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突破自我的經典名人例子

  如果我們能夠時常找一些關於勵志自我的經典名人例子來看看也還是很不錯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把自己定位為一粒種子

  一個少年聽說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雲來到自己的學校演講,就特地趕了過去。恰好馬雲的演講中有一個互動環節,請聽眾提問,馬雲現場解答。於是,少年提出了鬱悶了很久的問題:“我努力學習,成績也算中上等,可是在班裡還是默默無聞,沒人注意到我。雖說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塊金子,但我把自己當金子看待,每天起早貪黑,勤奮努力,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可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得到同學們的賞識呢?”

  馬雲略一思索,微笑著說:“你給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呀,你不要把自己定位為金子。”

  少年問:“那定位成什麼呢?”

  馬雲說:“你要把自己定位為一粒種子。”接著,他解釋說,“是金子固然總會有發光的那一天,但金子是被動的,它不會自動掀掉埋沒在它身上的泥土,它需要被挖掘和發現。如果永遠沒有被人挖掘和發現,金子就會終生被埋沒在土壤中,永無出頭之日。人生有限,我們耗不起呀!因此,當我們遭遇埋沒時,不妨做一粒種子,主動把埋在身上的泥土,當作是激發自己成長的土壤,不斷汲取養分,積蓄向上的力量,讓自己的夢想生根發芽,用不了幾年就會成長為一棵高大的樹。你想想,一棵高大的樹聳立在眼前,誰會視而不見呢?”

  :世有伯樂是能人的幸運

  姜昆與馬季相識,是在1976年。這一年他和師勝傑一起赴北京參加全國曲藝調演。作為評委的馬季那個時候已經是相聲界的中流砥柱,是一錘定音的人物了。他相中了這個相聲新苗子,就對身邊的專家們說,這個年輕人天賦和悟性都很高,只要假以時日多加錘鍊,就一定能夠成為相聲大才。他要把姜崑調進京來,並收他為徒,幫助姜昆儘快成才。那時候,姜昆在黑龍江建設兵團已經小有名氣,被譽為“曲苑新葩”。調他進京,對兵團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人家不願意放人。

  可是馬季不願意看著這個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就這樣埋沒在基層。他思慮再三,後來想出了一個妙招。為了討好兵團,也同時與兵團領導搞好關係,他帶領一支曲藝演出隊,直奔姜昆所在的兵團。他打起慰問演出的旗號,不給領導提調姜昆的事,只是帶領曲藝團賣力地演出。他們演了一場又一場,讓平時很難見到這些明星的兵團領導十分感動。也為馬季識才、愛才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放姜昆去北京。姜昆最終成了中國相聲界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姜昆因為馬季的發現和推薦走向成功,可喜的是姜昆繼承了馬季的品格,也始終把從基層發現人才當做神聖的責任。1987年8月,時任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的姜昆帶團到了遼寧省鐵嶺市,可在體育館剛演了一場,姜昆就發現觀眾對節目根本不感興趣。從沒受過這分冷遇的姜昆悄悄深入到群眾中瞭解情況。觀眾誠懇地告訴他:“你們的節目根本不逗樂,與我們鐵嶺團的趙本山一比差遠啦!”姜昆將信將疑地說:“那我們就看看那個趙什麼的節目吧,也算是互相學習。”

  趙本山聽說是給姜昆這樣的大名人演出,立即拉上幾個演員,手拎肩扛著幾件破道具就來了。當時他們演的是《瞎子觀燈》和《1+1=?》兩個節目。

  演出開始了,包括姜昆在內,說唱團的演員們開始還能作矜持狀,一臉嚴肅地不說不笑,可看著看著,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演出結束,姜昆一個勁兒地誇演得好。他說,要把趙本山的節目推薦到中央電視臺演出,他回北京要向曲藝界隆重推薦趙本山。

  就在當年的國慶晚會上,趙本山的《1+1=?》作為開場節目被推出。趙本山在中央電視臺一炮打響,從此成為中國曲藝界一顆耀眼的明星,成為中國的小品之王!

  沒有馬季這個伯樂的發現和推薦,就沒有今天的姜昆;沒有姜昆這個伯樂的發現和推薦,就沒有今天如日中天的趙本山。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作為伯樂的那種博大胸襟和崇高品格。

  這也正是馬季和姜昆之所以成為一代大師的理由,也是他們無論在本行業還是在全社會為人所崇敬的理由。故而成為伯樂,不僅需要能力,更要有博大的胸襟。

  :李開復人生的三次跨越

  他曾經是蘋果電腦公司舉足輕重的技術專家。微軟中國研究院功勳卓著的首任院長。在學術領域,他是攻堅挫銳的科研天才;在管理層面,他又是運籌帷幄的領軍人物。而在很多年輕人心目中,他不僅是偶像,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導師。身為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的他將大量時間和精力獻給了中國青年的教育和成長。他寫給中國學生的信在廣大學子中間廣為流傳,有人送了他一個稱號一“校園教父”……

