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的內容手抄報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作為一種道德價值取向的節約思想不僅是對個人的一種要求。學會節約,就是一種美德,大家動起來把,拒絕浪費,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節約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節約的手抄報資料:節儉也是一種時尚

  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條件改善了,這是黨領導全國各族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艱苦奮鬥的結果。但是隨著物質的豐裕和條件的改善,奢侈浪費現象層出不窮。對此,黨中央提出了“節儉養德”的號召,旨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約、拒絕浪費的濃厚氛圍。而“出行自備日用品,節儉環保我光榮”活動的開展,正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身邊小事做起的最好例證,有助於引導群眾樹立健康節約的生活理念,更有助於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當前,旅遊漸漸成為熱詞。我們旅遊住酒店都有經驗,一次性用品是每天都更換的,而我們每天的用量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其餘的還沒用就已經被扔掉。據統計,全國各地酒店每天牙膏、牙刷、梳子等一次性日用品的消費量觸目驚心,僅塑料垃圾一項,每年就會產生100萬噸。這些日用品在使用一次後大部分被作為垃圾丟棄,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

  在這種情況下,大興節約之風,勢在必行。畢竟古老的中華民族,節約理念深入人心,節約之風代代相傳。《墨子·體過》中說,“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唐朝詩人李商隱寫下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著名詩句。明代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寫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在古人的眼中,節約,既是修身養性所必須,同時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黨更是在十八屆三中全上提出了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

  節約,可以說是從古到今永不落伍的時尚。

  所以,當我們外出旅行時,自帶貼身的私人用品,這樣既響應了了國家的號召,緊跟最新的時代潮流,也使用放心節約環保。讓我們從點滴做起,養成出行自帶日用品的習慣,永遠追隨節約這永不落伍的時尚,爭做“綠行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