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漢紙武隆祕境探險記2

>重慶 重慶 重慶

  返程途中,在山間意外發現了一座溶洞。洞口隱藏在茂密的樹木間。翻過亂石,爬進洞口,內部豁然開朗。以前只見過景區裡被燈光化妝後的溶洞,現在呈現在我眼前的卻是她難得素顏的一面。這一天的翻山越嶺真是值得!

重慶 重慶 重慶

  返回村裡,才注意到村中心那棵百年銀杏樹。據說,當年祖輩號召全村人一起種下它,以示:一個村,一條心,全村百姓齊心協力,在這絕壁之心,開墾出一片安樂家園!

  此時的銀杏,樹幹筆直,枝繁葉茂。秋天還未來得及把它的夏裝退去,綠油油得正熱鬧。若再過些時日來看,滿村必是金燦燦的輝煌色彩。金燦燦的銀杏,金燦燦的玉米,人到這裡也必定會有土豪金的好運吧!O∩_∩O~

  樹下圍著樹幹搭建了木椅,村裡唯一的公共休閒區域就在這裡。仲夏夜晚,在樹下乘涼拉家常;秋冬午後,在樹下晒太陽織毛衣。村民戲稱這是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

重慶

  離開時,已是傍晚時分,太陽的餘暉照耀在天坑村。照亮了收割稻穀的大姐,抽著旱菸的老人,剛從田裡摘完新鮮南瓜的女人們,在田間玩耍的孩子們。

  勤勞而智慧的天坑村民,世世代代在大自然的寵愛中,用自己的雙手,在絕壁之下,建造了這片地下桃花源!

重慶 重慶

  *************** 第二節:下地獄闖石寺尋寶藏——大石箐石林寺上***********************

  從提筆開始寫到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為何進寺廟前要先到地獄走一遭。經歷了死亡,才會無懼死亡吧!當寫到望鄉臺時,突然懷念逝去的親友。此刻,居然真的希望人死後有冥府,然後有這麼一塊望鄉臺,讓靈魂與陽間親友,做最後的道別。

重慶

  經歷這一次探險,我才體會到去未開發景區探尋的真正樂趣。除了驚險刺激T^T經歷了一次死亡、未知的神祕感藏於石頭裡的寶藏,更有一種探索成就感。因沒有成文的資料、文獻來具體講解這個 地方,於是自己通過現場觀察去搜索資料,瞭解源來始末。當問題得到解答時,這便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

  除了探險的樂趣,也有探險的悲哀。當看到了那些曾經美好,但因歷史原因毀於一旦的古蹟,任誰都會情不自禁地為前人悲哀,讓後人警醒!

  辣麼,先說個輕鬆的話題,再開始詭譎的探險吧~噠啦啦噠噠~~~終於在仙女山和宇宙超級無敵小帥哥合影。他那孤傲的,如王紙一般冷漠滴小眼神讓我都羞she鳥~~O∩_∩O

重慶 重慶

  …………………………………………華麗麗啊滴hun隔線………………………………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負於城下

  餘秋雨《道士塔》引用詩

  ps:寺廟內拍照片前,我都有叩拜神靈,請求他們原諒。

  早耳聞,武隆有深山,山中有竹林,林間有大石,石中建古寺,寺從鬼門入,入寺尋寶藏。是的,起初,我是被最後兩個字所吸引——寶藏!多麼勾引探險慾望的詞彙。腦子裡甚至早已有了畫面感:把國外尋寶片的女豬腳換成了自己。

  從武隆出發到大石箐,約2個小時。王哥此次探險我倆同行說,你如果看到路邊出現了巨大的石頭,就說明我們快到了。

  話音未落,盤旋而上的山路旁,陡然出現了一塊巨石。它形如黑熊,匍匐在荒蕪的田野間。

  “這個都不算大,待會你就能看到更大的了!”王哥笑著說。

  寺的隱蔽在山路一側,稍不注意就會開過。翠綠的竹林間有一巨石赫然在目。石表面斑駁不堪,墨綠的小生命不斷在他身體上繁衍生息。 石上的“大石箐石林寺”六字也在歲月的侵蝕下,不再清晰。

重慶

  這座始建於清順治年間的古寺,已三百歲有餘,佔地五十畝。寺由十二個殿堂組成,分別為:無常殿、夫子殿、黑神殿、老君殿、太陽殿、正殿、人王殿、觀音堂、祖師殿、子午宮、魯班殿和玉皇殿。

  就在這個約兩個半足球場的區域裡,上演著死亡與重生,見證了繁華與蕭寂,銘刻了無知與罪惡!

