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該如何種植

  大蔥是蔥類蔬菜之一,產量高,栽培容易,病蟲害較少,既耐貯藏又耐運輸。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蔥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蔥的種植方法

  1.栽培季節 春播大蔥可採用冬性強、耐抽苔、抗病、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用於春播種植,可於3月下旬播種、育苗,6月栽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採收。

  2.播種育苗 選擇未種過蔥蒜類、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地,翻耕細耙,每分面積***約67平方米***苗床地潑施腐熟人糞尿100~150千克,下滲後做成1米寬高廂,溝寬

  30~40釐米,廂面整細耙平,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大田需用種子100克左右。種子拌適量細砂或細土,均勻撒播床面,覆土或泥灰1~2釐米,以蓋沒種子為宜,然後床面覆蓋稻草或薄膜增溫保溼,促進種子發芽。種子萌芽出土後,及時於傍晚揭草或揭膜。當蔥苗高達6~10釐米及15~20釐米時,分別進行間苗、拔草,間拔瘦弱苗和過密苗,留苗距2釐米左右。當苗高30~40釐米時,即可安排種植至大田。

  3.整地施基肥 大蔥忌連作,蔥地宜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1~2年內未種過蔥蒜的地塊。大蔥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又要培土軟化,整地時要深耕細耙,南北向作廂,廂寬60~90釐米,溝寬30~40釐米。廂中開定植溝,溝寬20釐米,深13~17釐米,其中一邊溝壁宜垂直,以免栽後蔥苗彎曲不正。種植溝內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或菜餅10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及生物肥料1千克作基肥,與土充分混合,整細、鋤鬆。

  4.定植與管理 定植前1~2天,將苗床澆透水,留苗高25~30釐米,剪去頂端葉片,並將大、小苗分級起苗。定植時,按株距3~5釐米將大小一致的蔥苗排在定植溝內,儘量使蔥葉著生方向與行向垂直,然後覆土,以埋沒鱗莖、露出蔥心***分叉處***為度。栽植後澆清水糞,使蔥根與土壤密接。大蔥苗恢復生長後,於7月開始追肥,畝施人糞尿750~1000千克,或複合肥30~50千克,促進蔥苗生長。在大蔥生長盛期,畝用50%鋅硫磷350~500克,兌水500~700千克灌根,殺死蔥蛆,間隔40天左右再灌根一次;用40%樂果1000倍液與馬拉硫磷1000倍液混合噴霧,防治薊馬。在陰雨、高溫天氣,大蔥鏽病及紫斑病發生嚴重,須噴銅氨合劑,將碳酸氫氨550克,硫酸銅100克,拌勻後在塑料袋內悶24小時後,加水250千克,噴灑防治。8~9月間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500千克,或複合肥40~60千克,促進蔥苗旺盛生長。生長期間,結合培土2~3次,第一次培土在生長盛期之前,培土厚7~10釐米;第二次培土是生長盛期之後,填平定植溝;第三次培土高13~17釐米,培成高壟。培土需在清晨或陰天進行,每次培土都不能埋沒蔥心,土粒也不能落入蔥心,以免引起腐爛或妨礙生長。雨後或灌水後,如土壟崩塌,須及時補培。蔥白形成期,畝施複合肥40~50千克及磷、鉀肥10~20千克。乾旱時要注意勤澆水。

  5.採收 當蔥白長度達到25~35釐米、直徑達1.2釐米以上時,即可分批採收上市。畝產可達2500~4500千克。

  大蔥的生長環境

  1、溫度:大蔥生存溫度在-20-45℃,能夠有效生長的日平均溫度為7-30℃,最適宜溫度為13-25℃。大蔥長出3葉以後,才能接受低溫通過春化。春化溫度為2-7℃,完成春化時間7-10天。

  2、光照:對光照反應呈中性。

  3、土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適宜pH為7-7.4.

  4、水分:耐旱不耐澇。

  5、顏色:大蔥植株高大,蔥白潔白而味甜,在北方栽培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