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地的手抄報素材

 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更是開啟科技之門的鑰匙,走進數學的世界。小編介紹手抄報的主要內容: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小笑話,供大家參考:

  生活中的數學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錶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絡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裡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裡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麼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絡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數學小笑話

  職業特點三位科學家由倫敦去蘇格蘭參加會議,越過邊境不久,發現了一隻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學家談論道,“蘇格蘭的羊都是黑的。”“這種推斷並不可靠,”物理學家應道,“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蘇格蘭有一些羊是黑色的。”邏輯學家馬上接著說:“我們真正把握的只不過是:在蘇格蘭至少有一個地方有至少一隻黑羊。”

  --------------------------------------------------------------------------------

  生死人數英國詩人捷尼遜寫過一首詩,其中幾行是這樣寫的:“每分鐘都有一個人在死亡,每分鐘都有一個人在誕生……”有個數學家讀後去信質疑,信上說:“尊敬的閣下,讀罷大作,令人一快,但有幾行不合邏輯,實難苟同。根據您的演算法,每分鐘生死人數相抵,地球上的人數是永恆不變的。但您也知道,事實上地球上的人口是不斷地在增長。確切地說,每分鐘相對地有1.6749人在誕生,這與您在詩中提供的數字出入甚多。為了符合實際,如果您不反對,我建議您使用7/6這個分數,即將詩句改為:“每分鐘都有一個人死亡,每分鐘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誕生......”

  --------------------------------------------------------------------------------
 

 

  統計學家有個從未管過自己孩子的統計學家,在一個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買東西時,勉強答應照看一下4個年幼好動的孩子。當妻子回家時,他交給妻子一張紙條,上寫:“擦眼淚11次;繫鞋帶15次;給每個孩子吹玩具氣球各5次,每個氣球的平均壽命10秒鐘;警告孩子不要橫穿馬路26次;孩子堅持要穿過馬路26次;我還想再過這樣的星期六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