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逆光側光順光攝影

  攝影離不開光,有光才有影。攝影就是用光來作畫的,如何利用光與影的關係來構成影像和影調,是攝影創作中的一大關鍵。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光來自唯一的太陽光,對於投射在被攝體上的光線,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陰影的位置和麵積會隨之改變,而被攝體的印象、感覺,包括影調和色調也會呈現出明顯不同的視覺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逆光、側光、順光攝影的內容,歡迎大家參閱。

  逆光攝影

  由於逆光拍攝有較強的藝術效果,所以攝影愛好者大都喜歡這一攝影技法。要拍出好的逆光作品,對光線的把握至關重要。就太陽為光源來說,它的光線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尤其是在光線強度、角度以及色溫等方面的變化,對逆光拍攝有著重要的影響。要熟悉不同光線的特點,把握好其內在規律,掌握好拍攝時機,如此在拍攝中就可遊刃有餘。因此在逆光拍攝中,一是曝光時不要被畫面中大面積陰暗背景的光線所欺騙,而應以被攝主體的亮度讀數為依據,其餘在所不計。如拍攝朝陽或落日,則應以太陽的亮度為測光的主要依據;拍攝低調人像時,則應以人物的高光部位為測光依據。

  在逆光拍攝中,近景,特別是拍攝人像時,應選擇適當的輔助光***用閃光燈或反光板等補光***。拍攝剪影時,應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為曝光依據。如果逆光拍攝花卉,應選擇較暗的背景予以反襯,以造成較強的光比反差,強化逆光光效,達到輪廓清晰,突現主體的藝術效果。由於相機還對著強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干擾。應有遮擋措施***用適當的儘可能長的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紙板等在鏡頭前遮擋***,或略向旁偏移,調整為拍攝角度等辦法,防止太陽或燈光直射鏡頭,使眩光消失後再按動快門逆光拍攝是攝影與攝像中的常見情況,拍攝背後有光源或背景明亮的拍攝主體時,都屬於逆光拍攝。在逆光的時候,與背景的亮度相比,被攝物體就顯得比較暗。直接逆光拍攝會導致被攝物件顯得太暗,容易形成陰影,背光太強還會造成主體程度較強烈的曝光不足。所以不能說是很理想的拍攝條件。

  現在,數碼相機都設有逆光補償功能,利用逆光補償技術使得拍攝主體由逆光補償而變亮。在進行逆光拍攝之前,按一下逆光補償鍵,當指示燈出現在取景器內或液晶顯示螢幕上時,就可以進行逆光拍攝了。拍攝之後,一定要再按一下逆光補償鍵,以便解除逆光補償狀態,指示燈消失。否則影像在順光條件下會顯得很亮。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逆光補償功能,在進行逆光拍攝時,也可以開啟手動功能,找到亮度調整按鈕,適當的提高亮度,同樣可以達到目的。其實相機的逆光補償功能在其它情況下也有效果,在照度過低的情況下也可以按下逆光補償鍵,來提升影象的亮度,彌補光線的不足。當然這只是個權宜之計,因為這樣會大幅降低畫面的質量,不如在靠增加照度時拍攝出的畫面效果。

  多數相機的逆光補償功能是通過開大一級光圈,以增加透過鏡頭進來的光線,而使主體亮起來的。在進行逆光拍攝時,如果構圖畫面的亮度較為平均,使用逆光補償功能效果還不錯。但是如果背光太強,主體與背景的明暗對比過大,使用逆光補償功能會造成主體的亮度合適了,而高亮度區域的曝光卻會過度。

