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怎麼寫才動聽眾

  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怎麼寫才打動人演講稿也叫演說辭,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範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的內容和形式。下面小編整理了打動聽眾的演講稿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演講稿開場白的五大絕招吸引聽眾:

  絕招一:親切感

  使用第一人稱i而不是one,使用簡單生動的主動語態,而不是複雜乏味的波動結構,這樣好像是演講者自己直接和觀眾說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促進雙方的相互交流。

  絕招二:用詞準確

  尋找恰當的詞是沒有絕對的法則的,但通常最簡單的詞、最具體、最能生動地引起感官反應的詞語是最佳選擇。儘量少用形容詞和各種限定詞,著重實意動詞和名詞的使用。平時多查閱字典,一本好的分類詞典會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絕招三:巧妙引用

  明智地使用引語能給你的演講增色不少,擴大權威性,增強說明力。在引用名家的話語或文章時,要注意遵循四條原則:1、引用材料儘量簡短、選擇與演講主題相關的部分;2、使引用的材料有機地成為演講的一部分;3、不要重複引用,除非特別強調;4、引用準確,不要斷章取義。

  絕招四:排比的運用

  排比是一種寫作修辭手法,也是一種普遍應用的演講技巧。排比是用句法結構相同的段落、句子或片語,把兩個或多個事物加以比較,藉以突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很多時候,排比的段落或句子是以一種遞進的方式排列,營造出一種雷霆萬鈞的氣勢,同時琅琅上口,富有樂感。

  絕招五:應對意外

  一般來說,演講時可能遇到三種倒黴事:1、結巴。不用掩飾,否則會更加失態。相反,停頓一下,笑一笑,把這個句子再說一次,再繼續說下去。2、技術故障,如話筒出了問題等。等待人員修理,或者冷靜發言。3、事實錯誤,如把珍珠港事件說成是1941年9月7日。在合適的地方停下來改正錯誤,不要急躁而導致精力分散,出現更多錯誤。

  演講者吸引聽眾的方法:

  1.提問

  在演講過程中,適時的提問會令演講氣氛活躍起來,也令聽眾更喜歡這個演講,每當演講氣氛變得沉悶時,不妨向聽眾提一個問題,然後讓聽眾來加答,提問會令聽眾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也讓聽眾踴躍回答問題,但要注意,當一個聽眾作答後,要向聽眾道謝,再轉向另一個聽眾,這樣就不會擔心控制不了場面了,提問是永遠都掌握著主控權的。

  2.製造懸念

  一個好的懸念會吸引聽眾的關注,在演講過程中,適當的製造懸念會令演講者成為聽眾關注的中心,可有效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更激發聽眾更專心聽演講的興趣,這就令演講的內容準確傳達給聽眾,所以,每當演講出現冷場時,製造懸念會很快地吸引聽眾。

  3.變換話題

  在演講時,如果出現聽眾打盹冷場的情況,不妨變換一下你的話題,這樣也可再次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可以插入一些趣聞軼事來活躍氣氛,因為趣聞軼事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閒談內容,只要抓住聽眾喜歡聽的話題,聽眾就會活躍起來,注意力也更快集中起來,這時,演講者再將內容回到原來的演講上,效果會非常好。

  4.適時地讚美聽眾

  演講過程中,很多聽眾如果聽到演講內容與自己無關,自然就不會太專心去聽演講,這時就出現冷場的現象,這時,演講者不妨將自己與聽眾的心理距離接近,用另一個話題適時地讚美聽眾,撥動聽眾的心絃,以激起聽眾的共鳴,這樣就可令聽眾對演講產生興趣,也打破了冷場的局面。

  打動聽眾的演講稿寫作技巧:

  一、主題抓住聽眾

  演講稿的主題應符合一般文章寫作中對主題的要求,客觀上應是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或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樣演講稿才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是演講主題能站得住腳的第一步。同時,對於自己所選擇的主題必須是演講者在經過深思熟慮、閱讀了大量的資料、作了充分的積累後獲得的對某一問題的獨到認識。換言之,必須凝聚了演講者對生活的思考和體驗。人云亦云的主題往往是不能打動聽眾的。在有些場合,會出現多人同講同一主題的情況如演講比賽中,這時,為避免主題單一、重複,演講者要格外注意講出新意,給人以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開闊聽眾的思維。如在“人生與理想”演講比賽中,有三、四位軍人談了如何為祖國奉獻青春、站崗、放哨,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而一個思維敏捷的演講者上臺面對已顯嘈雜的會場講軍人是“把理想拴在腳上”的人,這一立意十分新穎:“……軍人把理想拴在腳上,走一步零點七五米,走兩步一米五,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理想灑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美麗國土”。獲得了良好的演講效果。主題抓住了聽眾,就要講聽眾要聽、想聽的內容,解決聽眾想解決的問題。如在某招聘會場,求職者陳述自己的特長時,為抬高自己,很多人都或明或暗地抓住別人的弱勢進行貶低,而一個聰明的應聘者則針對自己的競爭對手的優勢加以肯定,大加褒揚,之後,話鋒一轉,指出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性格優勢,這恰恰是別人所不具備或所忽略的,而這也正是招聘者所需要的,因此,他抓住了聽眾的心理,從而獲得了成功。對主題的挖掘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如在成語新解的演講比賽中,龜兔賽跑的成語,可用逆向思維方式,得出兔子吸取教訓,而烏龜疏忽大意、驕傲輕敵,最終兔子以絕對優勢獲勝;還可換一個比賽場地,到河中比賽會怎樣;再如龜利用科學手段為自己安一個輪子,又會如何?…新的觀察和認識角度,會使演講主題進入到一番新天地。在主題的開拓上,還應考慮聽眾的一些主觀因素,諸如年齡、性別、職業、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等,對其進行了解、分析,可以在主題的確立上有的放矢地抓住聽眾。

