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魚最佳時間和最佳天氣

  釣魚有許多的釣魚知識,夏季釣魚也是一樣,想要在夏季釣好魚,就必須瞭解相關的知識。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釣魚最佳時間

  1早晨

  夏季的早晨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垂釣時間,這個時間段,氣溫一般在20~30℃,魚兒覓食的最佳水溫。天剛亮,水生植物由開始吸取水中氧氣改為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氣,氣壓升高。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紛紛游到岸邊進行“早餐”。由於早晨涼爽,氣溫和水溫適度,魚兒覓食十分活躍,所以比較容易釣。

  2中午

  夏季的中午,因為氣溫十分的高,這個時間段垂釣是不會有好收穫的,魚兒多游到深水區或涼爽區“避暑”去了。故漁諺雲:“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酷熱三伏釣早晚”、“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癩蛤蟆”。

  3夜晚

  釣魚圈有一句俗話說的好:夏釣夏釣,夜間比白天好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夏日釣魚,夜間比白天好釣。原因有兩點:第一、立夏後的高溫季節傍晚,即下午5點以後,晚上水溫和氣溫皆在30度以下。第二、魚類都有怕驚擾、怕強光的習性,夜間干擾少,光線弱,加之夜間涼爽,晚風一吹水中氧氣增多,魚兒便無憂無慮,放心大膽游到岸邊,尋找食物。

  夏季釣魚最佳天氣

  1陰天

  在高溫季節的陰天,因沒有陽光直接照射,水溫相對低些,水中的魚兒要比陽光強烈的晴天活躍得多。

  2雨中

  因高溫季節的小雨天,雨水滴入水中,會降低池水的溫度,並增加水中氧氣的溶解量,魚兒感到舒適,就會到處遊動和覓食,從而增加釣獲的機會,提高釣獲量。

  3雨後

  夏天,雷陣雨後,特別是雨下透後不悶熱,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衝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遊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鉤,魚兒便頻頻上鉤;若在江、河下鉤,要等到退水時,才是釣魚的好時機。

  4有風天

  因有風天氣,在風的吹動下,水的上下層進行交換,大大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濃度,水中氧氣充足,魚兒就願意活動,就增加了釣獲的可能性。

  夏季釣魚最佳釣點

  1釣淺、釣邊

  釣諺說:“一日三遷,早晚釣邊”。因這時魚池淺處和邊上的水溫經過一夜的下降,溫度比較適宜,水中溶解氧濃度較高,又沒有外界的干擾,加上又有一些草籽兒或小蟲等餌料,魚便游到池塘邊上或淺水區覓食或棲息,此時釣淺或釣邊肯定收穫連連。

  2草邊

  高溫時節,水邊高大茂密的蒲草、蘆葦等水生植物,是魚類天然的庇護所,魚類一旦遇到危險便會鑽入草叢中避難,以躲避天敵的捕食或追擊;中午的高溫時段,水草中的陰涼處,氧氣充足,溫度適宜,是魚類避暑的勝地。所以高溫時節釣草縫、草洞、釣草邊都是不錯的選擇。

  3陰涼處

  夏天氣候炎熱,陽光直射,對水溫極為敏感的魚類,此時也都躲在深水區和有樹陰、坡陰、水草旁“乘涼”、戲水、覓食、聚集和棲息,故釣點應選擇遮陰處、水草旁。

  4深水處

  入夏後,淺水區溫度上升超過魚類生活的適宜溫度時,魚類便由淺水區向深水區遊動覓食、聚集和棲息。因為水深1米以下水溫變化相對緩慢,晝夜溫差小,所以酷熱的白天,魚類大多喜歡在1.5~2米的深水處“納涼”、戲水、覓食,故宜釣深。

  5進水口和流水處

  漲水時

  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漲,一些具有逆水爭遊習性的魚類,便藉機逆水而上,擁向進水口一帶。

  落水時

  水位發生明顯下降,淺水區的水都不深,魚兒沒有藏身之處,尤其是野生的大魚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現出驚惶不安,紛紛逃離近岸區或順流而下,潛伏於深潭之中尋找食物。

  釣魚減少跑魚的方法

  跑魚的原因

  一是提竿時機掌握不準。一般都是提竿過早,沒有鉤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魚。提竿過遲,魚兒吐鉤也會跑針,但這種情況較少。

  二是釣鉤的大小不合適,鉤太小,釣到大魚扎不進去,鉤不牢;鉤尖不銳,倒刺角度偏小,鉤不牢魚體,也易跑魚;也有拴鉤的方法不對,口線的結不在鉤柄的內側。

  三是餌料裝得過嫩、或過長、過大。魚兒碰到餌料不是一觸即落,就是魚未含牢就脫鉤了。

  解決的辦法

  1做到適時提竿。浮漂開始微動時不要提竿,要等魚漂上浮或下沉之後,才是魚兒吞食之時,這是提竿最為合適。

  2如釣鉤不適合,應及時換鉤,調整結紮部位。釣鉤用幾次後,要有時打磨。好的釣鉤應有粘感。

  3將餌要合適,如蚯蚓一般在鉤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長。面餌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魚兒剛吃就落。

看過夏季釣魚最佳時間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