  逆光補償雖然改善了拍攝主體的亮度,但是影象質量或多或少會劣化下降。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構圖或手動調節曝光,來減少畫質的劣化程度。但在手動調節曝光時不能使用逆光補償鍵。如果在畫面的構圖中包括了被拍攝主體背後的光源或明亮的背景,攝像機在自動方式下,會出現高亮度區域的曝光量合適,而人物或景物比較黑,這樣整個畫面的對比度過強,同時人物或景物的細節部分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最好適當調整一下構圖,儘量不要包括主體背後的光源、不帶或少帶過於明亮的背景。並把自動光圈改成手動光圈方式,按照所要表現的人物或景物來調整光圈,校正曝光量,以使人物或景物能夠滿意地表現出來。至於手動光圈調到多大才算合適,對於那些經驗老道的攝像師來說也許很簡單,但一般是很難把握的。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推薦給大家:在拍攝前,把相機的光圈先設在自動方式下,鏡頭對準被攝主體。先將鏡頭推成特寫,這時相機會自動調整被攝主體的曝光量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取景器或液晶顯示屏觀察,畫面會逐漸變亮。然後調整光圈到手動來進行鎖定,再拉遠鏡頭重新構圖,以所想要的起幅畫面開始拍攝。

  在進行逆光拍攝時,想使被攝主體亮度合適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增加輔助光。可以使用反射板把主體背面的光反射一部分回到主體上,那麼拍攝出來的影像就不會是剪影,而是很有特色。經過輔助光的處理,不僅被攝物體的細部表現的很清晰,而且強烈的逆光又可以充分勾畫出它的輪廓,襯托出人物。輔助光運用得要恰到好處,位置應該採用25°~45°側順光位,且不宜過亮。如果使用燈光作為輔助光來使用,燈的前面應該增加一面漫射屏。否則影響逆光在主體上形成的輪廓線,光線效果不自然。

  逆光拍攝時最好使用遮光罩,避免強光直射到鏡片上,否則會在影象上形成光暈和斑點,影響效果。如果鏡頭直接對著強光,則會損壞相機。

  此外,在不加任何處理情況下,直接逆光拍攝,可以拍攝出一些另類的、風格獨具的影像來。逆光有利於表現空氣透視現象,能表達空間深度及環境氣氛,有著很強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在鬱鬱蔥蔥的樹林裡,讓鏡頭前面的太陽光線從樹枝的縫隙中透過來,形成一串串圓圓的光暈……那將是一個迷人的、富有詩意的畫面。

  對於雨景、霧氣和煙雲質感的表現,採用逆光拍攝是最好的選擇,效果也會比其他性質的光線要好得多。在拍攝人物剪影式的鏡頭時,最好用大對比度的畫面。強烈逆光把整個人籠罩在陰影中,只把人的外部輪廓線條勾畫得清晰明亮,而面部一片黑暗。這樣的鏡頭觀眾看了會增加幾分神祕感,再甚者,甚至有些恐怖片的味道。

  逆光的時候與背景的亮度相比,被拍攝的物體就會顯得比較暗,容易形成陰影,背光太強還會造成主體程度較強烈的曝光不足。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大家可以採取以下的幾種方法對逆光進行處理。其實要解決逆光拍攝的關鍵之處就是補光,因為光源在背後,所以正面的圖象就會相對暗一些,造成陰影,如果此時我們在正面用一塊反光板就可以解決逆光的問題,反光板在一般的攝影商店都可以買到,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購買一塊反光板以備不時之需。

  逆光拍攝要先搞清拍攝意圖,再決定選用何種光線、構圖等等。一般來說拍攝光線分為兩大類:自然光源***陽光***和人工光源。

  自然光源分為三個時段。第一時段為日出日落時分,光線與地面的夾角較小***約為O°-30°***,強度弱,對逆光拍攝是很有利的,尤其是拍攝較矮小的物體時。色溫低,能較好的烘托氣氛和意境,使作品形成一種暖色調。需注意一點,在日出日落時,光線的變化很快,壯麗景色瞬間就從眼前溜走了。要充分加強前期的準備工作。第二時段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兩個小時,此時陽光與地面約成30°-80°角。如果天氣正常,光線較強烈,進行逆光拍攝會遇到強烈的暈化,不利於表現事物形態。應儘量避免直接面對光源來拍攝,多采用其它物體的反射光束拍攝,即可減弱光的強度。第三時段是正午時分,這時光線與地面基本處在垂直狀態,光線十分強烈,對逆光拍攝極為不利。可以利用前景或被攝物作自身進行遮擋,使陽光形成強烈的放射效果。這樣既較好的調節了光強度,又增加了作品的藝術魅力。若遇到壞天氣,要揚長避短,在不利的因素中尋找積極的契機。如在海邊或湖區,一般水氣、霧氣較大,能見度低,但若合理的利用既能柔和光線,還可更好地表達意境。