  寺門前有兩顆樹,一名刺柏,一名梭羅。刺柏蔥蘢碧綠,亭亭如蓋;梭羅虯枝婆娑,狀如盤龍。寺門兩側共有迎客鬆九棵。右邊兩棵,各高九丈許,兩人合抱,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左邊七棵,每棵約高十五丈,需四人合圍,蒼翠挺拔,樹蔭覆蓋達十五畝左右。其最高樹齡達四百多年。

  整個石林寺,僅我和王哥兩人。我想,這樣也好,沒有喧譁聲來破壞我與這300歲高壽的“老者”對話。

  然而,這樣的美好幻想,很快就被隨之而來的“死亡”經歷給打破了。

重慶

  ——————————————————— 要想拜神靈,先得“下地獄”!————————————————

  這裡靜得出奇,嘈雜的人聲,喧囂的車馬與之絕緣。四周濃廕庇日,萬籟俱寂,僅偶聞樹葉沙沙的摩擦聲和間或的蟲飛鳥鳴。

  幽暗的鬼門關,擋在寺口,令人不寒而慄。灰冷的石壁上刻著一聯:幽冥生死路,賞罰落魂臺。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富甲一方的商賈,都得屈身從這狹窄的鬼門進入。豁達善良之人泰然自若,而膽小作惡之人則心生懼怕。

重慶

  過了鬼門關,便來到第一殿——無常殿。是謂人生無常,生死有命。

  兩座巨石之間,形成了寬闊的夾縫,如天然的殿堂。善惡與否,就在這石縫間見分曉。

  木蓮地藏王菩薩、閻羅大王、十殿轉輪大王等十四名審判者,正襟危坐於殿堂,等待到來的受審靈魂。無論你生前是誰,死後的靈魂都必須揹著今生的一切功過去接受冥府的審判,或超生天界,或墮入地獄。

  無常、判官、小鬼、牛頭馬面和雞腳神等一干陰司執事人員包圍在我們身邊,無不青面獠牙,面目可憎可怖。他們中有的報生死簿,有的提筆作勾寫狀,有的手提鐵鏈躍躍欲試,大有隨時可以捉人歸案之勢。而這些破碎的無頭塑像,更增加了地獄與死亡的氣氛,叫人毛骨悚然。

  人,生無常而死有別。靈魂的歸所在無常殿被區分開來:那些生前為善的人將得到補償,生前作惡的無一倖免受到懲罰。

  當世人總抱怨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樣虛擬一場死亡後的審判,或許會叫我們內心平衡些許。也鼓勵活在世間的人們:善人繼續行善,惡人改邪歸正

重慶 重慶 重慶 重慶 重慶

  走出無常殿,便是黃泉路。青石板拾級而上,卻沒有聞到彼岸花的香味,這不禁讓我有點失望。聽說聞到這種花香,就能換起前世的記憶。

  黃泉路的盡頭是奈何橋:“奈何橋,奈何前世的離別,奈何今生的相見,無奈來世的重逢。”

  橋陡峭狹窄。膽小或自知作惡太多的都望而生畏,不敢上橋。就是膽大或自信心未作虧心事的人上橋時也得小心翼翼。上得了奈何橋之人,在寺裡的祈求便會被神靈聽到。

  走過奈何橋,登上望鄉臺。這裡是鬼魂遙望陽間的唯一視窗,也是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若真有冥府,那些離開我們的親友們,就會站在這冰冷的石塊上回望我們吧!然後淚流滿面,如同為他送別的我們一樣。

  望鄉臺旁會有孟婆等待著靈魂。她端著一碗忘川水煮的孟婆湯。那些滾滾紅塵中數不清的悲歡離合都會隨著“孟婆湯”的緩緩入喉,永遠凝固於走在奈何橋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淚水的黯然回眸間,化做縹緲雲煙,淡然散去。

  然而,這裡沒有讓我忘情的孟婆湯,而我卻已為這美景忘情。站在望鄉臺上,寺周風景一覽無遺。或許是剛經歷了一場死亡的考驗,所以這草綠樹蒼山黛的美景來得格外珍貴。忽聞雨聲,而未見雨滴。原是竹林風吹來,竹葉竊竊私語,如濤聲,似雨落。

  寺周桂花飄香,有黃、白、紅三色。亦有一年兩次開花和月月開花的珍惜名桂。所以無論何時去石林寺,都能看到桂花盛開。深深地吸上幾口涼津津甜絲絲並略帶溼潤的清新無比的空氣,無不神清氣爽。

