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植業結構調整方法

  種植業結構調整,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科學合理配置生產要素,使之與整個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相適應。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結構調整要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要依照《農業法》,堅持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首位不動搖,堅持穩定和加強農業不動搖,堅持增加農業投入不動搖,大力開展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耕地、水資源保護,不斷改善農業基礎生產條件,增強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加強農業科研、病蟲害防治、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檢驗服務、市場促銷服務和市場體系、資訊體系、質量標準體系、農技推廣體系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穩定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深化體制改革,為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環境

  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向農業深度、廣度進軍的過程,也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首先,行政管理體制創新。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加強中央政府巨集觀調控職能,改革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對外貿易和動植物檢疫一體化的新型管理體制。第二,流通體制創新。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搞活農產品和生產資料流通,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政府巨集觀調控下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第三,經營體制創新。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鼓勵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積極穩妥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市場競爭主體,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專業性服務組織和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

  3.創新農業技術,提高結構調整的科技含量

  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開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高效率轉化科研成果的技術推廣體系,不斷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教育培訓體系,用現代農業技術改造以高產為中心的傳統農業技術,建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現代農業新體系,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對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要大力推廣普及新品種、新技術和新工藝,加快傳統農業技術改造步伐,改良農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種植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提高種植業科技含量、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把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作為一項革命性的重大措施來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改進施肥、噴藥和地膜覆蓋方式和技術,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技術,控制和減輕化肥、農藥、農膜等對耕地和水資源的汙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4.加強引導服務,促進結構調整順利展開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農業部門要及時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切實加強對結構調整的引導,積極做好制定規劃、宣傳政策、資訊引導、典型示範、技術推廣、產銷銜接等服務。在具體工作中,要尊重和保護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充分肯定和保障農戶在調整種植業結構中的主體地位,正確處理搞好服務與尊重農民意願的關係。嚴禁強迫命令、瞎指揮和搞"一刀切",減少和避免結構調整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確保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

  中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

  由農業部編制的該規劃提出,未來五年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是“ 兩保、三穩、兩協調”。“兩保”即保口糧、保穀物。“三穩”即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給水平,到2020年,力爭棉花面積穩定在5000萬畝左右,油料面積穩定在2億畝左右,糖料面積穩定在2400萬畝左右。“兩協調”即蔬菜生產與需求協調發展、飼草生產與畜牧養殖協調發展。到2020年,蔬菜面積穩定在3.2億畝左右,飼草面積達到9500萬畝。

  未來五年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具體任務包括: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生產生態協調的區域結構、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等,其中在品種結構方面,規劃提出,將優先發展高蛋白大豆等優質農產品,積極發展高澱粉馬鈴薯等加工型專用品種,發展特色農產品和有地理標識的農產品,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質量安全的放心農產品。

  在糧食作物結構方面,規劃提出重點發展水稻和小麥生產,優化玉米結構,到2020年,玉米麵積穩定在5億畝左右,重點調減北方“鐮刀彎”地區玉米麵積5000多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