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呼吸竅門

  很多跑步都遇到過跑不了幾步就氣喘吁吁,再堅持兩步卻又疼痛難忍的岔了氣的情況,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學會從牙縫中吸氣

  跑步時呼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隻用鼻子呼吸。另一種是口鼻一起呼吸。 要想跑的舒服,分清跑步的階段和速度最重要。

  跑步剛開始時,或者速度較慢時,需氧量小,僅用鼻子呼吸就可以滿足需氧量。如果氣溫較低或者頂風跑步,更應該用鼻子呼吸,這樣進入肺部的氣體能被鼻毛和鼻粘膜加溫加溼,從而避免吸入的塵埃、細菌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岔氣、胃寒等疾病。

  當跑步時間較長或速度變快時,鼻呼吸就難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求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機疲勞。此時應該張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當然,張成血盆大口也不行,最好的口微開,輕咬牙,舌尖捲起,微微抵住上顎,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二、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

  跑步時,人們一般習慣於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調節呼吸節奏,其實,呼吸節奏應該與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節奏就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隨著距離的增加,機體疲勞慢慢明顯,這時候需要放慢前行的速度,甚至停下來走兩步,以調整好呼吸節奏。

  三、加強呼氣深度

  許多人在慢跑時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較長時間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表淺而急促,從而產生胸部漲滿難受,呼吸困難的感覺。

  有些人雖然注意深吸氣,但往往就忽視了呼氣的深度。其實,當跑步時間較長時,只有適當加大呼氣深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地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求。深度加強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廢氣、增大肺中負壓,從而使吸氣更省力,吸氣量也能增加。

  四、防止岔氣的建議

  1、正確的跑步姿勢。

  2、加強力量訓練,尤其是腹部力量。

  3、經常練習深呼吸。

  4、運動前或運動中儘量避免高糖分或高滲透壓的飲料。

  5、避免空腹跑或剛吃完飯就跑。

  6、運動前的熱身要徹底,逐步的增加速度。

  7、在較軟的場地上跑,比如草地或者小路。

  8、注意呼吸時間,儘量左腳落地時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