  側光攝影

  通常人們照相時喜歡把人物安排在陽光正對的一面,這叫順光攝影。順光拍攝是攝影藝術創作中所忌諱的,因為順光拍攝的人物臉部光線是平均的,不易表現人物臉部的輪廓和個性,看起來好象是大平臉,漂亮的鼻子也反映不出來。而側光是藝術攝影創作所多采用的手法,側光 能利用人物臉部或身上凸起的部位遮擋直射光線而形成陰影,表現出人物的輪廓構成明暗對比,有這些反差的存在 看起來就生動活潑了,富有強烈的藝術魅力。

  這裡所說的側光,是指光源從被攝體的左側或右側射來的光線.如果光線是從被攝體的側前方射來,與被攝體成45度左右的角度時,則稱為前側光。前側光,也稱斜側光。這種光線比較符合人們日常的視覺習慣。在前側光的照明下,被攝體大部分受光,投影落在斜側面,有明顯的影調對比,明暗面的比例也比較適中,可較好的表現被攝體的立體形態和表面質感。這種光線在人物攝影中使用比較普遍,在運用時,可以前側光為主光,正面由輔助光補助,以取得輪廓線條清晰,影調層次豐富,明暗反差和諧的效果,從而較好地表現人物的外形特徵和內心情緒。在側光的照明下,投影落在側面,景物的明暗階調各佔一半,能比較突出地表現被攝景物的立體感,表面質感和空間縱深感,造型效果好。特別是在拍攝浮雕,石刻,水紋,沙漠以及各種表面結構粗糙的物體時,利用側光照明,可獲得鮮明的質感。

  如採用側光拍攝風光照片,畫面層次豐富,立體感和空間感強.若景物光比太大,應注意畫面反差的調節.一般來說,90度的側光不宜拍攝人像,因為側光會使人的臉部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陰陽臉,很不美觀。但有時用側光,也能較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面貌。

  運用側光和前側光攝影,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一是要很好地利用側光所形成的光影來安排畫面構圖,通過對光影的合理安排,力求達到比較理想的畫面效果。二是要適當處理好光比。一般來說,反差不宜過大,光比一般在1;2或1;3左右為好,通常不宜超過1;4.控制光比反差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加用輔助光,二是儘可能利用周圍景物 的反射光。

  此外,側光攝影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受光面與陰影面在畫面上的比例,可以通過拍攝點的選擇或等待適當的拍攝時間,根據光源投射方向與相機拍攝方向之間的角度變化,調節受光面和陰影面的比例關係。兩者的角度一般在30-60度。

  ***2***要控制光的反差,光比不宜過大,特別是拍攝人像,光比以1:2或1:3為好。就是人物臉部明亮的部位比暗的部位小一級或二級光圈。

  ***3***在側光下拍攝,如果光反差大,背景色彩雜亂,可選用大光圈,短景深,將焦點對準被射主題,使焦點上的物體實,色彩鮮豔。使處於景深以外的景物虛化。色彩淺淡一些。通過使用長焦距鏡頭和大光圈,可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形態,並通過虛實對比表達空間感和主題感。

  順光攝影

  順光顧名思義順著光線照射的方向觀看的景象,準確說是順光照明。光所能顧及的地方,順光看過去都能看的非常清楚,看是清楚的,拍成照片也是清楚的,但是,立體的景物進入畫面就變成了平面的景物,由於順光下,光線差別不大,立體景物更容易被壓縮在一個平面給視覺造成錯覺,例如,人物立體的面容,由於是順光,受到了一樣的光線強度照射,在平面上會無形加大臉面的面積,同樣,自然景物也會因一樣的光線照射,減少立體的層次,這就是一般對順光拍攝的圖片下的大多數定義“光線平淡,景物缺乏層次”。如果景物的色彩相近,照片的反差就更糟。拍彩照時,順光能不加修飾地表現被攝物的本來面貌,色彩較樸實,飽和度和透明度也較好。但是,順光對於拍攝人像有一定的長處,尤其是拍老年人,順光可用來掩飾臉部皺紋、斑瘡,對人物起美化作用。還有,在翻拍資料時,順光是最合適的。如果拍攝的資料畫面不太平整,在順光下能得到最佳效果。

