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有什麼好的的養殖方法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現在有很多人都在養殖蜜蜂,並且掌握很多養殖的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蜜蜂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蜜蜂養殖的方法

  蜂場周圍要有豐富的粉源蜜源,如油菜、紫雲英等,背風向陽,地勢較高,地面乾燥,有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夏季有很好的樹蔭,附近要有良好的自然水源。周圍環境較安靜,不受煙火、燈光、農藥及其他汙染物的影響。另需準備蜂箱、巢礎、分蜜機、面網、噴煙器、起刮刀等工具。

  引種 一般自養蜂者處購買新分群的蜂作為種源,亦可到深山老林中收集野蜂。

  蜜蜂的飼養管理

  ***1***蜂群的檢查 根據需要,可對蜂群進行全面檢查,即對巢脾逐個提出檢查,或快速檢查,取其中l~2個巢脾檢查。春、秋宜在中午檢查;夏季宜在早、晚或傍晚檢查,北方早春應在晴朗無風、氣溫不低於14攝氏度時檢查。流蜜期檢查應避開蜜蜂出勤高峰期。一般10~15天快速檢查1次。分蜂期和流蜜期5~7天作全面檢查1次。採蜜和造脾階段,要經常進行區域性檢查調整。冬季包括停卵階段,不宜作箱內檢查。檢查時宜穿淺色衣服,戴好面紗,攜帶噴煙器、起刮刀、記錄表等用具,人應站在蜂箱一側,切勿站在巢口,阻擋蜂路。提起的巢脾,應在蜂箱上方翻轉檢視。若遇蜂王起飛, 可從箱中提一筐蜂,在巢門前抖落,然後恢復箱蓋,人蹲箱側,蜂王很快就會隨工蜂歸巢。如發生盜蜂,應暫停檢查。檢查後,要依次恢復脾間蜂路,切勿任意放寬,隨即蓋好副蓋和箱蓋。

  ***2***蜂群的遷移 如作短距離的移位,應在每天傍晚逐步把蜂箱移到預定位置,但須注意該蜂群鄰近不能有其他蜂群。如在蜜蜂活動範圍內作較長距離的移動,或不可能採用漸移的方法,應先把蜂群搬到5千米外的地方,暫放養1個月後,再遷到預定位置。如作長途轉移,應用鐵紗或尼龍紗門檔把巢門封堵,以防工蜂飛失。搬運蜂群應選擇在夜晚或清晨進行,並注意固定巢脾和開啟紗窗通風。

  ***3***蜂群的飼養 ①救助飼養:旨在挽救缺蜜蜂群。方法是先將貯備的封蓋蜜脾調給蜂群,設有貯備蜜脾,亦可將蜂蜜加一半開水稀釋,或把2份機制白糖加l份開水溶化,涼至微溫後,於傍晚用飼養器或灌脾飼餵。飼養器可用瀝青油氈紙裁成所需大小的長方小塊,邊角折起,成糟狀,再用回形針固定即成。然後灌入糖漿,加至浮標,放在巢脾側即可飼養。如果在糖漿中加入0.1%酒石酸或少量酸果汁,可促使蔗糖轉化,蜜蜂更愛吸食。若蜂群較弱,群勢差別大,又普遍缺蜜,應先集中飼餵強群,然後從強群中抽調蜜蜂補助弱群,以免弱群遭受盜蜂騷擾。 ②獎勵飼養:旨在激發工蜂泌漿,從而間接促進蜂王產卵。獎勵飼養宜在流蜜前一個半月開始,直到野外蜜源不缺為止。應掌握少量勤喂,凡強群或貯蜜少要多喂,弱群或貯蜜多的要少喂。

  ***4***巢脾的修造 巢脾是蜂群生活、繁殖、貯存蜜粉的場所。如巢脾不足或質量不好,嚴重影響蜂群繁殖和蜂蜜生產。造成優良巢脾的條件是巢脾基礎新鮮,蠟質純潔,房眼深,蜂群內新蜂多,不起分蜂熱,外界有良好的蜜源。當外界有蜜源,巢內出現添造白色新巢房

