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電話銷售中報價

  報價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我們營銷工作的成敗,尤其是對於從事電話營銷的人員來說,更是如此。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電話銷售中報價方法一、報價前先介紹產品優勢

  正式報價前,我們一定要爭取先向客戶介紹我們的產品優勢。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一方面可以讓客戶更好的瞭解我們的公司和產品,增進認識;另一方面也是為我們的正式報價“預先鋪墊”,打好基礎——當客戶對我們的產品優勢有所瞭解時,我們就可以報出更加“適當”的價格出來。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介紹產品,拖延客戶時間,引導客戶說出更多“內部資訊”,更多的瞭解客戶需求,從而報出更有針對性的價格。

  電話銷售中報價方法二、立即報價

  當然,在營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我們會碰見某些客戶,他們根本不會給予我們更多“誘導”和“拖延”的時間,而是直截了當的詢問我們“產品價格是多少”?一旦我們想拖延時間,客戶就直接打斷,碰見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報價呢?

  筆者的策略是:立即給予對方兩個報價。

  一個價格是超低價格相比同行的市場平均價而言,這個價格是我們推出的某款產品,正好在開展優惠促銷活動,以搶奪市場為主,基本功能都有,但是沒有什麼定製、特殊功能,產品以通用性為主,能夠滿足很大一部分大眾客戶的需求。

  另外一個價格是正常價格,比公司規定的統一報價要低一些,比公司規定的最低成交價要高一部分;比同行的平均報價要稍微低那麼一點,但是比同行的平均成交價要高那麼一些。這個價格就是我們的主推產品的市場價格,功能比較強大,能夠滿足那些需求較高的客戶的要求。

  給予客戶這樣兩個報價,能夠最大限度的贏得客戶的“初步認可”和“時間考慮”。通過報超低價格,客戶知道我們有非常低價產品,那麼他會在內心認為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相當大競爭力”,而不是“高高在上”、只針對那些高階群體的“奢侈品”;而我們報第二個正常價格,客戶又知道我們有中高階產品,即各個價格段落的產品都有。不管客戶是何種型別,那麼我們通過這種報價,都能給予客戶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從而為後期合作奠定了初步基礎。

  反之,如果我們不這麼報價,那麼在很多場合都會丟失很多客戶。比如說,我們只報超低價格,那麼有些客戶本身定位高檔,他就不會再有興趣和我們洽談合作,因為我們檔次不夠;同樣,我們只報正常價格,那些低端客戶會認為我們價格“太高了”,他都不敢和我們繼續討價還價了,而高階客戶也會認為我們的產品就是“中端”,即最不好銷售的產品,高不成低不就,他的興趣也不大。

  惟有給他兩個報價,才能吸引客戶注意,同時為後期合作做好鋪墊!

  電話銷售中報價方法三、知己知彼,科學推斷客戶心理價位,然後再報價

  只要有可能,我們都應該在報價前,爭取多介紹我們產品優勢,同時瞭解客戶相關資訊,從而科學推斷客戶心理價位,再給出合理報價。

  一般來說,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包括學校、銀行、醫院等、國有企業、大型企業集團等客戶,我們給予的報價都應該往上報,因為這些客戶群體普遍有錢,而且花錢特別大方;購買產品,往往“不求最好,只求最貴”,中間的公關費用往往也是比較嚇人的,所以我們的報價絕對不能低!

  如果客戶前期購買的同類產品,在行業內價格普遍偏高,那麼我們現在的報價也應該適當偏高,但是需要略低於客戶前期購買的同類產品——畢竟,除了極其少數產品以外,其他大部分產品價格都會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及市場的發展而不斷下降。只要比客戶前期購買的同類產品略低,那麼我們的價格競爭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當然,如果是在競爭非常充分的區域的客戶,以及那些資金實力較小的客戶,包括那些沒有多少資金實力的私人老闆,我們的報價就應該是“低價”策略,以“震撼價”來震懾住客戶,誘導客戶立即下單——否則,這個客戶立馬就會選擇其他價格更低的廠商!

  電話銷售中報價方法四、第一次報價很重要,必須謹慎!

  第一次報價很重要,也必須謹慎。

  第一次報價,最忌諱報價過高,客戶不給我們第二次報價的機會!因為客戶被“震嚇”住了,他不敢和我們打交道了!比如,客戶心理價位是1萬,我們的第一次報價是5萬,甚至8萬,估計沒有幾個客戶會繼續和我們洽談。因為在客戶內心,他會認為我們能夠給予的最低價最終成交價估計就是2萬甚至3萬以上,他“誤認為”我們絕對不會將價格調到1萬元以內的!而事實上,我們的底價只有1萬,甚至更低;但是,由於我們的第一次報價過高,客戶被嚇唬住了,他就不會再和我們洽談價格了。

  當然,可能會有人會說:我們還可以繼續跟蹤客戶,告訴客戶那個第一次報價僅僅是一個報價,我們的最終成交價很低!但是,這樣會給客戶一個很壞的印象:這個公司的價格怎麼這麼混亂?從5萬一下子降到1萬,直接打2折,他們的利潤空間是不是太大了?這樣的公司值得信賴嗎?說不定,他們的成本只要2000元呢。

  客戶很容易形成這種思維,而一旦他形成這種思維,他就會對公司不信任,而且他會不斷的試探、挖掘公司的價格“底線”,直至將公司的所有利潤空間都掏空,他還覺得自己吃虧了,要在後期合作中找公司“補償”!

  這樣活生生的案例很多,根源就是出在我們營銷人員第一次報價,太冒昧、太疏忽了,結果反倒被客戶給牽著鼻子走了!所以,第一次報價,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