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手抄報花邊圖片大全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愛國的手抄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愛國人士-焦裕祿的故事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祿受黨的委派來到了蘭考,當時,正是中國國民經濟處於暫時困難時期,蘭考的風沙、內澇、鹽鹼等自然災害很嚴重,農業產量很低,群眾生活很苦,......焦裕祿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對幹部和群眾進行思想教育、階級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激起縣委領導班子和人民群眾抗災自救的鬥志,掀起了挖河排澇、封閉沙丘、根治鹽鹼的除“三害”鬥爭高潮。

  在除“三害”鬥爭和各項工作中,焦裕祿以身作則、帶病實幹、嚴於律己、關心群眾。後來,因積勞成疾,以身殉職.激勵蘭考人民抗災鬥志。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祿同志懷著改變災區面貌的雄心壯志,來到了蘭考。

 

 

關於2016年愛國的手抄報圖片

  展現在焦裕祿面前的蘭考大地,是一幅嚴重的災荒景象。橫貫全境的兩條黃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沙;片片內澇的窪窩裡,結著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鹼地上,枯草在寒風中抖動。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三十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十萬畝禾苗被鹼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的最低水平。
 

>

 

關於2016年愛國的手抄報圖片

  焦裕祿同志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鍊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裡。”

  焦裕祿通過調查,感概萬千。他說:“蘭考的貧下中農是革命的,他們有改變家鄉面貌,由窮變富的強烈要求,就象在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佈滿乾柴一樣,只要崩出一個火星,就可以引起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