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艾灸的穴位

  艾灸在治療很多慢性疾病上有很不錯的效果,肩周炎患者也可以嘗試艾灸來治療。下面給大家介紹吧,希望能幫到大家。

  

  配穴方法:主穴:頸夾脊、肩髃、肩髎、手三裡、肩貞、阿是穴。配穴:天宗***肩甲痛***;臂臑、曲池***上臂痛***。

  施灸方案:

  手持懸灸灸法:手持陳年純艾條施灸單點溫灸:頸夾脊、肩髃、肩貞、肩髎。每處穴位依次進行迴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迴旋灸2分鐘溫熱區域性氣血,繼以雀啄灸1分鐘加強敏化,循經往返灸2分鐘激發經氣,再施以溫和灸發動感傳、開通經絡。

  純銅溫灸罐溫灸法:用溫灸罐艾灸手三裡、陽陵泉穴。

  艾灸治療肩周炎效果

  肩周炎是臨床上常見的肩部軟組織疾病之一,以50歲左右多見,故有“五十肩”之稱,屬於祖國醫學“痺病”範疇。治療上常用醋酸氫化可鬆加普魯卡因,各壓痛點注射針刺、熱針、溫灸器方法,艾灸療法國內少有報道。經臨床觀察發現,艾灸治療肩周炎,屬於較理想的一種治療方法。

  肩周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圍疼痛。《素問·痺論》說:“風寒溼之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寒氣勝者,為痛痺……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從中可以看出,肩周炎表現的區域性疼痛,主要是由於其經絡氣血受到寒邪凝滯之緣故。

  《素問·痺論》又說:“凡痺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從”。艾灸治療之原理在於提高了區域性的溫度,使之經絡舒通,氣血暢通,從而達到溫經散寒,活絡止痛的目的。艾灸治療肩周炎,病程越短,療效越好;病程越長,療效越差。對年齡小者效果好,年齡大者差之。

  肩周炎的常見症狀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伸不能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是針對肩周炎的不同時期,或是其不同症狀的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肩周炎的治療應以保守治療為主配合一定的運動保養,肩周炎若診斷及時,治療得當,配合運動功能克及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