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鯽魚的實用技巧

  冬季釣魚一般目標都是鯽魚,冬季比起其他季節釣魚有些難度,只有掌握一定的釣魚技巧才會有好的收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小水面做釣

  天氣變冷之後,魚兒會轉移到深水區較溫暖的地方過冬,而大水域釣場的釣點距離就會加長,水位就會加深,不少喜歡使用手竿的釣友難免生出鞭長莫及的感慨,更何況魚兒會扎堆在不同的地方,並且活動範圍縮小了很多,尋找魚窩會更加困難,往往會空手而歸,這時候推薦在河溝池塘一類的小水域垂釣。

  當然選擇小水域的時候要注意一些方面,首先要保證該水域至少2年沒有乾涸過,最少有超過1.5米的水深處,並且要有足夠的寬度,因為有不少缺乏公德心的人使用電網毒藥一類破壞水域資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小水面垂釣選擇合適長度的手竿來充分發揮釣深的效果。

  二、小風力天氣垂釣

  冬季的風力較大的天氣會讓水溫降低更快更低,如果風力超過3級就不利於垂釣了,所以儘量選擇背風的位置垂釣,水溫相對比其他地方要高,並且冬季魚兒活動力度弱,也容易觀察漂相,及時提竿中魚,還有一點就是在背風處垂釣不會像其他地方那麼寒冷。

  三、小溫差的天氣出釣

  1、冬季溫度變化比較大,魚兒需要對水溫有一定的適應時間才有體力活動覓食,所以冬季垂釣選擇合適的天氣是非常重要的,儘量不要在溫差超過10度以上的天氣垂釣。

  2、一般在大風、下雪、寒流來臨的前一天等氣溫變化較小的天氣效果會比較好,此時的溫度變化並不大,魚兒察覺到寒流將至會大量覓食抵抗寒冷。但是這些冷空氣過後水溫氣溫會大幅度降低,魚兒在這種環境下會覺得極度不適,基本都在冬眠停食狀態。

  四、小窩子

  1、冬魚基本上是少吃少動的狀態,而打重窩用重量並不能起到有效的誘魚效果,因為魚兒不像其他季節一樣會到處活動尋找食物,所以要在尋找魚窩上下功夫,只有找準魚群聚集的地方,就算誘餌使用的比較少也會有很好的魚口,而相反的,沒有找到魚窩的話,就算使用再多的窩料也起不到作用。

  2、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找到魚窩之後也不需要打重窩,冬季魚兒的食慾比較小,若是打重窩的話,魚兒到窩點只吃誘餌可能都已經吃飽了,正確的做法就是首先要選擇好釣點,誘餌方面要貴精不貴多,讓魚兒處於吃不飽捨不得離開的狀態,然後使用味型好的釣餌吸引魚兒吃鉤。

  冬季釣鯽魚小訣竅

  1、不死守於固定的深度

  冬季釣陽也好釣深也好,都只是普通規律,所以有些情況下不可死守於固定的深度。冬釣鯽魚還得看地兒決定釣得多深與釣得多淺,比如垂釣水庫的鯽魚,較大的水庫平均水深要達幾十米,水庫裡的魚兒已經適應了深水處的水壓,個體較大的鯽魚往往呆在六米以上的深處。鯉魚就更了不得,它們能在十米左右的深處棲息,冬季避寒夏季則避暑。所以究竟釣多深,還是要根據釣場的實情來決定。

  2、於自然河道舍近釣遠,深度適宜

  如果在自然河道垂釣鯽魚,因為河道中多有堤壩或石堰攔住水流,到了冬季水位下降,開始蓄水,水位升高時才開閘放水,放水時河道的水流速度也不大,因而近岸的水流幾乎處於不流動的狀態,只有河道中央的水體才能緩慢流動,其溶氧量就要高於近岸處,加上河道中央流動的水體夾雜著自然餌料,會吸引魚兒到河道中央覓食,近岸處則不適合於垂釣。所以此時我們不可釣近釣淺,如果改用長竿施釣,釣二至四米的水深就比較適宜。

  超過四米就不太適宜了,因為太深不僅魚兒很少,還多是小個體的魚。採用這種策略在自然河道垂釣鯽魚,許多釣友在多處河道的垂釣經歷證明了其有效性。總之,一句話歸納就是舍近釣遠,深度適宜。

  3、自然河道野釣調漂技巧

  確定釣點後打窩誘魚,再掛上較重的鉛皮找底,然後下拉浮漂,下拉距離大於浮漂與子線的長度之和。緊接著取下鉛皮並掛上雙餌進行調漂,酌情增減鉛重,直到調至露出1至3目為宜。

  以上步驟完成後再次掛上重鉛探底,也要讓漂露1至3目,最後把浮漂往下拉4到5釐米的距離即可開釣。這樣調漂的效果是鉤餌離底四五釐米,漂訊反應較為靈敏。只要窩中有魚,就能很容易吸食到鉤餌。如果怕麻煩,可以直接調1目而釣2目,見效也是比較快的。

  釣魚提竿的技巧

  在我們釣魚提竿技巧分為鬆、直、抖、嗆。

  鬆:就是說在我們收線的時候要張弛有度,收線的時候魚的反抗力弱時可快收。如果反抗力大的時候,我們就要立刻的鬆線。若是牽強的話,反而會跑掉。

  直:就是在我們收線的時候要朝直,直往上抬。切勿左搖右擺的,魚兒在水中發威時,力量要超過體重若干倍,收線時阻力很大的。這個時候只要往前抬,才能承受壓力,如果左右擺動的話,很容易造成斷竿的。

  抖:就是在魚上鉤後,一定要穩住。先抬起輕輕抖動一下,讓魚鉤往深處鉤去。鉤在魚嘴裡鉤牢了,不僅魚吐不出鉤,收線時也可減少滑鉤的失誤。但一定要輕輕地抖竿,重了會鉤破魚嘴而脫鉤。

  嗆:就是讓魚多嗆幾口水。收線到一定程度,為防止魚切線,掙扎逃脫,需將魚的頭部抬出水面,再迅速放下水去。反覆幾次,再用兜網去兜,就容易收上來。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