  二、結構安排適應聽眾

  演講稿的結構大體上可分為論理型和敘事型兩種。不論是哪一種型別的演講稿,都需考慮到演講這種特殊的口頭表達藝術的一個特點:轉瞬即逝。因此,結構的安排要適應聽眾“聽”這一特定資訊傳播形式。一般講,論理型的結構需注意符合人們接受資訊的一般特點和規律,聽眾對資訊的接受是有選擇的,且多為無意注意開始,聽到符合自己需要的內容才會轉為有意注意,而注意的時段並不能持續很長。在一次演講中,經常是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相交替。所以演講稿的結構的安排要考慮到這一因素,將材料安排得絲絲入扣,使聽眾的注意力始終保持在所講的內容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層層深入的,演講論理時儘量不要用跳躍性大的思維方式進行結構,而要逐層深入,使聽眾能始終順著演講者的思路走下去。敘事型的演講稿無論是按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敘事,還是按事物的內在邏輯敘事,抑或兩者結合,都要注意線索清楚,層次分明,除處理好開頭、結尾,使之吸引人,收束有力外,還要將照應、過渡的手法處理得適合於聽,使人一聽即明,方可聲聲入耳。此外,要注意有波瀾,有起伏,不可平鋪直敘。這種波瀾起伏並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對生活的真實反映。

  三、材料貼近聽眾

  圍繞主題所使用的材料應既有概括性又有親切感。這就需要所選用的材料應儘可能地貼近聽眾。首先是材料的真實、可信,所用資料要精確,引述的理論材料不得有偏差,否則,聽眾是不會接受的。其次,在演講中常常會使用一些名人軼事、史傳典故等,這些材料在使用時,應注意將書本上的內容口語化、個性化,古代的典故現代化,距離遠的內容拉近化,這樣聽眾易於也樂於接受。如亞太大專辯論會上,一辯手論述孔子的學說時,談到孔子的政治主張不被自己所在的魯國接受,為了傳播自己的主張,孔子周遊列國。如用這一傳統的說法,給觀眾留下的只是一般性的、浮泛的印象,聽眾一聽就過去了,但這位辯手將這個材料用現代的名詞去表達:“他孔子到別國人才外流去了……”。在他所論述的人才被使用與耽誤這一內容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引來了滿堂的掌聲和心領神會的笑。使用這一方法,常常可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在幽默、風趣、輕鬆的氛圍中使一嚴肅有時甚至是枯燥的內容變得吸引聽眾,很少或沒有人會走神,更不會出現臺上口若懸河、脣焦口燥,臺下呵欠連天,噪聲不斷的尷尬局面。對材料的使用還要注意圍繞主題去發揮。如有人對當今社會的一種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進行批評,他說這是我們幾千年來的“知足長樂”的思想觀念在作怪。圍繞“知足長樂”是阻礙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的情性思想這一主題,他列舉了科學家、藝術家、革命家、體育運動員在各自領域中衝破陳舊觀念束縛,超越已有成績,從而取得更大進步的事例,之後說:“如果愛迪生知足了,科學家知足了,體育健兒知足了……我們還處於……”作為聽眾,能聽懂且贊同他的觀點,接受他所使用的材料,但這些材料相對於聽眾有一種隔膜感:這些偉人、名人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作為普通人,怎樣在生活中不知足,勇於進取?又該在哪些方面不知足呢?材料的選擇也應考慮聽眾的實際,尤其是聽眾的職業、文化程度和年齡是選擇材料時不可忽視的因素。

  四、語言深入聽眾內心

  演講稿的語言是通俗的書面語,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語。它應比一般文章的語言更突出地體現其生動、活潑、新鮮、通俗的色彩,應比生活中的口語純淨、規範,且要體現出演講者的個性特點。不可為表現文采而過度雕琢語言,將生活中鮮活的語言表達出來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新疆一位領導在一次談改革的會議上說:“以前我們新疆人可能羊肉吃得太多了,太老實;牛肉吃得太多了,行動太遲緩,要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改變原有的落後狀況,就要學習廣東人多吃魚,活蹦亂跳躍龍門;學習吃鴿子,吃雞翅,抓緊時間趕快騰飛;學習吃螃蟹,在國內外大搞橫向聯合;…”。將深奧的理論用生活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聽眾興味盎然。語言表達一種理念和敘述某一過程時,也可夾雜抒情,演講稿的語言在抒情時切忌過多地使用華麗而空洞的詞彙,抒情應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結果,應用聽眾樂於接受的樸實的生活語言進行抒情。在論述和敘述中,聽眾的情感與演講者的情感才會自然融合、昇華,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