地黃置焙床或日晒,需經常翻動,至內部逐漸乾燥,顏色變黑,柔軟,外皮變硬時,即為生地黃。將生地黃浸入盛黃酒的容器內,放入水鍋內燉至酒被地黃吸收,然後取出將地黃晒乾,即為熟地黃。一般畝產鮮地黃1 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