  由於一天中太陽高度在不斷地變化,因此,早、中、晚每個不同時辰順光的高低角度也在不斷地變化。這種變化同樣也會對拍攝產生影響。通常可大致將各種高度的順光分成平射順光、斜射順光兩類,這兩類在一天中上午、下午各一次,情況大致相同。

  1.平射順光

  一般我們把太陽光線與地平線之間夾角小於45°的順光稱為“平射順光”。這是就平原地帶而言的,如果在山區,拍攝者由山下往山上仰拍或由山上往山下俯拍,此時的光線情況又應作具體分析。

  順光最典型的特點如畫面易平板、反差小等在平射順光中體現得最突出。因為這種光線會使拍攝者、被攝體與太陽基本平射順光上處於同一條直線上。此時太陽的位置很低,陽光要穿過厚厚的大氣層射向景物,太陽光線被大氣層中的塵埃、水氣等微粒散射比中午要多得多,所以,此時的陽光相對而言要柔和些。如果拍攝青年女性或者可愛的兒童,這種正面順光會使圖片顯得明快而溫和。但是,由於平射順光光線幾乎是直接照射到被攝者臉上,因而不宜拍攝正面照,否則會產生眯眼的不良效果。

  平射順光拍攝要注意影子的影響。在拍攝人像時拍攝者的影子很容易投到被攝者身上。初學攝影者往往不注意顧及整個環境,在通過取景器取景拍攝時視線總落在畫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如人的臉部。因此,初學者在拍攝平射順光人像照時,尤其應注意自己的影子是否落在被攝者的身上並及時調整。有些大膽創新的攝影者故意利用自己的影子或用一些道具來擋住投射到被攝者的一部分光線,甚至擋掉臉上的一部分光,以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

  影子的妙用還可以推而廣之,用在風光、小品等門類的攝影中。在平原和海濱等開闊地帶,拍攝者既可以把一些建築物、籬笆等的陰影拍入畫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影子拍入畫面來活躍畫面,這樣還能彌補順光下畫面反差小的缺陷。

  在彩色攝影中,由於光線通過大氣的路徑最長,七色光中的藍色光被空氣中微粒反射得最多,因此,此時太陽光的色溫較低,拍出的照片往往呈暖色。

  2.斜射順光

  陽光從攝影者背後與水平線呈45°-75°的角度照射被攝體稱斜射順光。用這種光線拍攝的人物照片光線呆板,雖然由於太陽位子變高,人物不易出現眯眼,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人的鼻子底下開始出現不悅目的陰影。尤其當太陽角度較高,而被攝人物的眼窩較深,顴骨較高時,這種陰影就更為嚴重了。

  這種光照拍攝風光片也不理想。拍黑白片,整個畫面呈中間灰色調,白的不夠白,黑的成為灰黑,景物的質感得不到很好的表現。拍彩色照, 除了質感表現不佳外,整個圖片偏灰,此現象因具體拍攝物件而異,據筆者經驗一般偏灰藍色。因此,一般不宜選擇這種條件拍攝。

  為了彌補上述兩種順光條件下光感平淡、反差不足的缺陷,在彩色攝影中可以通過不同景物、人物的色彩反差來豐富畫面。例如,運用被攝物體本身的顏色差別,或者選擇一些與畫面的色彩基調成補色的景物作為前景來拉開畫面的色彩反差。

  頂光

  中午,陽光垂直地照射到地面,這種光線即為頂光。此時的光線照度是一天中最強的,光線的方向性很強。因為太陽穿過大氣層的距離最短,光線的散射最微弱,光線在底片上留下的反差也最強。在這種光照條件下拍人像,眼窩、鼻下或臉頰會出現難看的黑影,造成臉部變形,一般難以拍出悅目的令人滿意的人物照。

