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語錄全部

  身為一個勞動者,就應該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你喜歡這一句關於路遙的經典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 人和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字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相見。

  2 只要你永不遏止的奮鬥,即便青春之花凋謝,也是壯麗地凋謝。

  3 只有在暴風雨中才有豪邁的飛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生命的絕響。

  4 黃河水總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窮一輩子!

  5 不知是哪一天,她走過來的時候,他一眼。他也她一眼。儘管誰也沒說話,但實際上說了。人們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種沒有語言的語言。從此以後,這種眼睛的“交談”就越來越多了。

  6 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7 剎那間我真想令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瘦窄的短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地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8 我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地與愛人一起奮鬥並不斷地自我更新的過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鬥爭!你有沒有決心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犧牲,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愛情的標準,否則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騙。

  9 這不是因為虛榮,而是不願遭受虛榮者的嘲笑;我想默默地、寧靜地走自己的路。

  10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路遙名句語錄

  1 生活的大剪刀是多麼無情,它按照自己的安排對每一個人的命運進行剪裁!

  2 你此刻蜷曲在這裡,像被拋棄了的嬰兒。

  3 一切都毫無辦法。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只好聽命於生活的裁決。這不是宿命,而是無法超越客觀條件。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

  4 秀蓮對少安說:你笑,我跟著你笑;你哭,留多少淚我給你抹。

  5 少安哥,額就是要麻纏你呢。

  6 多少美好的東西消失和毀滅了,世界還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是的,生活在繼續著。可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

  7 不過往昔的痛苦比之現在來說,那又算得了什麼呢?那痛苦是一個健全人的痛苦——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幸福!為什麼呢?因為你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可如今的痛苦是絕望的痛苦;絕望的痛苦甚至使人不再痛苦——既然生活沒有了希望,還有什麼必要在痛苦呢?

  8 他的頭在巧珍面前,在整個世介面前,深深地低下了。

  9 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哩!

  10 往事不會像煙霧似的飄散,將永遠像鉛般沉重的澆鑄在心靈深處。不過,日常生活的紛繁不會讓人專注地緬懷於自己的不辛。即使是人的心靈傷痕累累,也還要去為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和發展而掙扎。

  11 如果一個人是按自然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麼遺憾,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的傷痛。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卻猝然間凋謝了。

  12 是的,現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於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對於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13 啊,親愛的同學們,我並不奢求你們的友愛,但你們也讓我平等地生活在你們之中吧!

  14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

  15 少平想起他做活的那家人對他的情義,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人和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個字看的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見鬼去吧,親戚!

  16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17 沒有愛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設想,愛情啊!它使荒蕪變為繁榮,平庸變為偉大;使死去的復活,活著的閃閃發光。即便愛情是不盡的煎熬,不盡的折磨,象冰霜般嚴厲,烈火般烤灼,但愛情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男女永遠是那樣的自然;同時又永遠讓我們感到新奇、神祕和不可思議。

  18 黃連治好病無功,人蔘吃死人無罪。

  19 走千山,涉萬水,登不上你的殿堂。

  20 動搖是允許的,重要的是最後能不能戰勝自己。

  路遙名言語錄

  1 物以稀為貴,人也以殊為貴。

  2 我們之間總應該有一個人獲得完美的愛情。

  3 也許不是金錢和榮譽,而是純粹為了青春的激情。

  4 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

  5 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他已經看過一些書,知道不論是普通人還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經歷許多磨難。磨難使人堅強。

  6 年輕是一箇中性詞,它代表著很多缺點:缺乏經驗、少不更事、容易衝動。但是也有很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有大把的時間去遺忘那些不該記住的事情。

  7 在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許正是在自己的中學時代。那時我們多麼年輕、純潔、真摯,內心充滿了生活的詩情。

  8 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

  9 這人身上有一股很強的悍性,叫一個女人覺得,跟上這種男人,討吃要飯都是放心的;只要拉著他的手,就對任何事不怯心了。

  10 真的,如果痛苦不能改變生存,那還不如平靜地將自己毀滅。毀滅。一切都毀滅了,只有生命還在苟延殘喘。這樣的生命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11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親人,應該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個時刻,精神上的消沉無異於自殺。像往日一樣正常的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應該被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幸福生活的一個不可缺欠的部分。

  12 有了希望,人就會產生激情,並可以義無反顧地為之而付出代價;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13 中學時代的生活啊,將永遠鮮活地保持在每個人一生的記憶之中;即使我們進入垂暮之年,我們也常常會把記憶的白帆,駛回到那些金色的年月裡。

  14 說實話,玉厚老漢在心裡時常為自己的子女而驕傲。孩子們一個個都懂事明理,長得茁茁壯壯的。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這就是他活著的全部價值。

  15 一個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國家和世界目前發生了些什麼事,是很可悲的。

  16 不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

  17 當蘭香跟著姐姐和母親在村裡光景好的人家串過幾回門以後,就知道她的家是個可憐的窮家。她那幼小的心靈懂得,她不能象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樣,想要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要穿什麼就穿什麼。因此,不管她多麼餓,穿的多麼破爛,從來都不向大人開口。只要大人沒有注意到她的需要,她就能一直忍受著。

  18 一旦失去了原則和正確的引導,農民的自私性就強烈地表現了出來。他們不惜將一件完好的東西變成廢物,也要砸爛,一人均等地分上那一塊或一片——不能用就不能用!反正我用不成,也不能叫你用得成!

  19 在我們短促而又漫長的一生中,我們在苦苦地尋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與我們失之交臂。當我們為此而耗盡寶貴的青春年華,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時候,我們或許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20 每一個年齡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21 退回去嗎?不能!前進固然艱難,且代價慘重;而退回去舒服,卻要吞嚥人生的一劑致命的毒藥。

  22 偌大的學校裡就象退了潮的海灘那般寧靜。到了星期天下午,鄉里的學生又都紛紛返回來,這個世界才又恢復了它那鬧哄哄的局面。

  23 死去的只是軀殼,生命將涅槃生生不息並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24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至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又多麼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後歸宿。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是的,如果一個人是按自己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麼遺撼,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地傷痛。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卻猝然間凋謝了。

  25 只有一個人對世界瞭解的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

  26 人生活在一個集體裡,就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啊!

  27 如果沉醉滿足於自己以往的歷史就無異於生命大限的終臨,人生旅程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仍然應該是首先戰勝自己,並將精神提升到不斷髮展著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窪地,亦步亦趨跟著生活進入新的境界。不管實際結果如何,這個起碼的覺悟應當具備。

  28 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29 生活,終究會讓那些真正令人鄙薄的東西受到應有的懲罰。

  30 母親和姐姐立即按他佈置的,各行其事去了。她們現在急需要一個領導人。都說男人是一個家庭的核心。我以前不認同,認為這種現象不過是一直以來的性別歧視帶來的力量不平衡。假使封建社會不封塞女人的視野,不禁錮她們的思想,不阻礙她們的的發展,這個世界上也就不會再存在男權與女權這樣的爭論,到時候,女人和男人除了性別,什麼都一樣。然而,我忘了,即使是在最原始的年代,也從來都是男人出去打獵,女人等著男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