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溝通話題的初三滿分作文

  溝通其實並不難。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範文,歡迎參閱。

  篇1:溝通--走向成功的捷徑

  6月10號 星期二 陰有雨

  "monitor!把你的作業讓我參考一下!"我真是興奮,一大清早就從monitor那裡獲得了"戰利品"。

  "喂,班主任有請!"正當我享受"戰利品"的時候,一隻"死猴子"跑過來,真是大煞風景。

  這下完了,難道我參考monitor的作業被哪個"程咬金"去揭發了,真是沒良心。我的座位到班主任的辦公桌前差不多15米,我的心忐忑不安,這麼一段路比平常不知多用了多少時間。

  "老師,您找我有事嗎?"我聲音小得像蚊子叫。

  "現在離中考僅4天時間了,但從這幾次的模擬考試來看,你考成初三以來最差成績。老師家長對你抱多大的希望啊,你不想如何努力學習回報他們竟然大清早來抄作業。我要你的虛假作業有什麼用?這樣你能上重高嗎?"

  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辦公室,頭腦裡一片空白。

  晚上我思緒萬千。老師的話迴盪在耳邊,這兩天身體確實不舒服,父母成天嘮嘮叨叨什麼重點啊,什麼加油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精力無法集中,明天我得好好的與老師談一談。

  6月11日 星期三 多雲 轉晴

  "哎,今天怎麼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作業都做好了?"monitor放下書包就來挖苦我。

  "什麼呀,monitor,記住,現在離中考還有三天時間,真是沒有時間概念,我得抓緊時間彌補我的薄弱環節。"我一邊說著,又走向辦公室。

  "老師,您有空嗎?我想和您聊一聊。""坐下說吧。"我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這幾天我總覺得很累,與父母無法溝通,再加身體不好,壓力又大……"我信賴的望著老師。老師想了想和我說:"我也知道你的壓力很大,但是老師不希望你把這種壓力當成是包袱,如果能把它化成動力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明白了不怕輸給別人,就怕輸給自己!"我恍然大悟點著頭走出了辦公室。

  6月14日 星期六 晴

  中考終於來了。我害怕它,可又期盼著它的到來。

  "同學們準備得怎麼樣了?考前心態要調整好,要吃得好,睡得好!你們都做到了嗎?"想不到班主任也開起了玩笑。

  "做到了!"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成功屬於每一個有準備的大腦!相信你們自己,勝利女神會對你微笑的!"老師對我打氣。

  看著老師那充滿信任的眼神,我使勁的點了點頭,滿懷信心的走進了考場。

  溝通是釀造信心的源泉,是走向成功的捷徑!

  篇2:心靈的綠洲

  什麼學生見了老師要繞道而行,讓高尚的師生情變質?為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深,使和睦溫馨的家庭僵化?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氛圍會“降溫”,讓人感到世態炎涼,人心冷漠?……

  由心釀成的苦酒也當由心來品嚐。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缺少真心的溝通,人們在各自心裡築起一道“圍牆”,把心牢牢地裹住,死守著“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的教條將心與心隔絕,才使缺乏溝通的世界變得暗淡無光。

  當第一聲清脆的哭啼聲喚醒一個新的生命的時候,心靈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聖地。正是在與外界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心靈得到外界的響應,流入了充實的內容,並開始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在真心的溝通中,人們體會到真愛的神聖偉大,友誼的真誠可貴。溝通給心靈增添了一筆筆亮色,給世界帶來了一片片溫馨。

  心靈的溝通本是一杯酣暢的美酒,為什麼人們會逐漸關閉心靈的大門呢?人心是異常敏感的。當人們被迫需要面對競爭的時候,他們感到客觀的無形的壓力籠罩了世界。競爭像一個漩渦,圈住了一個又一個人,罩住了一顆又一顆心。當人們學會了分析利弊的時候就學會了選擇利弊。“個人主義”在這個時代得到廣泛的預設。它像一個個圈子,讓人心在圈禁中變得冷漠了。為什麼世界上少有商場敢把商品的成本價和出售價同時標出來呢?可能他們不是怕因此而少賺錢,而更多的是怕人們不相信其成本價。