  如果非得在這個時候拍攝,那麼可以用閃光燈補光,但要注意閃光燈的光量須較強;或者適當靠近人物,以使頂光下呈現的臉部黑影變淡或消失;或者採用一塊反光率較高的揉皺了的錫箔紙製成的反光板,也能起到彌補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改變被攝人物的姿勢,由站立、正坐變為躺、仰靠等等,同時避免陽光直射人物眼睛,以防眯眼。同樣,在頂光下拍攝塑像、產品廣告等其他可傾斜、倒置的物體,也可以採取這種方法。需要的話,還可以用一個支撐的架子來固定被攝物。

  以頂光拍攝風光時,環顧四周,景物的受光情況一致,而且,地平線附近的天空也是一樣的藍色,所以,不管朝哪個方向,以拍攝藍天為背景的風光較為理想。不足的是,景物的陰影僅僅在景物的底部,所以,如果你拍攝的地點是處在丘陵地帶,那麼廣闊的遠景照片會顯得很平淡,因為幾乎每座山丘都是均勻受光,缺乏立體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一個生動的前景來活躍畫面,如從樹林裡向遠處拍攝。如果你在樹冠下拍攝,樹的枝葉或軀幹在頂光下一般呈現為剪影,把它拍入畫面,既能拉開畫面的透視層次又能增強影調對比。

  總之,在順光的照明下,因為被攝體的正面均勻受光,投影落在背後,同被攝體重疊;畫面的明暗配置,主要由被攝體本身的色調來調節。這種光線比較平淡,明暗反差小,影調層次也不夠豐富,既不易表達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縱深感,也不利於表現物體的表面質感,因此,在攝影創作中除用它作輔助光外,很少用它作被攝體照明的主要光源。但在攝影實踐中,有時因環境條件或時間的限制免不了要利用順光拍攝,這就需要想一些辦法來彌補順光照明影調平淡,立體感不突出,空間感不強的缺陷,儘可能地使畫面的影調層次豐富起來。

  因為在順光照明條件下拍攝,被攝體各部分能夠得到比較均勻的照明,陰影面積很小,影調的明暗反差不大。這時,如果拍攝風光照片或全身人像,可以使用照相機的“中心重點測光模式”在拍攝位置讓照相機自動曝光。倘若你的照相機有“矩陣測光模式”,它比“中心重點測光模式”更精確,可以用它自動曝光。假若拍攝半身或近景人像,在曝光時還要留意背景的影調。若背景影調不太暗也不太亮,仍然可以在拍攝位置讓相機自動曝光;如果背景影調太亮或太暗,會影響到人物的曝光,應該用照相機的“區域性測光模式”只測量被攝者臉部,依照臉部亮度曝光。假若你的照相機只有“中心重點測光模式”,則應靠近被攝者將他的面部充滿相機取景框,測量面部亮度,然後回到原拍攝位置,依照面部亮度曝光。

  在順光條件下攝影,可以採用以下辦法來彌補光線的不足,一是可充分利用被攝景物的線條透視,來加強畫面的空間縱深感。二是在安排畫面構圖時,注意選擇色調對比強烈的物體,使畫面影調層次富有變化。三是在背景的選擇上,儘量使明亮的主體配置在深色背景上,或將深色的主體配以淺色背景,使主體和背景分開。四是使用濾光鏡,改進畫面的影調層次。五是在彩色攝影中,可充分利用色彩特性來彌補順光的不足還可利用冷色遠,暖色近的原理,加強畫面空間縱深感效果。

  在運用順光拍攝時還應注意選擇與被攝體顏色、亮度差別較大的景物作為背景,這樣就能在畫面上較清晰地顯示出被攝物體的輪廓,表明它和背景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順光所造成的缺少明暗變化、畫面平淡的不足。

  總而言之,順光適合拍攝明快、清素的高調畫面,對真實再現被攝景物的顏色也有很大的表現力。另外,還可以用順光減弱粗糙物體表面的凸凹不平,或者突出光滑表面的光潔、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