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的睡覺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正因為如此,正確的睡姿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仰臥位:可放鬆腰部肌肉,減輕腰椎壓力,不僅舒適,而且有利於預防或治療腰痛。

  側臥位: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古人說“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避免或減輕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的日常護理

  1、腰部的中藥調理,骨方=世醫=腰椎帖可以放鬆肌肉、增加區域性血流量、減少區域性疼痛,最終使椎間隙得到鬆解,促進膨出的椎間盤迴納。

  2、腰椎牽引,等腰部肌肉得到完全放鬆後,可行腰椎牽引術,作用是:牽引本身就是使椎間隙得到最大可能的寬度,使膨出的間盤能儘量回納。

  3、仰臥抱膝法:腰間盤突出的鍛鍊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包括仰臥抱膝的方法,患者雙腿屈膝彎曲,然後雙手抱起,患者需要站立雙手掐腰沿著腰去中部,然後左右搖擺旋轉,幅度要由小到大,順逆交替多次。

  4、護腰緩解:病情嚴重的病人可穿戴護腰來減輕疼痛,但一般不建議使用超過3周,以免發生廢用性腰部肌肉無力。

  5、臥床休息:急性期應立即臥床休息,幾天後疼痛的情形通常會減輕許多。休息姿勢以側躺為佳,或平躺時膝下墊1個枕頭,可減輕腰部的壓力。

  6、復健治療:包括熱療、電療,可放鬆肌肉、減輕疼痛。腰椎牽引可拉開椎間空隙,使受壓迫的坐骨神經減壓,也有助於減輕疼痛及發炎。

  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睡眠注意事項

  1、脊骨的承託:

  脊骨是否受到有效的承託是影響睡眠質量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一套良好的床上裝置和正確的睡姿能讓肌肉放鬆,讓椎間盤***軟骨*** 吸收水份,使脊骨能在日間有效地運作。

  2、區域性血液迴圈:

  當身體某部份在接觸床墊被壓住時,便會產生一些刺激神經線的代謝物質。身體會在這些位置未致於痛楚前自動轉換睡姿。但在一些需要長期臥床而又不便轉動的病人當中,區域性血液不迴圈往往會引致褥瘡。

  因此,一般人每晚會轉換睡姿大約二十次。而一套能充分承託身體而又不太硬或太軟的床墊則有助於減低轉換睡姿的次數,從而改善睡眠的質量。

  3、如何評估你的床墊:

  由於人體大部份的重量集中於臀部,這部份床墊的損耗亦最高。

  檢查你的床墊有否下陷的部份。如有的話,仰睡時便會令椎間盤前方的壓力增加,又或在側睡時增加腰部的扭曲程度。

  有些床墊在盤骨位置增設承託力;而一些含感溫活性粒子的床墊更能將身體的重量平均地分配在整個床墊的面積上。

  最後,一個好的枕頭應能夠承託頸部,保持頸椎的弧度和頭部中性的位置。

  4、睡眠要充足:

  睡眠會除著年紀增加而改變。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通常比較短;轉換睡姿次數比較少;而且有慣性的睡姿***如慣性向右側睡,這可能由於減少肝臟重量壓著胃部及肺部***,又以俯睡最為罕見。

  研究指出一般人通常每晚需要四個眼球快速運動***R.E.M.***的睡眠週期來重組大腦的記憶系統。每週期為45分鐘。

  所以有些人只需四小時的睡眠便足夠。但一般人需要六小時的睡眠來使精神及身體機能得到充份的休息。

  5、怎樣的睡姿能使脊骨得到最佳的承託?

  一般來說,仰睡能提供脊骨最佳的承託能力,因身體重量能平均地分配於一個較大的面積上。在有足夠的頭及頸部承託的情況下,側睡亦是一個不錯的睡姿。換句話說,側睡時頸部應保持一箇中性的位置。

  而不正確的睡姿如俯睡會增加腰椎弧度,導致脊椎後方的小關節過度受壓和拉傷前方的軟組織***如韌帶***。

  再者,此睡姿會使大部份的體重落在肋骨和腸臟,從而壓著橫隔膜和肺部,影響呼吸。

  而頸部則由於必須向側面扭轉來保持呼吸暢通,增加扭屈,容易引致創傷。

  腰間盤突出病因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鬆動等小範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覆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迴圈,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6.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