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柔道聯合會

  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IJF,簡稱國際柔聯。1951年7月,依據歐洲柔道聯合會代表大會的決議,成立了。的主要目標是管理世界柔道運動,聯合五大洲柔道聯盟組織國際柔聯賽事以及奧運會柔道比賽。國際柔聯還負責制定柔道專案的國際規則。現有187個協會會員,分屬5個大洲聯合會。工作用語為英語和法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 。歡迎閱讀!

  簡介

  全稱: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IJF

  簡稱:國際柔聯

  成立時間:1951年7月

  工作語言:法語和英語

  總部地點:日本東京

  會員協會數量:約118個

  概況

  國際柔聯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 1次。每個會員協會有 1票表決權。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國際柔聯的領導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經代表大會選出,由主席、副主席、祕書長、副祕書長、司庫、運動主任和運動副主任組成,任期 4年,連選得連任。現任主席是鬆前重義日本;祕書長是H.肯帕民主德國。

  章程

  965年通過了國際柔聯的第一部章程。

  柔道為奧運會專案。國際柔聯是籌備奧運會柔道比賽的主要諮詢者和監督者。

  各國柔道協會的章程應與國際柔聯的章程和規定相吻合。洲柔聯同國際柔聯密切合作,並代表國際柔聯領導本地區的活動。為了保證與國際柔聯的直接和經常聯絡,各洲柔聯應及時向國際柔聯通報修改章程和領導成員變更的情況。他們有責任報告洲代表大會的日程、記錄、決定、主要比賽的內容和成績、各會員協會發展柔道運動的資訊以及其他洲感興趣的問題。有關這方面的材料應送交國際柔聯祕書處。由祕書處分發給各會員國。

  任務

  支援和改善各會員之間的友好交往;舉辦世界錦標賽 儘可能兩年1屆和奧運會比賽;在全世界普及柔道運動;發展和改進柔道技術;編寫柔道技術細則。

  的組織架構

  每個國家的柔道協會均可加入國際柔聯。國際柔聯只吸收洲行世界錦標賽或奧運會的地方。國際柔聯力爭在各大洲輪流舉行世界錦標賽。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未能舉行世錦賽。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未能舉行世錦賽,那麼也必須召開代表大會。如果沒有一個會員國願意承擔大會的組織工作,那麼代表大會即在總部召開。

  代表大會的任務:選舉國際柔聯領導人;批准和修改章程;審議領導委員會的報告;吸收新會員;討論各會員協會提出的建議。

  代表大會只討論預先規定的議題。因此,祕書處要求各會員國必須在會前3 個月把想要討論的問題呈交上來。日程上預先沒有安排的議題,只有得到大多數代表的同意,才能討論。

  每個會員可派出2名代表參加代表大會。但只1人有表決權。非會員協會的代表可在大會上發言。

  代表大會的全部工作由國際柔聯主席統一領導。如果主席缺席,則由第一副主席代理。領導委員會成員無表決權。

  代表大會的決議需得過半數通過。表決通常採用公開投票。只有在選舉和決定重大問題時,才進行祕密投票。票數相等時,主席的一票起決定作用。應至少3 個洲的半數會員國的要求或根據領導委員會的建議,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領導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其成員包括主席、若干副主席、祕書長和副祕書長、司庫、競技主任和副主任。領導委員會成員除副主席外,均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選舉公開進行;在一次代表大會上選舉祕書長、司庫、 競技主任。副主席由各洲推薦每洲1個,按票數多少排列。他們協助主席工作。 在主席缺席的情況下,由第一副主席行使其職權。

  常設局由主席、第一副主席、祕書長、司庫、競技主任組成。常設局會議由祕書長根據主席要求召開。常設局決定緊急的和重大的問題,但一切決議都得呈交領導委員會批准。

  祕書長領導祕書處的工作,負責與各洲柔聯和各會員之間的聯絡。司庫管理財務,每年向代表大會報告財政收支情況。競技主任及其助手領導競技工作,他們同各洲柔聯任命的技術顧問組成技術委員會。

  國際柔道聯每逢單年舉行世界錦標賽,雙年舉行世界青年錦標賽。

  中國於1983年加入這一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