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傳染性疾病

  胃腸病自檢,你知道如何做嗎?經常有人出現各種胃腸病症狀都沒有在意,多數是不知道自己患有胃腸病。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胃腸道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多由白色念珠菌為主,可引起口腔炎,食管炎和直腸炎。口腔炎可影響進食,導致慢性營養不良。食管炎常與口腔炎並存,表現為咽痛,吞嚥痛及輕、中度的胸骨後不適感。病變區域性見白色斑片物或糜爛。

  2、胃腸道原蟲感染

  原蟲引起的胃腸炎十分常見,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嚴重者可導致重度的營養不良。小腸性腹瀉呈水樣便,主要見於併發梨形鞭毛蟲、隱孢子蟲、等孢子球蟲、小孢子蟲感染等。其中隱孢子蟲感染所致的腹瀉易持續較長時間而轉為慢性過程。結腸性腹瀉呈黏液或膿血便,主要見於併發阿米巴腸病、菌痢和鉅細胞病毒性腸炎。

  3、胃腸道鳥型分支科菌感染

  病變多在小腸和直腸,表現為發熱、腹瀉和消瘦;亦有表現為Whipple綜合徵者,男性多見,呈間歇性腹瀉,糞便呈泡沫狀,量多,惡臭,偶有遊走性關節痛、紫癜、淋巴結腫大及多發性漿膜炎,抗結核藥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可緩解症狀。

  4、胃腸道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及肝炎病毒感染。Ⅰ型單純皰疹病毒主要累及口腔,表現為吞嚥痛、厭食及發熱等。Ⅱ型單純皰疹病毒主要累及肛門,可表現為肛門直腸疼痛伴分泌物,也可出現腹瀉或便祕。因病變部位和範圍臨床表現各異,如食管炎或食管潰瘍可引起咽痛或胸骨後不適感,食管潰瘍的還可引起出血。內鏡下,食管潰瘍常為淺而寬,圓形。胃炎的鏡下表現為局灶性炎症伴有中心性糜爛。

  腸道疾病的正確用藥

  一忌見瀉就用止瀉藥 有些腸道傳染病患者出現腹瀉就立即服用止瀉藥,殊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腸道傳染病發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瀉,這種腹瀉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它們所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致病菌與其毒素對人體的毒害作用,故不應見瀉就用止瀉藥。對腹瀉頻繁,持續時間長,且出現脫水症狀者,應在全身應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酌情應用止瀉劑。

  二忌濫用抗生素 腸道傳染病多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及變形桿菌等引起,故在選用抗生素時,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種類,然後再選用對該細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三忌濫用止痛劑 腸道傳染病多因致病菌和毒素刺激腸壁引起平滑肌痙攣而產生腹痛。有些患者習慣用解痙劑如阿托品、顛茄片等進行止痛,這種做法非常危險。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服用該類藥物後易使青光眼進一步惡化。輕度腹瀉患者用熱水袋熱敷腹部,即可緩解疼痛症狀,腹痛劇烈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止痛劑。

  四忌見效就停藥 不少腸道傳染病患者常依症狀服藥,即腹瀉嚴重時多吃藥,稍有好轉就停藥。這種服藥方法易導致因治療不徹底而復發,或轉為慢性腹瀉。科學的服藥方法是症狀全部消失後,還需繼續用藥2~3天。

  腸道疾病有哪些表現

  食慾不振

  其原因可能由於腸道的消化、吸收或運動功能發生障礙的緣故。不過,引起食慾減退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腸道疾病外,也可因精神因素、藥物反應或其他臟器疾病所致。

  噁心、嘔吐

  高位腸梗阻或腸運動功能異常時,常有嘔吐。但噁心嘔吐症狀也可發生於多種不同的疾病。

  腹痛

  腸道炎症、腸梗阻、腸穿孔、腸襻缺血等均可出現急性

  腹痛。腸道腫瘤或慢性炎性病變則常有持續性腹痛。

  腹瀉

  急性腹瀉多因腸道細菌感染、細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質損傷腸粘膜的結果。慢性腹瀉則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吸收功能障礙、慢性炎症、腸道運動過速等疾病。小腸疾病所致的慢性腹瀉常伴有吸收不良,結腸疾病引起的腹瀉多見於慢性炎症或結腸運動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