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有哪些握杆及站姿的技巧講解

  在高爾夫球的揮杆過程中,細微的變化會帶來極大的不同。細節決定成敗,好的握杆和站姿是打好高爾夫球的關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左手高爾夫球員握杆及站姿的技巧講解,歡迎閱讀!

  高爾夫握杆及站姿的技巧講解

  當我們說起左手高爾夫球員時,第一個映人我們腦簾的是哪位呢?菲爾· 米克爾森! 和奧巴馬。沒錯,但是你知道其實日常生活中菲爾 米克爾森是一個右撇子嗎?他用右手寫字、吃東西,甚至是很棒地投擲橄欖球。他是站在他的右撇子父親前觀看、琢磨來學會怎麼用左手打高爾夫的。他們通常數小時在練習場上面對面站著觀看,模仿對方的揮杆動作。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左手球員而言,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我都將幫助你們加深對自己球技的理解,並讓你們知道如何上升到另一個高水平。這是個七樂章的教學系列,我將跟大家一一解釋高爾夫揮杆動作的每個姿勢,這些姿勢都是我最信任,也教授最多,同時也是世界上頂尖球手所具備的。這是個簡單易懂的教學系列,我們左手球員也能把適用於右手球員的技術和特點融人到我們自己的揮杆動作中。

  控制好85 %的動作

  我們先來討論這項運動最重要的一些部分,譬如基本動作中的握杆和站姿。這兩項如此重要是因為高爾夫揮杆動作85 %的部分都受它們的控制。如果我們能正確拿杆,且正確做好擊球準備動作,那我們擊出紮實的球的機會將高出許多。請注意,我沒有說擊直!我說的是紮實,因為直球需要大量的練習。當我們開始拿球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將握把放在左手和右手的手指裡,如圖示。握把放在雙手的手指裡後,你會發現左右手虎口形成的" V ”字均指向我們的左肩膀。有人稱這個是強勢握杆,也有人說是中式握杆,但我稱它為起始指向。這裡有一個簡單易懂的資訊,為所有的高爾夫球手提供參考。當用手指握杆,在擊球瞬間時,雙手和雙腕帶動的動作不是翻轉fl ip ,而更類似於推動roU ,這點我將在此係列的後面章節中解釋。然而,我們應該敏銳地意識到:用手指握杆可收穫更多的杆頭速度和擊球瞬間更方正的杆面,這樣飛出去的球更直、更遠。

  現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站姿。你會注意到所有的巡迴賽球手都擁有非常棒的站姿。這也是他們可以擊打得這麼遠而且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把烤蛋糕作為例子。我們都知道家常蛋糕的味道如何,也知道蛋糕的原料包括麵粉、糖、雞蛋、牛奶以及其他許多。為了正確地烤出一個美味的蛋糕,你必須將所有的原料完美地配在一塊。其實這也類似於站姿與高爾夫之間的關係。讓我再詳細地解釋,首先是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是背部平直、臀部外翹、雙臂從肩膀垂下,最後傾斜肩膀、抬起下巴。所有這些“原料”都可以“烘烤”出優秀的站姿。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是製作更好的高爾夫球技的原料。我解釋了這麼多,而且你也圖片,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可能沒法擁有像菲爾· 米克爾森或者邁克· 維爾那樣的揮杆技術,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準備下一個擊球時看起來像他們。

  雙腳間距為肩寬非常重要,因為能為你的高爾夫揮杆動作打下紮實的基礎。揮杆將從下往上分為兩個部分― 起杆和下杆。所以如果你的基礎牢固,能夠支撐你的整個動作,那你將擁有更好的平衡、揮杆速度、節奏和時機。

  球杆放脊柱上輔助

  為了保持背部平直,你可以將球杆放在脊柱上來輔助如右下圖所示。你應該能感覺到後腦、背的中間和下面部分都接觸到了這支球杆。對很多人來說剛開始會覺得很彆扭,但是一旦能擊出第一個紮實的球,你將很願意做出這麼優秀的站姿。背部保持平直後,現在微微彎曲雙膝,這樣你的下半身也成了高爾夫揮杆的一個部分。只有你保持雙膝有且僅有“微微”彎曲,你才能學會如何用下半身來產生更多的力量。很多人彎曲太多,所以要非常謹慎。

  無論使用什麼球杆,雙臂都應該一直保持在肩膀下方。這是雙臂垂下時的自然姿勢,能減少許多緊迫力。緊張是不穩定高爾夫擊球的頭號凶手。當你的雙臂自然垂下,請記得讓它們放鬆,並在瞄球準備時讓左右手臂形成一個簡單的三角形。

  接下來,將左手或者右手放在下巴下方,然後看著地面的高爾夫球。這樣有助於更好更規範地轉動肩部,從而產生更多的力量。最典型的是,我想象下巴下面有一根球架或者是一把小刀,揮杆時我可不能讓下巴往下扣。

  我們仔細看這些圖片,站在鏡前仔細看看自己的站姿,然後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像專業球手那樣做好擊球準備動作。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剛開始時會覺得彆扭,但是一定要堅持下來,因為即使我們不能有布巴· 沃特森或菲爾· 米克爾森那麼遠的擊球距離,我們仍能像他們一樣做好擊球準備動作!

