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中華草龜

  中華草龜***Chincmysreevesii***俗稱烏龜、金龜,屬龜鱉目、龜科,是我國龜類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那麼要怎麼養中華草龜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中華草龜的生活習性

  1.水陸兩棲性

  烏龜是用肺呼吸,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性成熟的烏龜將卵產在陸上,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

  2.食物的廣泛性

  烏龜屬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屍體及內臟、熱豬血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特別是多年的野生龜,因從小魚、小蝦等通過食物鏈攝取了一種叫Astaxanthin簡稱ASTA的物質,其更是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3.明顯的階段性

  一是攝食階段。4月下旬開始攝食***水溫十五度開始攝食,十八度以上正常攝食***,約佔其烏龜體重的2—3%;6—8月攝食量旺盛,約佔5—6%;10月攝食量下降,約佔1—2%。二是休眠階段。烏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從11月到翌年4月,氣溫在10度以下時,烏龜潛入池底淤泥中或靜臥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冬眠;5月到10月,當氣溫高於35度,烏龜食慾開始減退,進入夏眠階段***短時間的午休***。這一階段烏龜忙於發情交配、繁殖、攝食、積累營養,尋求越冬場所。

  4.群居性

  烏龜喜叢集穴居,有時因群居過多,背甲磨光滑、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

  5.烏龜脫殼

  烏龜脫殼***Theturtlepeelsofftheshell;TurtleShelling***是自然界中極為罕見的現象,可能也是生物的一種異常現象。蛇和蟬脫殼是動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但烏龜接二連三的脫殼,還真是有點奇怪。在飼養條件下,烏龜完全可以排除病菌感染或是接觸汙染的水源、食用被汙染的、有毒的食物等情況。

  2008年4月20日,江西省餘干縣齊國英老人家中養的黃喉水龜已經連續4年脫去了背部的“硬甲”。當人民網記者趕到齊國英老人的家中,老人正在擺弄這隻黃喉水龜,把一塊塊現已脫下的背殼擺成烏龜形,並對這隻黃喉水龜新長出的外殼進行了逐一的編號,以作留念。

  中華草龜的飼養技術

  繁殖方式

  選250克以上的親龜,因為這種龜性腺發育已經成熟,卵巢呈澄黃色,略帶灰色,可以交配交卵。選用人工繁殖的種龜,產卵次數多,也易馴化。

  雌性成龜不論交配成功與否都要產卵。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帶一般五月底開始產卵,七,八月時產卵的高峰期,九月產卵結束。雌龜一年可產三、四批,每批一穴,每穴3—7個。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烏龜往往有叢集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幾隻雌龜在同一穴中產卵幾十枚。

  草龜烏龜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

  1、自然孵化。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其一:在親龜池向陽的牆腳下挖20—40釐米寬,20釐米深***長度不限***的砂坑,然後用黃砂將坑填平,將龜卵按1釐米的距離,排在砂土裡,保持一定的溼度,由太陽照晒增溫,50—60天時間即出稚龜。其二: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在砂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約50—70天即出幼龜。

  2、人工孵化。將採回龜卵放在高25釐米***長度不限,寬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釐米的砂,將龜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釐米左右厚的細紗,砂上蓋溼毛巾,保持室內溼度25—35度。空氣乾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灑水1—2次,空氣溼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箱上蓋好溼布,在稚龜出殼時,可防稚龜逃跑,防敵害侵襲,防蚊蟲叮咬,這樣50—60天稚龜出殼,出龜率達90%以上。

  繁殖要求

  ***1***雌雄鑑別 烏龜是一種卵生動物。在性成熟前,雌雄龜較難區別,而到性成熟時,雌雄龜從外表特徵就能鑑別出來。

  ***2***交配與產卵 雌龜體重達700克以上,即可用於交配繁殖,雌雄配比2:1,如雌龜體重超過700克,需配較大雄龜才能交配繁殖成功。交配的適宜溫度20—30度,交配時間多在晴天傍晚5—6時,雨天在下午2—4時。交配過程一般只需3—5分鐘。

