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在湖庫釣鯉魚的技巧

  冬季釣魚需要一定的技巧才會有收穫,那麼大家知道冬季在湖庫釣魚技巧有哪些嗎?知道如何釣鯉魚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摸清魚情勝過盲目下鉤

  釣魚,如果人不瞭解魚情,不能有的放矢,釣得好就無從談起。有一次,我按慣例出釣,見三名陌生的釣者穿著棉大衣,邊釣魚邊烤火,頗覺異常,細打聽,才知道他們是從百多公里外來此遊釣的,一晝夜,僅獲幾尾白條一類的小魚,見我們上大魚時,深感自己的釣餌釣法不對路,無可奈何地離去。

  與其相反,我們對周圍的湖庫非常瞭解、經常試釣,深淺瞭如指掌,深知季節不饒人,立冬後在江河等處因溫度原因已無魚可釣,就連煙波浩淼的小浪底水庫也難覓魚蹤。日夜溫差大淺水很少有魚問鉤,只有日照充足的靜水、深水、和魚情較好的湖庫才可能釣有所獲。

  於是,我和釣友就把目標鎖定在順澗湖水庫。此庫曾於去年七月份的暴雨,使上游魚塘和網箱決口,造成大量的魚流入,魚頭密度相對較高。後來魚兒分散了,逐步適應了環境,上鉤率不高。經過近半年的自然生長,魚兒預感到隆冬將至,為了儲備養份越冬,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攝食高潮,為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二、拋竿遠投勝過手竿近釣

  常言道,“寒露不算冷,霜降變3天”。隨著節氣的變化,日夜溫差逐步增大,自然水域的溫度一天比一天低,湖庫淺水溝汊的魚活動明顯減少,大魚紛紛向溫度較高的深水區轉移,此時釣淺不如釣深,釣近不如釣遠。

  我的釣友們大都用拋竿將餌鉤投到水庫大壩前方15~20米深的水域,頻頻得魚。今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氣溫已經很低,我和釣友丟擲6支拋竿,分別釣上1~2尾鯉魚,說明深水區水溫比岸上的溫度高,底層水溫相對穩定,仍然有魚活動和攝食,而淺水區僅在日照強烈的中午前後才有魚活動。誠然,任何事物的優劣都是相對的,但是,選擇上魚機率較高的做法,總比上魚率低的做法效果好。

  三、火力集中勝過廣種薄收

  我們知道,鯉魚是魚類中比較聰明的魚種,在自然水域和對外開放釣場,久經磨鍊的野鯉魚,更顯得有些狡猾,愛單來獨往,不喜歡群居,不容易釣獲。針對鯉魚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我們通常採取集中和分散兩種做法。

  不管使用手竿和拋竿,釣友們都自發地聚集在一個相對平坦、開闊、便於操作的地方,餌鉤的落點儘量集中,因大夥的餌料基本相同,能在水中形成一個較為固定範圍,能形成鯉魚進食的條件反射,必然能釣到魚、釣大魚。

  另一種做法是,釣者利用岸邊壩頭、坡坎、泵房、水灣和進出水口等地形選位,各施招法,這同鯉魚愛單獨活動相吻合,有時也有較好的收穫。我們把前者叫做“火力”集中,後者叫做“廣種薄收”,從釣實踐看,前者優於後者。如果把這兩種做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交叉運用,相輔相成,不管冬釣還是春夏秋釣,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

  四、投其所好勝過以雜對雜

  鯉魚的食性很雜,動物性和植物性餌都不拒絕,這是它的適應自然環境和不同食物種類等客觀條件,長期養成的食性。但是,什麼都吃,不等於什麼都愛吃,在眾多的天然餌和人工合成餌中,也有鯉魚自己的偏愛,在不同季節和不同釣場中的鯉魚,對食物也有選擇,投其所好才能立竿見影。

  我的冬釣鯉魚的餌料,是根據鯉魚的遺傳食性和在網箱、魚塘吃慣了魚飼料的習慣,將顆粒料浸溼後加適量魚骨粉、豆餅沫或麥麩均炒香,麵粉及香精做成的腥香味糟食。而裝炸彈鉤的糟食就做的比較鬆軟,入水後5~6分鐘即化,鯉魚容易中鉤,裝手竿的釣餌稍粘,可耐小魚的鬧鉤。

  這兩種餌頗受青睞,效果亦不錯。其原因主要在於餌團大,入水後溶解和揮發性好,其味能很快被魚發現,腥、香、軟、散符合鯉魚和其它魚種的需要,適口性比硬餌強。有的釣者因鯉魚雜食就以“雜”對“雜”,不分季節、不加選擇地用玉米粒、豆餅、紅薯、蚯蚓、昆蟲或其它隨意弄來的餌料裝鉤,上鉤率很低,不是太硬氣味散不出來,就是魚啃不動,影響大魚攝食。

  冬季釣魚用線技巧

  1、線徑要小

  線徑小的線最容易“爬魚”是老釣手的經驗,原因主要是細線不易引起魚的警覺,訊號傳導敏捷,中魚率高,推薦使用0.25--0.5號的小號線。

  2、切水性要好

  切水性好的線不僅不易驚魚,而且可以減輕風對浮漂的影響,推薦使用碳素線。

  3、記憶力要低

  記憶力高的線易彎曲和打結,記憶力低的線不易變形,碳素線的記憶力低於尼龍線。

  4、線體要柔軟

  線體柔軟的線活性強,不僵硬,不易斷,一般新出品的線好於庫存較久的存線。

  5、結集力要強

  亦稱拉力好,建議買品牌線。

  6、要忌用超標線

  超標線主要體現線上徑上超標,購買時注意目測和手感,不要輕易相信廣告。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