  打高爾夫握杆的技巧

  大樹由根起,要想打好高爾夫,先決條件就是把“握杆法”練好,要是杆子握不好,其它的一切都是白費。握杆法有什麼了不起?!握杆子有什麼大學問?大部分的球友總是把“握杆”這回事不放在心上,甚至嗤之以鼻,認為花一大堆時間去研究這個呆板的東西實在無聊。但是在一個行家看來,一雙手漂漂亮亮地卷在握把上,那麼優美,那麼自然,又這麼真氣內蘊。華特侯根Walter Hogan就有這樣的握杆法,那一雙手好像生出來就是為握杆子而設計,握在杆子上密不透風,既溫文儒雅又充滿著勁力。對一個懂得高爾夫運動的人來說,握杆是這麼的重要,幾乎等於高爾夫技巧的靈魂。

  如果杆子的握法不正確,等杆子上揮到背後的頂端就會扭曲變樣。往下揮杆擊球的時候,由身體聚集起來的勁道根本沒法子由杆子傳到球頭上去。

  將左手的手背正對目標,把球杆方方正正的放在地上,握在左手,要注意①握把緊貼著手掌下緣的那塊肉墊下,②握把斜著橫過手掌靠著食指根部的第一節上。

  就光憑著食指勾住杆子的力量,把握把尾端抵住手掌下緣的厚肌肉,你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把一根球杆提起來。

  現在輕輕的把手指頭收攏起來,最後再收攏大拇指——握杆法第一步就完成了。

  左手握杆的兩個角度。注意:力道僅僅用在左手的最後三個手指上。我希望你能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每天光是做十幾分鍾這樣的握杆動作,一直到了自然無比為止。

  右手握杆法

  右手的拇指與食指連線著手腕和手臂外側的肌肉,所以要是讓這兩根手指當了家,連帶著就牽動了這些強有力的肌肉,結果揮起杆來一團糟,養成了習慣再也改不過來了。

  以掌心面對目標,將握把握在掌部與手指間的根部。杆子貼在四指指根與手掌相接處,兩個中間的指頭用力勾住杆子。

  要想把球打得輕脆,切球的時候以球頭從球底下掃過去、打出後旋球等等,都要靠這樣的握杆法才行。揮起杆來的速度快得多,杆子也聽指揮,千萬要記住,右手的杆子是用手指頭握著而不是用手掌去握它。

  用右掌去包左手大拇指的時候,這一塊地方仍然緊緊地夾在一塊。這時候你右手食指根部的關節要朝目標的方向去施壓力,要感覺很踏實而密合。

  右手的手指握好了杆子之後,把手掌朝握把中央合上,掌心凹下去的部分正好密密地包住右手的大拇指。左手被右手掌包住的時候,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應該在杆子稍微向左下方的地方。

  兩隻手不容易滑開,感覺上也好像兩隻手長成了一塊兒,力量大得多。壓力向左推,正確的兩手握杆姿勢。大拇指安安穩穩的被右手心包住。

  打高爾夫球的球體外形

  高爾夫球表面有意製造了許多的凹痕。

  高爾夫球的形狀是空氣動力學研究的成果之一。這與球體繞流即繞球體的流動的湍流轉捩及分離流現象有關。

  光滑球體繞流時,湍流轉捩發生的晚,與湍流對應的規則流動稱為層流。而層流邊界層較易發生流動分

  離現象即流線離開球的表面,球體迎面形成高壓區,背面形成較大的低壓區,產生很大的阻力壓差阻力。使高爾夫球飛行的距離很小。

  而球體表面有凹痕時,凹痕促使湍流轉捩發生,湍流邊界層不易發生流動分離現象,從而使球體背後的低壓區小,減少了阻力。使高爾夫球飛行的距離增大。

  湍流的摩阻比層流要大,但與形阻相比,起得作用很小,總的阻力還是變小了。

  高爾夫球表面的小突起,也能起到促使分離的作用,但突起對流動的干擾有些難以控制,造成一些側向力也可以叫升力。

  球體規則繞流是沒有升力的。旋轉會產生升力。合適的升阻比會使飛行距離增大。不同的旋轉方向會造成“香蕉球”的效果。

  另外高爾夫規則規定高爾夫球不得被設計、製造或有意更改為具有不同於球體對稱性的球的特性。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打高爾夫球的球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