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三分鐘演講稿

  做好準備總沒錯,為了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點名,還是儘快做好即興演講的準備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同學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時間的重量”。

  “時間”是一個無比抽象的名詞,即便是聰明的人類也只能靠鐘錶來間接地瞭解它的去向。人們用“光陰似箭”、“白駒過隙”等成語來驚歎它的速度,而它的重量呢?

  時間的重量又有多少呢?也許,時間是輕的、小的,以至於得以藏匿到每一個微小的縫隙。

  魯迅小時候在紹興讀書時,父親身患重病,兩個弟弟尚且年幼。於是他不得不常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著母親做家務。為了不耽誤學習,他每天都需計劃出精密的時間安排。長大後,魯迅興趣愛好廣泛,不僅是寫作,他對民間藝術,尤其是繪畫、傳說也是頗有一番研究。正因為他涉獵廣泛,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更為珍貴。他一生多病,生活條件也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

  也許,時間是重的、龐大的,甚至能壓斷一根粗壯的樹枝。

  一個白雪紛飛的冬天,一隻小知更鳥棲息在一棵冷杉的樹枝上。樹枝上已堆積起了厚厚的積雪,但它依然如一個巨人的肩膀一般,穩穩地托住小鳥,似乎從不會動搖。兩個小時過去了,當第141254片雪花飄落下時,它仍是頑強地屹立著——直到兩分鐘後,第141299片雪花覆蓋在它身上時,它開始顫抖了,並且發出了“咯吱”的一聲,驚得小鳥飛快地離開了它的庇護。終於兩秒鐘後,第141230片雪花落下時——樹枝被壓斷了。“是什麼給予了一片雪花如此大的重量?”小知更鳥自言自語地尋思道。“時間。”一隻老野鴿飛了過來,“是時間將它們積累、沉澱,將每一片雪花的力量儲存了起來,並在最後一刻爆發。”

  時間,或輕如鴻毛,它密不透風地籠罩了我們的一生,滲入到每一空間,卻讓人感受不到一絲壓力,它需要你認真地去發現和感受。

  時間,或重如泰山,你在每個瞬間付出的努力,它都會小心地為你積攢,直到最後那一刻贈與你最為珍貴的回報,你若是無情地將它揮霍,它也會在最後給予你最為沉痛的打擊。

  時間是構建人生的材料。時間就是生命,請認真地對待你的時間,認真對待你的每一分、每一秒,讓它擁有屬於你自己的重量。

  篇二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時間的重量》。

  時間,從古到今,多少人用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描述了它。郭沫若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魯迅曾經說過:“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號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高爾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讓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就是他最寶貴的財富。古往今來,許多成功人士都會珍惜時間。

  魯迅先生生前,就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他從不遲到,總是早早地在約定的地點等待別人。他從不把時間浪費在發呆、做無意義的事情上,相反,他把所有工作以外的時間都用來看書,增長自己的知識。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他一生多病,但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罷休。魯迅先生最討厭的就是“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的眼裡,時間就像生命一樣重。

  時間的重量在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同的,那些每天無所事事的人,時間毫無疑問就是他身上最輕的東西,每天都在念叨“為什麼時間過得這麼慢”。而那些每天時時刻刻都在做有意義的事的人,時間就是他身上最重、最不可缺少的東西。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的重量就猶如生命一樣,所以,如果你愛護自己的生命,就請你珍惜時間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

  我們生活在當下。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我們賺的錢更多了,人情味卻更少了;我們的交通工具更先進了,公交車上站著的老人卻更多了;我們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卻不願伸手幫助對面的鄰居;我們的股市價格一路狂升,價值觀卻成倍地下降;我們的社會都知道“此仇不報非君子”,卻怎麼也流行不起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而社會上數不勝數的忘恩負義之人,仇視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會道德危機。人們的心越來越狹隘,只懂索取、不懂回報之人,彷彿充斥著整個社會。

  記得曾讀到一則故事:一對老夫婦遇到一個趕著回家過聖誕節的年輕人。年輕人買不到車票,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法回家。老夫婦邀他共度聖誕節,遭到推辭後,竟主動將自己的車借給了年輕人。這樣的舉動令人感動,但接下來的事卻讓人心寒:這年輕人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杳無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談到社會道德時,也曾說到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一次散步時撿到一個錢包,打電話找到失主後,失主沒有半句感謝之詞,竟還要求他把錢包送還失主家中。

  我們感嘆叢飛節衣縮食為貧困學生捐款,卻也憤慨在他重病之時無人援助;我們感嘆雷鋒無私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也無奈於現在有些中小學生不知“雷鋒”為何人!

  當整個社會呈現出曖昧的姿態時,我們需要一種有質感的態度來面對社會道德危機。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一位即將不久於人世的老人,將自己的兒女喚到跟前,一一敘說何人何時幫助過自己,教導子孫們要報答人家。雖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過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終未提一句,只把感謝留給後人。這是我見過一個老人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他讓人們明白了感激的力量與回報的感動。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稿費,很隨意地捐給了西北一個素未謀面的小女孩,但這位女孩卻把她的恩德深深地記在心裡,即便在貧困的條件下,仍堅持給她寫信——雖然這位女士已忘了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讓人欣慰。

  我們感嘆華農大學生小李的愛心,更為那個四年級的女生深深感動;我們感嘆大批青年出國深造,更感嘆他們中不少人回國報效的高尚。

  西方有位哲人說:“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才是大愛。”所以基督教有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無論東西方,無論古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它將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有思想、有內涵,它讓我們可以遙望一個美好的未來。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