  烏龜的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區一般5月底開始,7,8月時產卵高峰期,9月結束。一隻雌親龜年產卵3—4次,每次一穴5,每穴2—7枚。人工飼養的烏龜有叢集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多隻在同一穴產卵幾十枚。雌龜產卵前選擇土質疏鬆的斜坡和隱蔽的數根旁或雜草處扒土成穴,穴口大小約8—10釐米。深9—12釐米。產卵時間多在夜間或黎明。龜卵煉出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孵化箱中孵化。

  ***3***人工孵化 龜卵的人工孵化是將採集的龜卵放在高25釐米的長方形木箱進行。箱子的底板要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釐米的細紗,砂上蓋溼紗布,保持室溫25—35度,每天下午在砂上灑水一次,灑水標準一般用手握砂不成團,不滴水為宜。若空氣溼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為防害侵襲,可在孵化箱上蓋紗罩,這樣經50—60天可孵出稚龜。

  飼養方式

  應選擇避風、向陽、灌水方便之處養龜池。***1***土地。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為1:2或1

  草龜稚龜:3要設進、出水口。池內用約佔池面積1/3的地方放養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蘆遮蔭,池周圍砌0.5—1米高的牆,牆基入土30釐米,防龜外逃。牆內留長1.5米、寬1米左右的空地***面積大可留幾個***;或池中留一個約佔總面積5%左右的小島,在空地河小島上堆積適量砂供烏龜產卵。***2***水泥地。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釐米,池內要有排灌方便的進出水口,池中設小島,島上長雜草,草叢中放砂堆。成龜池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只,最多不超過10只。

  養殖環境

  龜鱉的生存空間決定它的健康成長,並直接影響養殖效果。因此,養殖場要求挑選坐北朝南、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豐富、引排水方便,又無汙染、無喧鬧的地方。

  龜鱉的生活環境因素諸多,養殖水是龜鱉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條件。對養殖水的要求,一是水源應沒有任何有害汙染***其中包括工業化學汙染、生活髒水汙染和農用藥物汙染等***。二是對水體要進行經常性的監控和調理。防止有害物質產生,避免水體腐敗變質,防止諸如鉻、鎘、酚、醛、氫化物、硫化物的產生或滲入,否則它將威脅龜鱉的生存,也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對此,應注意調理好水體的清晰度、透明度;降低氨氮,增加溶氧,調理和利用好藻類植物。

  無公害仿生態環境的營造包括:

  ⑴龜鱉池周圍留出一帶陸地,種植一些小草和小樹,並鋪上沙帶。這樣既可以調節龜鱉塘周圍的氣溫,供龜鱉夏天上岸遮陰,還可以供其產蛋和低溫時晒背。

  ⑵龜鱉池植入少量***1/3左右***的水葫蘆或水浮蓮,一方面可以讓其吸收水體中的有害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抑制水中的氨氮濃度,控制水體肥度。同時在夏季也可降低和穩定水溫。另外還為幼龜鱉提供棲息、晒背的場所。對親龜、親鱉來說,更是遮蔭交配的去處。

  ⑶池中套養羅非魚、鯽魚、鱖魚和黑魚,每平方米約放養一至二條,其好處是可以藉此翻動底泥,加速有機物分解,並吃掉部分龜鱉的糞便及某些其它魚類難以消化的藻類,加速水體能量迴圈、維護水體生態平衡。