  人生只有一次,不應浪費在並不感興趣、沒有成就感的領域

  李開復祖籍四川,出生於臺北。1972年,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家人把11歲的他送到了美國。在風光秀麗的田納西州,有一個小鎮叫橡樹嶺,李開復就讀於這裡的一所天主教小學。來美國的第一年,還沒過語言關,聽課像聽天書,老師在上面講課,他就在下面看武俠小說。一年後,他基本上適應了英文環境,開始了正常的學習。

  從此,這所學校出了一個數學天才。李開復總是在各種數學比賽中獲獎,功課成為理所當然的第一名。高中時,學校安裝了一臺很舊的IBM電腦,李開復對它,著了迷,他常去那裡玩,編遊戲,做運算。在電腦神奇的世界裡,他感到了無窮的樂趣。

  經過老師的鼓勵和審慎分析自己未來的成長目標後,他在大二時決定轉入計算機系。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還屬於新事物,哥倫比亞大學的計算機系也剛剛創立,不到30人。從受人尊敬的律師到一個前途不明的“計算機工作者”,李開復轉專業的風險可謂不小。朋友們勸他謹慎考慮,但是他思考後的結論是:人生只有一次,不應浪費在並不感興趣、沒有成就感的領域。一輩子從事一份沒有激情的工作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1983年,李開復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之後他進入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繼續深造,並於1988年獲得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有著十分自由而良好的學術氣氛。在入學之後,計算機學院的上百位教授每人每天作一個報告,介紹自己的研究方向,讓學生充分了解,以便決定自己的導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

  經過一個月的瞭解和考慮,李開復決定投身人工智慧的研究。—個偶然的機會,李開復採用統計學的方式研究語言識別,這在他腦子裡形成了—個初步的思路。李開復嚮導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儘管瑞迪教授並不完全認同他的觀點,但他還是同意了李開復的想法,讓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並答應為他提供最好的計算機。

  這項研究使李開復確信,用統計學的方法研究語言識別比專家系統更具優勢。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專案中來,開始了每天長達18個小時的研究,寫了至少10萬行程式。1987年12月,李開復的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採用統計學的方法得到的語言識別率從40%一下子上升到96%以上。1988年3月,在紐約舉行的國際語音處理的最高學術會議上,李開復的研究成果轟動了國際學術界,從此,所有以傳統的專家系統研究語言識別的人全部轉向了統計學的方法。

  從蘋果到微軟再到Google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

  由於老師的挽留,李開復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在了學校,繼續從事這—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他的論文發表之後,有著良好的商業意識的瑞迪教授將他的結果做成了一個軟體,並以每年10萬美元的價格許可給一些大型商業機構,當時IBM、蘋果、微軟等10多家公司都在當年就購買了技術許可,李開復從此成為各大公司瞄準的目標。

  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美國,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而蘋果電腦則扮演著最令人激動的角色。蘋果公司一次又一次找到李開復,邀請他去矽谷參觀。矽谷的勃勃生氣,以及蘋果走向每一個家庭的理念讓李開復感到振奮。終於,他下定了決心,加盟蘋果,實現自己的理想。

  從1990年到1996年,李開復在蘋果電腦公司工作了6年,從語音組經理到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再到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這一路的升遷與他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密不可分。

  1997年,比爾·蓋茨來到中國訪問。在清華大學與學生的對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終下定決心,投資8000萬美元在北京設立微軟中國研究院,要使微軟在海外的第二個實驗機構成為世界級的,亞洲最高水平的軟體科技研究院。

  正當比爾·蓋茨在尋找一個“既懂研究,又懂管理”的人來擔當此重任時,他遇到了李開復。在華人研究員、同時也是李開復的校友黃學東的極力推薦下,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負責在中國組建研究院。這段日子可以說是李開復在微軟最開心的時光之一。他不僅從海內外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來到中國研究院工作,並且通過一系列的公關活動,改變了微軟在國人心中的霸權形象,他被稱為微軟的“親善大使”。

  2000年李開復升任微軟全球副總裁,成為比爾-蓋茨身旁7位核心智囊團成員之一,也是微軟千圍權力最高的華人。但是,2005年,李開復做了另外一個選擇。加盟Google,身兼全球副總裁與大中華區總裁重任。這個轟動世界網際網路界的跳槽事件引起外界的猜測和不同版本的解讀。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要回國工作,“做有更多影響力的事情”。他的想法日趨成熟,他希望尋找某個機會。得知Google有意要建中國公司後,李開復給Google的CEO埃裡克·施密特EricSchmidt發了一個郵件:“聽說Google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計劃,我們可以聊聊。”

  通過兩個多月的考察,經過與CEO和兩位創始人的面談,和更多Google員工的交流,通過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2005年7月5日,他走進老闆的辦公室,第一句話說:“Ineedtofollowmyhean我要追隨我心的選擇”,聽從內心的召喚,找一個更有激情、更能學習的地方。

  一不小心成了“校園教父”

