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業風險的來源

  農戶種植業面臨著諸多風險,經過對我國多個地區溼地的訪問與調查發現,現今我國農戶種植業主要面臨的風險均來源於氣候等自然因素。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是農戶種植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來源。經過長期的實地觀察與分析發現,自然風險當中排在第一位的應該為氣候。由此可見,氣候是影響或者導致農戶種植業產量波動的最普遍風險。除氣候影響外,部分地區的農戶種植業會受到蟲災的影響,使農業發生了嚴重的減產等現象。事實上,農戶種植業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天吃飯”。但是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化趨勢的逐漸加深,農戶種植業亦面臨著社會風險。

  社會風險

  社會風險中最主要的應該是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大部分農戶均認為現今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比較頻繁,生產資料的價格亦出現了比較快的漲幅。在此情況下,農戶的收益十分不穩定。加之部分農戶的農產品沒有比較穩定的銷售渠道,生產資料的質量不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證、農產品的儲存加工技術並不先進等風險的影響,使得農戶種植業存在較大的多變性。另外,即使某一地區的農戶對某一風險來源的選擇比例比較大,也並不意味著該種風險因素對農戶種植業產生了巨大的風險,而是代表著該風險來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農戶在種植的過程中,由於在種植品種的資訊來源方面出現了問題,最終影響了總體的種植業產量,對其收益產生了巨大的損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該種現象並不能夠認定資訊來源便是對種植業影響最大的風險因素。由於該種現象並非經常出現,只能夠認為普遍會出現。

  農村種植業風險的特點

  ***一***種植業風險具有的特點'

  1.種植業風險具有普遍性、區域性、季節性、持續性與伴發性等特徵。

  ***1***普遍性。從時間性和空間上來看,每年都有一些地區遭受不同程度的這樣或那樣的災害。例如常見的旱澇災害,就某一地區而言,乾旱或多雨,或先旱後澇、先澇後旱,或旱澇交錯等情況均可能出現;在同一時間裡。既可能產生大範圍的乾旱或雨澇,也可能在一個地區多雨成澇,而另一個地區少雨乾旱,或就大範圍來說基本正常,而就某些區域性地區既有乾旱又有雨澇。

  ***2***區域性。我國氣象災害種類繁多,發生頻率較高,再加上地理條件十分複雜,使氣象災害的分佈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總的來說,北方旱災多,南方雨澇多。同一地區同一災害,如冰雹,山區多,平原和盆地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山脈南坡多,北坡少。

  ***3***季節性。我國氣象災害的季節性比較突出。比如,旱澇災害,春季往往是南澇北旱,盛夏則是南旱北澇;寒露風是南方晚稻抽穗花期的災害性天氣,長江中下游主要出現在9月中、下旬,華南則多出現在10月上旬;霜凍春季主要發生在北方冬麥區,秋季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冬季則主要發生在江南、華南及西南部分地區;長江下游浙、閩及兩廣地區暴雨集中在每年的5~7月,而華北、西北地區集中在7—8月。

  ***4***持續性。災害的持續性表現在同一類災害常常連季、.連年發生。

  ***5***伴發性。一個災害發生時往往誘發其他災害同時發生。如,颱風災害往往伴有暴雨災害;雹災往往是大風和暴雨同時發生;連續陰雨,伴有低溫寡照,危害作物發育,秋季的連陰雨由於溫度高,容易誘發作物病蟲害。

  2.從保險角度來看,種植業風險還具有以下特點:

  ***1***巨大性。如,僅1998年夏季洪水就造成3.33億畝農作物受災,成災面積達2.1億畝,這一損失是巨大的,對任何一家商業保險公司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

  ***2***非均衡性。種植業風險的發生在年度之間是相當不均衡的,從種植業保險實踐來看,要麼一年一次災害都沒發生,要麼一旦發生又是巨大的。一個災害週期長達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就要求開展種植業保險必須掌握大範圍、長時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災害資料。

  ***3***難以預測性。種植業風險在發生規律上難以根據現有統計和科技條件進行預測,在全球氣候處於變遷的年代更是如此。

  ***二***種植業風險損失的特點

  種植業風險造成的種植業生產者的損失具有以下4個特點:

  1.損失價值的變化性。一般來說,農作物從播種到收穫,它的外表形態天天都在變化,直到收穫前夕,它只有理論上的價值,而沒有與理論上一致的實實在在的價值。如果在農作物未收穫之前遭受絕產,那麼農作物期望價值就沒有實現。

  2.自我恢復性。種植業生產物件是一個活的生命體,它可以通過自身的生理機能恢復和彌補因災所致的區域性損失,這可能使農作物在發生災害之後產量不受損失或者損失減小,這一特點與其他無生命的財產的損失截然不同。

  3.受自然現象綜合影響。例如,盛夏季節的冰雹可能會毀損莊稼,但也可以為作物帶來較為豐富的雨水,冰雹本身還會給士壤帶來較多的氮肥。同時,這往往又是秋季涼爽晴朗天氣的前奏,對作物的收割有利。因此,自然現象對種植業生產是一個綜合的影響過程。

  4.災害與受益的二重性。例如,颱風會使颱風中心地區的農作物遭受損失,但是,隨風而來的雨水卻可能為周邊地區作物的豐收創造條件。又如,暴雨一般對河流上游的農作物生長有利,而對下游的農作物可能造成災害。第三節種植業保險的概念及分類一、種植業保險的概念種植業保險是指以農作物及林木為保險標的,對在生產或初加工過程中發生約定的災害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