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型黃瓜的栽培技術

  有很多種植戶都在種植水果型黃瓜,那怎樣去栽培水果型黃瓜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你介紹下吧!

  水果型黃瓜栽培技術

  水果型黃瓜是近幾年推廣的黃瓜新品種,與普通黃瓜相比,具有瓜短小、表皮光滑、強雌性、果皮薄、心室小、無刺無瘤、瓜碼密、果肉比重大、品質好等特點。一般瓜長12~18釐米,直徑2~3釐米,每株結瓜達60條以上,最多結瓜達85條。目前市場上水果黃瓜的品種較多,綜合性狀較好的有以下幾種。

  戴多星:從荷蘭引進,一代雜交種,強雌性,以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瓜長14~16釐米,無刺無瘤,果皮翠綠色,有光澤,皮薄,口感脆嫩,口質好,耐低溫弱光等不良條件,抗病性較強,豐產性好。

  Mk160:從荷蘭引進,一代雜交種,強雌性,節間短,瓜碼密,結瓜多,果皮翠綠色,果皮光滑,瓜長12~16釐米,耐低溫弱光,抗白粉病、抗黑星病能力強,適合春、秋種植。

  戴安娜:北京北農西甜瓜育種中心選育,一代雜交種,長勢旺盛,瓜碼密,結瓜數量多,果實墨綠色,微有稜,無刺無瘤,瓜長14~16釐米,果實口感好,抗病性強,適宜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季節保護地種植。

  春光2號: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選育,一代雜交種,全雌性,瓜長20~22釐米,果皮亮綠色,光滑富有光澤,皮薄,口感脆、甜、香,是目前口感較好的品種,耐寒性強,不耐高溫。

  栽培要點:

  ①播期。水果型黃瓜單株結瓜多,適宜保護栽培。春塑料大棚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苗齡30天。早秋大棚栽培,可於7月中下旬播種,苗齡25天。

  ②培育壯苗。種子用55℃溫水浸種,不停攪動至30℃,再浸種4~8小時,然後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撈出瀝乾後用布包好置25~30℃下催芽。最好採用塑料穴盤或營養缽育苗,營養土按每立方米加50%多菌靈100克消毒。幼苗出土時保持較高溫度,苗齊後適當降溫,定植前7天降溫煉苗。

  ③施肥定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圈肥3000千克,整地成高畦,鋪上銀灰色地膜,按行距80~100釐米,株距30~40釐米,每667平方米2000~2500株,選晴天定植。

  ④田間管理。澆水應小水勤澆,結瓜採瓜期保證水分均衡供應,忌大水漫灌。採瓜期開始追肥,每隔15天1次***滴灌的5~7天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三元複合肥15千克,還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加0.5%尿素。去掉1~5節位的幼瓜,從第6節開始留瓜。用塑料繩吊蔓,及時引蔓、去老葉,注意棚內光照、溫度、溼度調節。可採取秸稈生物反應堆等進行二氧化碳施肥。

  ⑤病蟲害防治。對霜黴病可用72%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防治。保護地用5%百菌清粉塵劑,或5%加瑞農粉塵劑噴粉,以及常溫煙霧防治,效果更好。對角斑病可選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瓜蚜可用10%多來寶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噴灑。

  水果型黃瓜種植方法

  1.選用良種。宜選用“甜脆綠6號”、“春光2號”、“戴多星”等品種,每1/15公頃***1畝***用種50~70克。

  2.環境條件:此類黃瓜喜溫不耐寒,最適宜生長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15~18℃;喜溫怕澇,要求較高的空氣溼度和土壤溼度,最忌溼、冷並存的環境;需較強光照條件,適宜在保護地種植。

  3.栽培季節:春茬:1~2月育苗,2~3月定植,3~7月採收。秋冬茬:8~9月育苗,9~10月定植,10月至翌年2月採收。

  4.培育壯苗:用55℃溫湯浸種,用草炭做基質,營養缽育苗,種子萌動後在-2~2℃環境下,冷凍低溫處理24~48小時,然後將溫度調節在25~30℃,保持較強的光照,苗齡25~35天,三葉一心時,達到子葉肥大、葉片深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標準。

  5.施肥整地:每1/15公頃施用腐熟細碎有機肥3000千克以上,或活性有機肥400千克,耕深25釐米,翻耘2~3次,使肥料與土壤混勻,整成高出地面20~30釐米的陽畦,鋪地膜,儘量安裝滴灌設施。

  6.定植:地溫在15℃以上時即可定植,行距90~100釐米,1.8~1.9米寬的畦定植兩行,也可單植。株距35~40釐米,1/15公頃栽1700~2000株。選在晴天定植,不要過深,以坨面與畦面平為宜。

  7.田間管理:

  ***1***澆水:緩苗後蹲苗5~7天,以促進根系生長,以後小水勤澆,常保土壤溼潤

  ***2***追肥:採瓜後每隔10~15天穴施一次活性有機肥100千克,葉面噴施3~4次磷酸二氫鉀。

  ***3***植株調整:從第6節開始留瓜,1~5節位瓜及早疏掉,不插架,用繩吊蔓固定植株,中部每節可留1~2個瓜,分枝可留1個瓜後打頂。植株過高時將下部老葉打掉,盤條往下坐秧

  ***4***調節溫度:加強通風換氣:白天25~30℃,夜間15~18℃,地溫21℃,冬季增加溫室透光率。

  8.及時採收:長度達13~18釐米,直徑達2~3釐米,花已開始謝時即可採收,用剪刀或小刀割斷瓜柄,要輕拿輕放。單瓜重80克左右,每株可結20~30個,1/15公頃產量3000~4000千克。

  大棚黃瓜不坐瓜的防治方法

  瓜秧弱小化瓜

  瓜秧過於衰弱,營養積累少,同時帶瓜2-4個,就要化瓜。預防辦法:適量衝施生物水衝肥,畝施硫酸鋅1公斤,擴大葉面積,增強長勢;將夜溫提高到20℃左右2-3天,白天25℃左右,加快葉面積增長;疏去部分瓜,集中營養先膨大1-2根瓜。

  晝夜溫差小化瓜

  結瓜期晚土長時間高於20℃,晝夜溫差小於10℃,光和產物被大量消耗就會化瓜。預防辦法:掌握白天25-32℃、晚上13-18℃;對於長勢偏旺的溫室,控旺促瓜;瓜條稀少的,噴施催花膨果素和高鉀營養素混合液,促進坐瓜和瓜條膨大。

  株葉過旺化瓜

  黃瓜植株邊長秧邊長瓜,如果株旺葉大柄長,營養生長過旺,必然抑制生殖生長而化瓜。預防辦法:栽苗後控水、控溫、控氮肥,蹲苗促根,抑制營養生長,促進坐瓜。

  溫度過低化瓜

  白天氣溫低於20℃,黃瓜葉片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連續三天營養不良,便會出現空洞化瓜。預防辦法:晚上增加覆蓋物,白天適當晚揭早蓋草苫,提高棚溫。

  缺鉀化瓜

  黃瓜生育所需氮磷鉀比例約為5∶2∶6,而且78%的鉀素被瓜果吸收,鉀素營養不足就會化瓜。預防辦法:基肥在施足有機肥的情況下,每畝補施優質碳酸鉀25-50公斤;進入結瓜期定期噴施99%高純磷酸二氫鉀,壯秧促瓜膨大效果顯著;控制氮磷素肥,以防抑制鉀素吸收。

  病害化瓜

  黃瓜常敗在霜黴、灰黴和黑斑上,染病植株光合能力差易化瓜。預防辦法:防好病害。

  棚室種黃瓜防漚根的方法

  一、症狀識別

  育苗期常見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鏽腐爛,內部組織顏色變暗褐呈水漬狀。地上部萎蔫,容易拔起,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乾枯。

  二、發病條件

  地溫低於12℃,且持續時間長,澆水過量或連陰雨天,土壤通氣性差所致。

  三、防治方法

  1.施足農家肥。蔬菜育苗,要增施農家肥,尤其是熱性肥,既可培肥地力,培育壯苗,提高蔬菜幼苗抗病能力,又可提高地溫,減輕病害發生。具體做法:在蔬菜育苗前,將充分腐熟的熱性農家肥搗碎與床土混拌。但必須用腐熟的熱性農家肥,否則會造成燒根。

  2.保持適當溫度。床土配製要合理,播後至苗期應保證適宜的土溫。如遇陰雨天,光照不足時,應採取增溫保溫措施。冬季及早春育苗最好在棚室內採用電熱溫床進行育苗,以有利於保溫。

  3.及時降低溼度。在大棚或溫室等保護地育苗時,一般苗床不明顯乾旱***表土手握不散團***時不澆水,應儘量少澆水或不澆水;明顯乾旱時澆水量也不宜過大。苗床內做到寧幹勿溼。如果苗床過幹,可覆蓋溼潤細土,這樣既可緩解幼苗對水分的需求,又能降低苗床內的空氣溼度。如果床內溼度過大,可覆蓋草木灰,或在氣溫較高的中午適當進行通風排溼。

  4.注意增加光照。育苗前,要選擇光照充足的地方建苗床。這樣有利於幼苗健壯生長髮育,增強其抗病能力,減輕蔬菜苗期漚根的發生或蔓延。

  5.適時通風。在子葉展開後,選擇晴暖天氣揭開覆蓋物通風,並向苗床內均勻撒施一層細乾土,隨後蓋嚴覆蓋物,這樣做既可降低床土溼度,又有一定的增溫作用。


猜你感興趣:

1.露地黃瓜種植技術介紹

2.黃瓜種植技術

3.黃瓜的種植方法

4.盆栽黃瓜的種植方法

5.夏秋黃瓜露地高產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