重慶 重慶 重慶 重慶 重慶

  寺周的美景讓人沉醉,而這石上的世界,也別是一番風景。

  望鄉臺旁是仙人石,石高二十八,周長一百六十米,極像一個大石鼓。腳踏此石,便會發出“咚咚”的響聲,清脆悅耳。仙人石的半腰有個碗口大小深數米的洞,據說如果誰能把第一顆石子扔進洞裡,他們第一胎準會生個胖男孩。因此這個小小的石洞便被人們叫作“打兒洞”。在一塊巨大的石頭頂上有一個水坑,無論赤日炎炎還是大雨滂沱,那坑裡水始終不溢不幹。每年從水坑裡都會長出一株稻秧來,秋來也抽穗結籽,甚是奇妙,故稱其仙人田。

  上橋不易,下橋更難。這與我上次在山洞中感覺一樣。下橋的路更加艱難,但心裡卻少了忐忑和畏懼。或許這就是進寺先體驗死亡的真正主旨所在。將死亡的過程具化,讓人才能更有勇氣去坦然面對死亡,而對於活著的人,則更多了一些珍惜和期許。

  安全走下奈何橋,便可拜見各殿神靈。

重慶 重慶 重慶

  石林寺有太多想寫的東西了,因此我將文章分為了兩部分,下一節將看到巨石中鑿出來的殿宇;藏寶詩的真正模樣;以及我嚇出冷汗的靈異經歷;還有為何這個寺廟裡有會有太極八卦圖等問題~~拜了個拜~大家請期待下期哦~~

重慶

  ******************* 第三節:下地獄闖石寺尋寶藏——大石箐石林寺下*******************

重慶

  出了鬼門關後,沿著殿宇的路線參拜各方神靈。

  ———————————————— 源起——風水寶地————————————————————————

  順治初年的某一天,一位老人正在山間砍柴,突然一個晴空霹靂把他嚇了一跳,定眼一看地上出現了土地菩薩。老人把這訊息一傳開,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接著當地鄭、李、劉三姓的族長便帶頭募劃錢糧,開始修廟。於是,大石箐的第一座殿——正殿,便在這巨石陣中拔地而起。

  正殿地上有一個八卦圖,據說修建時,十二個工匠花了三個月時間都安不好,八卦圖總是東倒西歪。主持只好稟告上天,請求神仙指點,就在那天晚上子時神仙通過戰壇降諭:“修八卦圖要天上的石頭才行。”怎麼才有天上的石頭呢?這又是一道難題。後來經人提醒去仙人石上開來石頭才修好了。過去人們隨時可以聽到八卦圖下有淙淙的流水聲。一位好事者,出於好奇,開啟八卦想看個明白,誰知裡面完全乾涸,毫無水跡。

  正殿中書:“酒色財氣是堵牆,多少迷人在中央,有人跳出紅塵外,便是生死不老方。”想起近期不斷有“小三供出貪官”的新聞,若他們早明白這兩聯文字的真諦,也不至於落此田地吧!

重慶 重慶 重慶 重慶

  —————————————————不用寸木片瓦修建的神殿————————————————————

  無獨有偶,乾隆也把這大山竹林間的隱祕之地,視為風水寶地。

  雍正駕崩之際,諸王子為爭皇位鬧得不亦樂乎。一天,還未繼承大統的乾隆微服出宮閒走,籍以排遣胸中的積悶。漫步間,他看見一個鬚髮如銀的老人坐在地上給人測字。乾隆不覺心動,便從人群中擠上前去,讓老先生測字,看前程。老人笑了笑說:“我左看你是君,右看你也是君,正面看你是君,背後看你還是君。不出七天,你一定能繼承皇位成為一代明君。”乾隆心中暗喜,說:“我要是真的當了皇帝,一定封你為丞相。”老人說:“出家人閒雲孤鶴,一向無拘無束慣了,不想為官作宦,只求你不用寸木片瓦給我修間房子就行了。”乾隆忙問:“你老尊姓大名。仙鄉何處?”老人答:“我姓李名耳,四川涪州人。”說完便化作一陣清風去了。後來乾隆果然登上龍位。他不忘前言,差人至四川涪州。但四處尋覓都不知如何不用寸木片瓦建房屋。後輾轉反側來到大石箐,才理解老人的本意。果真在這巨石壁中,鑿刻出一個老君殿來。

  老君像與殿內的雕飾均在巨石內部鑿刻而成。200多年前,多少工匠費盡心思雕琢這塊巨石。當老君像慈祥地端坐在殿堂,當騰飛的雙龍盤旋在石柱上,當整個神殿在歡呼聲中竣工,誰又會想到有一天,它會只剩殘垣斷壁與荒草作伴。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