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釣鰱鱅的小技巧方法

  釣魚有許多的釣魚技巧與方法,夏季釣魚也是這樣,夏季垂釣的目標魚一般是鰱鱅魚,那麼當中有哪些釣魚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釣鰱鱅小技巧

  一、出釣時機的選擇

  夏季釣鰱鱅,要選擇好相應的出釣時間,因為鰱鱅雖然不怕熱,但是很怕悶。其實大多數的魚類都是這樣,氣壓低,感覺天氣發悶的時候,水體缺氧,造成魚不愛咬鉤,鰱鱅也是這樣。經常能看到在悶熱的時候,鰱鱅成群的浮在水面,但就是不吃食。所以,釣鰱鱅應該選擇在晴朗,微風、氣壓較高的,水溫能達到20度以上的天氣出釣。特別是中午以後溫度最高的時間段垂釣最佳。

  二、釣點的選擇

  選擇好出釣的時間,我們還需要了解相應的釣點選擇技巧,因為鰱鱅不耐缺氧,所以,如果是野釣鰱鱅,釣點應選在池塘、湖泊的進水口和迎風通氣的透明度較高的瘦水為佳,這樣的釣點水中含氧量高,且一旦釣餌入水後,即刻霧化成一片餌帶,很容易誘來鰱鱅魚群。

  三、釣具的配備

  至於釣具的選擇,我們可以使用手竿來釣鰱鱅,因為要建立一個餌料的霧化區吸引魚來吃食,所以,打竿頻律較快,長竿用起來會比較累。但是,鰱鱅勁頭足,力氣大,上鉤後會左衝右突,短竿在遛魚的時候沒有迴旋的餘地,很有可能會把魚竿拉斷,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建議選擇4.5米或5.4米的韌性強、腰力足、重心靠後的輕質魚竿垂釣。

  四、釣組的配備

  釣組的配備,應根據垂釣魚的大小來決定,一般可以選擇3.0號的主線,1.5—2..5號的子線來應對綜合魚情。子線要軟,可以適當延長,以便於鰱魚的吸食。魚鉤一般用伊士尼8-10號鉤。釣組配備僅供參考,其實我沒那麼多講究,在竿子能承受的前提下,我儘量選擇粗一點的線組。

  浮漂選用短腳長身長尾的大漂為佳,這種漂入水後行程較長,有利於觀察魚訊。且這種漂吃水深、翻身快、抗風浪強、訊號穩定,湖庫垂釣鰱鱅比較合適。

  夏季釣魚保護措施

  眼睛的保健和防護

  騎摩托車或自行車外出垂釣,要戴太陽鏡,這樣既可以防止蚊蟲、灰塵進入眼內,又可防止陽光傷害眼鏡;同時垂釣時要儘量背光垂釣,避免陽光直射面部,選擇眼睛不受水面反射光線刺激的位置;陽光強烈時要戴上偏光釣魚鏡,防止強光對雙眼造成傷害;垂釣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瞭望一會兒,以調節視神經,使眼睛得到休息。

  面板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的強光會使人體天然防護機制受到破壞,使人過早衰老,還會引起面板病,甚至導致“面板癌”,因此要在早晚和夜間垂釣,避開強烈的陽光。如在白天垂釣一定要做好適當的防護,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戴釣魚手套,以減少面板外露。

  穿淺色衣服,因淺色衣服可以反射和折射陽光,吸熱慢,散熱快,保護面板;高溫晴朗的天氣應開啟遮陽傘,在傘下垂釣;經常外露的部位,如臉部,雙手、耳鼻部、勁部可塗防晒霜;選擇有樹木和建築物遮擋的陰涼處垂釣,避免陽光直射,同時要預防水面的反射陽光。

  腸胃的保健和防護

  由於夏季野外垂釣往往是一天甚至幾天。大多數釣友對一日三餐都不太重視,有時會隨便吃點東西,也不管涼熱,上魚好乾脆不吃了,時間一長就容易患胃腸病。因此外出垂釣一定要做好腸胃保護,喝水要喝涼開水,少喝生水。食物要注意衛生,不宜多喝飲料。夏季在野外應該多飲白開水、鹽開水,或是解暑降溫的飲料,以補充體內消失的鹽分,且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手腳和關節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垂釣時垂釣者手腳不要過度暴露在陽光下,防止被灼傷;同時也不要長時間坐在潮溼的地上垂釣,以免得風溼或類風溼病以及其他疾病。

看過夏季釣鰱鱅小技巧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