  或框樑出現新蠟時,即可加入巢礎造脾。在春季進行小群加礎造脾時、應注意保溫。加入的巢礎框應插在原有子脾的外側和邊框蜜粉脾的內側,並把鐵絲所在的一面朝向子脾,讓蜂先築造五六成高,然後調轉另一面。等待兩面都築造過半後,再酌情移插中央,供蜂王產卵,使築造完整。小群造脾宜在造好一框,並群勢發展後,再加一框。在流蜜期到來時,可在繼箱中部,同時間隔插入2~3框巢礎,進行繼箱群造脾。築好後及時供產卵,再陸續補入巢礎框。收捕回來的自然蜂群,具有強烈的營造新巢的積極性,應視群勢,充分供給巢礎框。插礎後,與巢礎相鄰的巢脾,其未封蓋蜜房會增築加厚,妨礙新脾的築造。因此,要經常削平糾正。造脾時,若野外蜜源不好,晚間還需獎勵飼養。

  ***5***蜂群的合併 凡是弱群以及失王或蜂王老、弱、病、殘而無貯備產卵王或成熟王臺可供替換的蜂群,都應合併。方法是在午前把並群的蜂王或王臺除去,傍晚,中蜂最好在夜間,先將受並群逐漸提出,噴上蜜水或糖漿,把工蜂噴至微溼為宜,並恢復原位,再將被並群按同樣要求噴,噴後依次靠於受並群隔板外,蓋好箱蓋。次日,再統一調整。如雙方框樑上灑上數滴香水,以混同群味,則效果更好。合併蜂群時必須保護優良蜂王,弱群併入強群。或無王蜂併入有王蜂時,可用扣脾蜂王誘入器把蜂王暫扣在原巢脾上,待合併成功後放出。合併動作要輕穩,不要驚動蜂群。

  ***6***盜蜂的防止 盜蜂是指盜竊其他蜂箱蜂蜜的蜜蜂,會給蜂群帶來很大損失。 盜蜂的識別:凡在蜂箱四周飛轉,尋找縫隙和

  企圖鑽入的蜜蜂,即是盜蜂;凡巢前蜜蜂叢集,相互咬殺,一片混亂,就證明發生了盜蜂。它常發生於蜜源缺乏時期。

  蜜蜂預防措施

  縮小巢門,嚴密填補蜂箱縫隙;檢查蜂群時動作要迅速;提運巢脾時要放在密閉的蜂箱裡;貯存的巢脾、蜜、蠟或切下的廢脾要放在蜜蜂進不去的地方;蜂場上任何地方都不能留下蜜跡或糖漿;飼餵蜂群應在傍晚或夜間進行;所有蜂群的群勢要保持平衡,群內貯蜜要充足,弱蜂要合併,病蜂群遷移他處隔離治療。中蜂和意蜂放養,且附近也不能有異種蜜蜂。萬一發生盜蜂時,必須立即採取以下措施制止:立即縮小被盜群的巢門至僅容l、2只蜂出入,再繼續向巢門和盤旋蜂箱四周的蜜蜂進行噴水衝擊。同時用樟油或煤油棉球插在被盜蜂群的巢門口來驅避盜蜂,也可暫用青草、樹葉虛掩巢門。如盜蜂很少,可將被盜群移離原位數米,被盜巢門不予縮小,讓盜蜂繼續飛出。原位上放1只裝有幾個空脾的巢蜂飛回原位後,發現沒有蜂王、貯蜜和子脾,盜行立止。經l~2天后,再將原群調回。若屬全場性盜蜂,應立即遷場。

  蜜蜂分蜂群的捕收

  當自然分蜂團集後,將收蜂籠套在蜂團上方,使籠口的內邊接靠蜂團,利用蜜蜂的向上性,以淡煙或軟帚驅蜂上移,並用軟帚或鵝羽順勢催蜂入籠。如蜂團騷動不安,可稍噴水鎮定。待蜂團人籠後,再輕穩地將籠取下。如收捕意蜂,可馬上從原群中抽取幼蟲.脾兩框放入空巢箱內,再視群勢,適當增加空脾和巢礎框,幼蟲脾居中,最外面加隔板,並放在蔭處,再把蜂籠平放在框樑上,讓蜂團自行轉移到巢脾上,也可以手指輕彈蜂籠,催蜂上脾。待籠內

  餘蜂不多時,可提籠抖落,最後覆蓋上箱蓋。事後應注意調節巢門,過2~3天再檢查調整。收捕意蜂分蜂團,也可以直接用空巢脾,攏靠蜂團上方,待蜂上脾後取下,放入空巢箱,再從原群抽兩個脾補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