  成長階段

  稚龜

  剛出殼的小龜叫稚龜。稚龜從龜卵中孵出後,體質脆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在較長的越冬期間體能消耗多,如管理不當,越冬死亡率很高。從霜降開始,稚龜停止攝食。霜降後***10月底***1周內,應將稚龜從室外轉入室內池越冬。室內池預先要放入泥砂,並用清水或自來水將沙沖洗乾淨。稚龜潛入泥砂後,池上需加網罩,以防敵害侵襲。泥砂要保持一定溼度,要求捏能成團但不積水。當泥砂過分乾燥時要灑水溼潤,水的溫差不超過正負2度。室內越冬池溼度,要保持0度以上,防止池水冰凍,稚龜有機體達到冰點會出現死亡。氣溫過低時,可在池上加蓋稻草簾。稚龜越冬時不餵食,一般密度為每平方米100—150只。稚龜個體小、嬌嫩,小雪前***11月下旬***,不管水溫是否達到理論上要求,稚龜越冬工作一定要結束。

  幼龜

  稚龜越冬後,翌年即2齡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龜稱幼龜。幼龜抗低溫能力也不強。如留在室外自然池中越冬,密度不宜過大,每平方米20—30只。水深1米以上。池底放10至20只釐米厚的淤泥,池上搭防寒架,架上放塑料薄膜,留1—2個通氣管,薄膜上蓋草簾就可越冬。

  如在室內水泥池越冬,越冬方法和稚龜同。筆者從1978年起,將5000多隻幼龜在室外地洞越冬,效果很好。具體方法:在避風向陽地方,挖50—60釐米深的土塘,大小視幼龜數量因地制宜。塘口用木棍或木板搭好,為防凍土,再用草簾鋪蓋,用泥堆實。四周挖好排水溝。塘口向陽處留2—3個通氣孔,就可使幼龜安度寒冬。

  親龜

  為使產卵後的親龜體質能均衡恢復,越冬前加搭投喂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飼料。鮮活動物性飼料和配合飼料等同步投放。在飼料中,適量新增賴氨酸、蛋氨酸、多維等,使越冬親龜體內貯存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為達到無病早防目的,可在每50公斤餌料中加一些紅藍花、菊花、甘草、板蘭根等中草藥各20—30克煎汁拌餌投喂。

  越冬池應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地方。池底要有20釐米厚的淤泥,讓龜潛入淤泥中越冬。為使龜冬眠甦醒後有良好的水體環境,越冬前,對飼養池水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至200克,8天后換清水備用。

  越冬前,對親龜嚴格挑選、檢查。要求親龜體色正常,體質健壯。鉤釣、叉捉、電捕、體表傷殘,爬行遲緩的龜,應單放,不能入池越冬。

  霜降後小雪前,在飼養池中投放池面積的1/3的水草,草不宜過多,過多影響光照。飼養四周應用作物秸杆搭臨時性擋風牆,以防寒流突然襲擊。

  飼養池水位要穩定。龜池水深一般1—1.5米,過深不利於提高水溫,過淺溫度變化大。冬眠期,若水位時大時小,水溫變化高時低,致使龜受驚,在水中逃來逃去,心跳頻率增快,消耗能量,無力再進入冬眠狀態,從而造成越冬失敗。

  防禦敵害。烏龜雖有硬殼保護,但冬眠時,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頭尾四肢縮入殼內,無抗敵能力,為提高烏龜越冬成活率,要滅鼠、捕黃鼠狼、野貓等敵害。徹底剷除池邊雜草,填平洞穴,使敵害無立足之地。

  成龜

  成龜是指幼龜繼續飼養1至2年,使之能達到上市規格的龜稱成龜,也叫商品龜。成龜的越冬方法和親龜基本相同。

  烏龜的主要敵害時蛇、黃鼠狼、水鼠、野貓等。烏龜雖有堅硬的外殼保護,但頭尾和四肢在夏天夜間活動時易被敵害侵襲受傷直至死亡;人工孵化時因少數腐敗變質龜卵常招來大批螞蟻,危害害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敵害,以利烏龜的繁殖和生長。

  烏龜生存能力較強,抗病力也很強,但若水質惡化,食物腐敗,也易感染疾病,如黴菌病、細菌性腸道出血、肺炎及感冒等症。因此,平時要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保持水質清新,餌料要優質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