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挫折而成功的故事

  挫折是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它是拌腳石,讓你停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它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癒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柺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自尊的人,能夠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征服挫折和失敗,在挫折與失敗中獲得成功。而喪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自暴自棄.自輕自賤的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從而放棄了努力奮鬥。所以沒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

  篇2

  儘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痺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痺,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痺,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專案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義大利人譽為“黑羚羊”。

  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篇3

  這是一位大家熟悉的名人,可是他走向成功的歷程可能是人們想象不到的。

  5歲時他的父親去世,自小缺少關愛;

  14歲時他從學校輟學,自小缺少教養;

  16歲時他結束流浪,用謊報年齡的手段參了軍,軍旅生活也很不順心;

  18歲時他娶妻結婚。幾個月後,妻子變賣了他的所有財產逃之夭夭;

  後來,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很快又放棄了;他賣過保險、輪胎,經營過一條渡船,開過一家加油站,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

  進入中年,他在一家餐館的任主廚和洗瓶師,後因修築公路,餐館被拆,他又失業了。

  65歲時,他從郵遞員手中接到第一份保險支票。他用這105美元的保險金開始創業。

  88歲高齡之時,他的事業終於大獲成功!

  他,就是風靡全球的肯德基的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

  故事給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我感觸最深的是正確地對待挫折。期盼人生沒有挫折、期盼直線的走向成功,是不切實際的。“耐挫能力”挫折商才是成功的支柱。

 

的人還:

1.挫折後成功的名人故事4篇

2.關於挫折與成功的名人故事

3.挫折與成功的故事

4.因挫折而成功的勵志故事

5.面對挫折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