  李開復與中國大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始於1990年,那時他受聯合國邀請來華演講兩週。他到了很多高校,每次演講結束時,滿屋子的學生都不願離去,不斷丟擲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們的熱情讓他感動。

  之後,只要學生們給他寫郵件尋求幫助,或者邀請他做演講,他能做的,都會不遺餘力。

  2000年8月,一紙調令。李開復被召回微軟美國總部,臨行前的—件事,更讓李開復堅定了從事自己“第二職業”—關注中國學生和中國教育。當時,一位“來自名牌大學,成績優異”的學生來到李開復辦公室,問:“開復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樣成功。根據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這件事很過癮—一尤其是在每次發放薪水時,管理者一定會有大權在握的感覺。那麼,我該怎麼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崗位呢?”

  李開復問:“你認為,成功到底是什麼呢?”

  “成功就是有財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領導、管人。”

  李開復沒想到,“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對成功的認識竟然有這樣的誤解”。而在長達幾年的與中國大學生的溝通中,李開復發現這種對成功的認識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中國學生在價值取向卜的一種迷茫,很多人走入一元化的成功誤區無法自拔……我對中國學生最大的感受是他們活得並不快樂。”

  這種情形讓他十分焦慮。回到微軌總部後的5年裡,李開復始終牽掛著中國學生,他先後回國15次,做了50場演講。同時他想到,也許自己可以拿起筆來,以自己對成功的思考和多年來積累的經驗為基礎,給廣大中國學生寫一封信。“我覺得,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願望,也是我作為一個有機會融匯中西的華人學者所應盡的義務。”

  這就是2000年6月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這封信和李開復的一篇文章《我的人才觀》一起,經由網際網路在高校中迅速流傳開來,在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於是,2003年12月,結合自己事業的成長,李開復又寫了《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著重談情商和領導能力方面的問題。

  後來有兩個學生找到李開復,說你寫的信都是給最優秀的學生看的,但很多的普通學生更需要幫助。於是,2004年5月,李開復寫了《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人士,李開復並沒有受過專門的心理學方面的訓練,他查閱資料,下載文章,購買圖書,諮詢專家,做了大量工作。

  接著,李開復又陸續寫了幾封給大學生的信。為了方便與學生的溝通,他還創辦了一個專門與中國大學生交流的公益網站“開復學生網”。李開復將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對學生的指導和溝通上。他雖然中文口語流利,但用電腦錄入中文卻非常吃力,但後來他發現中國學生無法用英文與他正常通訊時,就開始耗費大量時間學習中文錄入,最後用他的“蝸牛”速度竟然寫了一本20萬字激勵中國學生奮發追求理想的書——《做最好的自己》。

  這位企業高管在本職工作之外的“不務正業”所產生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他的正業。而讓他很欣慰的是“Google相當支援我繼續幫助中國學生”。

  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李開復曾經做過這樣的解釋:“人生只有一次,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響力,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家庭、幫助國家、幫助世界、幫助後人,能夠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有效率,能夠為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

  美國頭腦中國心

  李開復的書房裡懸掛著一幅錢穆墨寶:“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這幅作品是父親贈給他的,這十個字,他視為父親留給自己最寶貴的遺產。

  雖然李開復只在父親身邊生長到11歲,用他自己的話說:“父親對我影響更多是他去世後,我再回頭看他做的事,感覺一種無聲的尊嚴在誘導我怎麼做人。”

  年輕時李開復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有一次在清華演講,中間有—個學生突然問道:“你為什麼來中國工作?你來這段時間有什麼感想?”之前從來沒有被人問過這樣的問題,不知為什麼李開復突然就想到了父親。李開復的回答是:“我從小就一直牢記父母親的教誨: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我希望,當我年老體弱時,回首往事,我會很自豪,我為中國人做了一點事。我希望,當我離開這個世界後,人們想起我,會說,李開復曾為中國人做了一點事。這樣,我就會覺得沒有虛度過這一生。”

  “讓我感動的是,一向驕傲的清華學生掌聲不斷,我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出他們被這段話打動。本來我從沒有刻意想過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沒有絲毫準備和防備時,最真的話就出來了,講完後我自己也很奇怪,這也許是最本能的回答。事後我想想這句話在我心裡其實已經很久了,只是借這個機會釋放出來而已。”李開復說自己來中國工作,從科技領域涉足教育,也許是父親冥冥中的安排。“父親憂國憂民之心終生不渝。病中曾做夢,在水邊拾獲一方紙,上面躍然四字‘中華之戀’,魂牽夢繫的故土情長啊”!

  “我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時,告訴父親不用擔心,我會幫他出版他未完成的書,父親只是用深深的眼光看著我,沒有反應。後來我理解到,父親對我的希望並不是出版那本書,而是我作為他的兒子,能幫他做完沒有做完的事。”當年,他的父親一直有一爪,心願未了:寫一本書——中國人未來的希望。從此,李開復又有一份使命感,尋找中國人未來的希單。揹負父命的他,相信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