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炎有什麼中草藥方

  肝炎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嚴重危害患者和他人的健康。那麼治療肝炎的中草藥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治療肝炎的中草藥方,歡迎閱讀。

  治療肝炎的中草藥方

  1、丹蔘

  研究證明,丹蔘能抑制和減輕急慢性肝損傷時肝細胞變性、壞死以及炎症反應,加速纖維組織重吸收,具有抗肝纖維化、改善肝臟血液迴圈、防止肝硬化的作用。

  2、白芍

  白芍提取物對D—半乳糖胺所致肝損傷和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升高有明顯對抗作用,可降低SGPT,使肝細胞的病變和壞死恢復正常,從而達到保肝作用。

  3、當歸

  當歸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肝纖維化。還可使血清谷丙、穀草轉氨酶ALT、AST降低,降低程度與用藥量呈明顯的量效關係。

  4、川芎

  川芎中的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轉氨酶,維持和提高肝組織中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減少其毒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質過氧化損傷作用,且顯示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5、三七

  實驗表明,三七長期小劑量給藥,可以改善肝臟微迴圈,有促進肝組織修復、再生和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6、黃芪

  黃芪有抗氧化及穩定肝細胞膜作用,能促進膽紅素代謝,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臨床用黃芪治療黃疸型肝炎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7、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能減輕肝臟的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變性壞死,同時能抑制Ⅰ、Ⅱ型膠原在肝內的沉積,使已形成的膠原重新吸收和溶解,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8、五味子

  對肝損害引起的SGPT升高均有降低作用。也能使肝炎患者的高SGPT降低,還可減輕中毒性肝損傷的物質代謝障礙,具有輕度升高肝糖元、減輕肝細胞變性、減輕中毒致病因子對肝細胞線粒體和溶酶體的破壞、促進肝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肝炎患者出院後要注意的事項

  1.適當服藥

  急性肝炎患者治癒後,只需注意適當的補充營養及休息,可不必繼續服藥。病情可以控制的慢性肝炎出院後,為鞏固療效和防止病情反覆,應適當服用些中、西藥。但品種不宜太多,否則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乙肝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一些抗病毒藥物,用藥具體問題,應根據病史、體徵,以及現用藥的情況加以選擇,切不可擅自濫用藥物,以防肝臟損害。

  2.營養豐富

  出院後為促進肝臟早日完全恢復正常,飲食上應選擇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適當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瘦肉,魚、蛋、奶、豆製品***、糖***米麵、食用糖***、維生素***新鮮蔬菜,水果***。成人每日保證蛋白質70-80g,糖300-400g,脂肪50-60g即可。但需注意長期的高脂肪,高糖飲食,有可能引起脂肪肝,並可能出現肝腫大、肝區不適、血清轉氨酶升高等徵象。故飲食上應避免營養過剩。另外應禁酒,同為酒精可直接損害肝細胞,促進脂肪在肝細胞中沉積,並可引起肝硬化。

  3.適量運動

  肝炎病人出院時,一般僅是臨床全愈***症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肝臟病變並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後6個月才能完全康復,出院後,可先做些輕微活動,然後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再逐漸增加運動量。但以不疲勞為原則,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午飯後最好睡1小時,每日睡眠時間不少於9小時,半年內要節制性生活,女性還應避免懷孕,肝炎病人痊癒後,可以恢復正常工作。但病情穩定的慢性肝炎和代償期肝硬化病人不宜擔負重體力勞動。

  肝炎病人最適宜吃的水果

  1、李子

  中醫認為,李子味甘酸、性涼,具有清熱生津、瀉肝滌熱、活血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並有解酒毒、清醒的作用,適宜於治療胃陰不足、口渴咽乾、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李子對肝病有較好的保養作用,每天食用3個李子,對慢性肝炎有很好的療效,唐代名醫孫思邈評價李子時曾說:“肝病宜食之”。

  2、梅子

  烏梅以“酸入肝”著稱,其具有補肝、斂肝的醫用價值,不僅具有“和肝氣,養肝血”的功效,而且還能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促進消化吸收,進而達到調肝、養肝、護肝的功效。

  3、蘋果

  蘋果一年四季都能吃,每天吃一兩個,對肝臟很有好處。即使向肝硬化進展到肝纖維化,也有實驗證實,蘋果是有抗纖維化作用的,所以蘋果對肝不好的人來說,真是個好東西。

  4、西瓜

  西瓜汁及皮中所含的無機鹽類,有利尿作用;所含的配糖體,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因此對肝炎病人非常適合,是天然的治肝炎的食療“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