  為什麼有“溫室效應”的今天,卻讓人感覺很冷?因為人心冷了。

  回首“九八“洪水,你的心跳沒有加速?個人利益,眼前利益毀滅了多少?多少……呻吟著的地球在呼喚著綠化世界。而綠化世界,必先綠化人的心靈。

  有慘痛的教訓,為什麼還要重蹈覆轍去一步步地啃噬心靈?為什麼不可以敞開心房,讓真心去溝通,去呼喚?為什麼不可以拋開一已私利,用一份責任感去溝通起一片心。只要在溝通中人們奉獻一點愛心,整個世界就要變成愛的汪洋。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掘。新世紀呼喚人心常綠。用真心去溝通,在心靈深處開闢一片綠洲,讓自己永遠擁有一片湛藍如洗、一塵不染的“心空”,也讓世界多一點愛心,多一份溫馨。

  篇3:猜疑與溝通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溝通,人們的心將變得冷漠。但是,當人們面對別人時,往往不是去主動溝通,而是充滿猜疑。也正是這種心理,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王生的人,去鄰居家借斧。因為鄰居有一次沒借給他犁,他就疑心這次鄰居也不會借給他,進而覺得鄰居是小氣鬼,並越想越生氣,當他走到鄰居家時,把鄰居大罵了一通,然後就扔下了不知是怎麼回事的鄰居走了。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可笑,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中有在王生這種“傻子”身上才人發生這種事。但只要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這種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只不過沒有王生那麼誇張,或者自己不曾注意到。當我們與別人溝通之前,往往會先去猜測溝通的結果,進而產生猜疑,最後令溝通不能得以順利進行,猜疑可以說是溝通最大的敵人。

  很多人認為在溝通前保留猜疑的心理並不是壞事,這可以讓人在溝通時更得體。但這種猜疑真的有益處嗎?曾有這樣一個公益廣告。在一個辦公室中,兩個員工面對面地坐在一張辦公桌的兩邊。其中一個員工工作遇到問題,想請教另一個,但心裡卻想“如果問,一定會被他嘲笑的”以至於不敢開口。而另一個員工則因發覺對方不時看自己,而疑心自己工作了出了錯誤,而又怕對方看扁不敢詢問,最後兩個都不能好好工作。從這個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只要溝通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的事,因為猜疑而導致不好的結果。猜疑阻止了人們。妨礙了人們的交流,也在人與人之間豎起一面面高牆。猜疑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時時刻刻需要與別人溝通、交流。沒有溝通就沒有社會進步、事業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如果少一些猜疑,多一些相互信任,相信世界將會更美好。溝通的力量是偉大的,沒有溝通,就等於沒有快樂和幸福。師生需要溝通,家庭需要溝通,朋友也需要溝通。我們需要真誠地溝通。

  師生需要溝通。老師是蠟燭,燃燒著自己,奉獻著光明。老師是園丁,灑下辛勤的汗水,澆灌我們這些嬌嫩的花朵。老師更是指路明燈,在黑暗裡為我們導航。我們願意看到老師笑,我們願意和老師手拉手度過快樂的時光,這就需要溝通。有了心與心之間的真誠地溝通,才能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道無形的牆推倒,讓學生與老師真正走到一起。溝通是師生情誼的金色橋樑。

  家庭也需要溝通。有“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之說,但也有“可憐天下父母心”之論。點燃父母與兒女深情的,主要還是溝通之火。還是《常回家看看》這首歌裡唱得好啊:“……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父母是兒女的陽光,兒女是父母的心肝。真誠地溝通,使彼此能夠更清楚地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建立起更為深厚的感情;沒有了溝通,相互之間就會越來越疏遠。多關心孩子的生活,要是孩子考試考差了,做父母的,要耐心開導;多理解父母的艱辛,要是父母下崗了,做兒女的,就不要讓父母更加憔悴,要讓他們多笑一笑。可見,溝通是親情的力量源泉。

  朋友更需要溝通。要想使友誼之樹萬古長青,這棵樹就需要溝通之水來滋養。朋友之間要是能友好地交流,彼此就會感到關係和諧,溫暖常有。“一份痛苦,兩個朋友互相分擔,就成了一半痛苦;一份快樂,兩個朋友互相分享,就成了兩份快樂。”快樂和痛苦之河時時在我們身邊流淌,有了真誠地溝通,朋友間的情感河流裡,才會升騰起快樂的浪花。可見,溝通又是連線朋友真情的重要紐帶。

  溝通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只要我們善於溝通,經常溝通,真誠溝通,快樂與幸福,我們就會擁有得更多!